第二百二十八章 医馆(3 / 4)
林月静静的感悟着这一切,感受着人轮的变化,为了突破元婴进入化神,做着全面的准备。
如此,一晚过去。
第二天一早,林月如街道上其他的人一般,一大早便起来了。
她盘下的这间店铺,并不是在临街位置,而是在较为偏僻的地方,而且店铺的面积也不大,店面只有四十平方左右,加上后屋,也不过上百平方,地方极为狭小,不过,这已是她能够在京城盘下的最大的地方了。
为了盘下这个店铺,她可是花光了她这一年里所赚到了诊金。
幸好她开医馆,并非是为了生计,所以店铺虽然偏僻了点,若非有心仔细寻找,路过的人很难看到,不过林月却并不介意,因为这样的环境,正好符合她的心意。
在后屋那个小小的院子里简单地打了冷水洗漱了一下,林月便将店铺的大门打开,然后如同一个凡人般,把店铺内打扫整理一番,再将这一年来在外面收集的草药从空间里取出,一一分类整理好,放在架子上,这才坐在柜台后面,拿着一本医书认真地看着,静静地等待着病人来临。
时间,飞快的流逝,一直到夜幕再次降临,林月这才放下了手中的医书。
这一日,在她的医馆开张的第一日,并没有任何病人上门,不过林月也不介意,简单地收拾了一下,就关了店门,回后屋打坐调息。
时间,缓缓流逝,转眼间,一个月过去了。
在这一个月里,林月日复一日简单的生活,过得十分平静,在半个月前,她终于迎来了第一个病人,那是住在这条街东头的一家布庄掌柜的娘子,是发了急病,又是在大晚上,想起这里新开了一家医馆,病急乱投医,便跑到这里来敲门了。
林月也没有介意,简单用针灸几针将病人治好,又开了一些药,嘱咐了病人按时喝药,便让人将病人带走了。
那布庄掌柜一家,自然对林月千谢万恩,又见林月一个姑娘家独居在此,心有怜悯,还特意多给了一些诊金。林月也没有拒绝,直接收下。
就这样,有一就有二,在布庄掌柜一家有心的宣传下,渐渐开始也有一些病人上门找林月看病了,虽然病人不多,但店铺总算是比刚刚开张的时候有了一点人气。
而在这一个月里,林月也渐渐和周围的街坊熟悉了起来,几乎整条街都知道了,这里开了一间小医馆,而医馆的主人,是一个年纪轻轻的姑娘。
这日,林月正如往常一般,坐在柜台后看着医书,突然外面走进了一个眉清目秀的少年,少年手里提着一个篮子,见到林月脸上露出了腆腆的笑容。
“林姑娘,这是我娘做的点心,她让我送来给你尝尝。”
说着,少年将手里的篮子放在柜台上,脸红红地瞄了林月一眼,又不好意思地垂下了头。
“原来是恒哥儿,真是谢谢婶子了,难为她还拈记着我。”
林月笑着站了起来,亲手将篮子里的点心取了出来,想了想,又转身走到药架子旁配好了一副药,放在篮子里,说道:“前几日婶子来我这看了诊,这副药你带回去,煎了给婶子服下,感染的风寒也差不多痊愈了。”
“哦。”少年有点失望地应了一句,然后接过林月递过来的懒子,闷闷不乐地走了。
林月看着少年恋恋不舍地离去,心里叹了一口气,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
这少年叫张恒,也是住在这条街上的街坊,家里在街口开了一家卖水果的店面,家境还算过得去。
在几天前,张家娘子因为感染了风寒,来了林月的医馆看诊,那张家娘子是个热情的人,她看到林月独身一人在这里开医馆,又年纪轻轻的,与她的儿子张恒相差的岁数不大,也就起了一些心思,这几日常常借故让张恒送东西过来,弄得林月苦笑不得。
“林姑娘……”
在张恒离开之后,林月正想继续看书,这时外面又走进来一个年轻的妇人。
“原来是李家嫂子,大嫂这个时候过来,可是有事么?”林月看到来人,笑着站起来问道。
这一个月里,林月对这些街坊都已经熟悉了,名字也知道了七七八八。
现在进来的这个年轻妇人正是住在她隔壁的邻居,夫家姓李,家里人口也简单,家里只有李家夫妇和老母亲三人,一家三口在林月的医馆隔壁开了一家灯笼铺,因为李家大哥的手艺不错,所以生意还算可以,唯一不满意的就是李家夫妇成亲也有一年了,却没有怀上孩子。
而林月之所以与李家娘子如此熟悉,也是因为他们知道林月的医术还不错之后,来找林月看诊,调理身子的。 ↑返回顶部↑
如此,一晚过去。
第二天一早,林月如街道上其他的人一般,一大早便起来了。
她盘下的这间店铺,并不是在临街位置,而是在较为偏僻的地方,而且店铺的面积也不大,店面只有四十平方左右,加上后屋,也不过上百平方,地方极为狭小,不过,这已是她能够在京城盘下的最大的地方了。
为了盘下这个店铺,她可是花光了她这一年里所赚到了诊金。
幸好她开医馆,并非是为了生计,所以店铺虽然偏僻了点,若非有心仔细寻找,路过的人很难看到,不过林月却并不介意,因为这样的环境,正好符合她的心意。
在后屋那个小小的院子里简单地打了冷水洗漱了一下,林月便将店铺的大门打开,然后如同一个凡人般,把店铺内打扫整理一番,再将这一年来在外面收集的草药从空间里取出,一一分类整理好,放在架子上,这才坐在柜台后面,拿着一本医书认真地看着,静静地等待着病人来临。
时间,飞快的流逝,一直到夜幕再次降临,林月这才放下了手中的医书。
这一日,在她的医馆开张的第一日,并没有任何病人上门,不过林月也不介意,简单地收拾了一下,就关了店门,回后屋打坐调息。
时间,缓缓流逝,转眼间,一个月过去了。
在这一个月里,林月日复一日简单的生活,过得十分平静,在半个月前,她终于迎来了第一个病人,那是住在这条街东头的一家布庄掌柜的娘子,是发了急病,又是在大晚上,想起这里新开了一家医馆,病急乱投医,便跑到这里来敲门了。
林月也没有介意,简单用针灸几针将病人治好,又开了一些药,嘱咐了病人按时喝药,便让人将病人带走了。
那布庄掌柜一家,自然对林月千谢万恩,又见林月一个姑娘家独居在此,心有怜悯,还特意多给了一些诊金。林月也没有拒绝,直接收下。
就这样,有一就有二,在布庄掌柜一家有心的宣传下,渐渐开始也有一些病人上门找林月看病了,虽然病人不多,但店铺总算是比刚刚开张的时候有了一点人气。
而在这一个月里,林月也渐渐和周围的街坊熟悉了起来,几乎整条街都知道了,这里开了一间小医馆,而医馆的主人,是一个年纪轻轻的姑娘。
这日,林月正如往常一般,坐在柜台后看着医书,突然外面走进了一个眉清目秀的少年,少年手里提着一个篮子,见到林月脸上露出了腆腆的笑容。
“林姑娘,这是我娘做的点心,她让我送来给你尝尝。”
说着,少年将手里的篮子放在柜台上,脸红红地瞄了林月一眼,又不好意思地垂下了头。
“原来是恒哥儿,真是谢谢婶子了,难为她还拈记着我。”
林月笑着站了起来,亲手将篮子里的点心取了出来,想了想,又转身走到药架子旁配好了一副药,放在篮子里,说道:“前几日婶子来我这看了诊,这副药你带回去,煎了给婶子服下,感染的风寒也差不多痊愈了。”
“哦。”少年有点失望地应了一句,然后接过林月递过来的懒子,闷闷不乐地走了。
林月看着少年恋恋不舍地离去,心里叹了一口气,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
这少年叫张恒,也是住在这条街上的街坊,家里在街口开了一家卖水果的店面,家境还算过得去。
在几天前,张家娘子因为感染了风寒,来了林月的医馆看诊,那张家娘子是个热情的人,她看到林月独身一人在这里开医馆,又年纪轻轻的,与她的儿子张恒相差的岁数不大,也就起了一些心思,这几日常常借故让张恒送东西过来,弄得林月苦笑不得。
“林姑娘……”
在张恒离开之后,林月正想继续看书,这时外面又走进来一个年轻的妇人。
“原来是李家嫂子,大嫂这个时候过来,可是有事么?”林月看到来人,笑着站起来问道。
这一个月里,林月对这些街坊都已经熟悉了,名字也知道了七七八八。
现在进来的这个年轻妇人正是住在她隔壁的邻居,夫家姓李,家里人口也简单,家里只有李家夫妇和老母亲三人,一家三口在林月的医馆隔壁开了一家灯笼铺,因为李家大哥的手艺不错,所以生意还算可以,唯一不满意的就是李家夫妇成亲也有一年了,却没有怀上孩子。
而林月之所以与李家娘子如此熟悉,也是因为他们知道林月的医术还不错之后,来找林月看诊,调理身子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