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两淮贼情(2 / 2)
要说一开始,杜伏威不过十七岁,也就是辅公佑年长一些,能帮他稳住局面,却不至于让其独大两淮。这事儿,说到底,还是后来陛下……陛下把彭城留守董纯法办之后,才彻底糜烂的。杜伏威颇有大志,此前江淮其余诸贼都不敢打彭城坚城的主意,最多剽掠一些小县,或是在山野之间占山为王。唯有杜伏威胆色颇壮,深知董纯伏诛后,朝廷在彭城的防御定然有个低潮,便趁机大军潜行数百里,突然围了彭城,不计伤亡强攻。彭城守军当时群龙无首,正是新旧将领交接的空档,而且颇有一些当初董纯带出来的嫡系亲军,本来感戴董纯知遇之恩,董纯被朝廷问罪斩首后,一直心怀不忿,趁机便从贼做了内应,让杜伏威破了彭城。
彭城自古便是徐州首治,是设留守府的所在,两淮之地,除了咱这儿的江都之外,就属彭城存粮军械囤积最为丰富,一下子便便宜了杜伏威。而且杜伏威也因此声势大涨,与之邻接的下邳贼苗海潮被其威慑后,自忖不敌,略微摩擦了一番便投靠了他,只在杜伏威手下做个三头领。后来海陵赵破阵也是如此,只不过赵破阵更惨,是被杜伏威设宴斩杀降服其部众的,连苗海潮那般到杜伏威麾下混个小头目的机会都没有。
不过乱中有幸的是也并非所有江淮巨贼都被杜伏威收入麾下了,也有从杜伏威军中分化瓦解出来的——比如和杜伏威形势相若的,有一名南下贼首,名叫李子通,原本是济阴郡首批贼寇左才相麾下,也是觉得在张须陀镇守的齐地不易发展壮大,见杜伏威南下一下子扩张了数倍,也动心脱离了左才相南下。
只是这李子通来晚了,两淮容易攻取的地方都被杜伏威圈地圈好了,他一开始只得假意投奔杜伏威,伺机而动。赵破阵被杜伏威斩杀之后,其众并非全部心服杜伏威的,李子通便跳出来挑唆,最后带着他自己的人马南奔海陵郡,占了海陵郡称王,并且将赵破阵旧部中不服杜伏威的人马也拉拢了。李子通南下时本有一万余人久战之兵,又在海陵收拢了赵破阵两万残部,如今也集结了三万兵马,只不过和杜伏威纵横七八郡的十几万大军相比,还是弱小了一些——王某听说,那李子通原本还在筹备船只,打算着若是杜伏威要兼并他,逼得狠了,他便从海陵郡渡长江南下,到吴郡地界欺负刘元进这等鱼腩,窃据江东。只是萧大使以雷霆之势灭了刘元进,而杜伏威似乎也察觉到了萧大使有北上为王某助战的意图,暂时不敢自相图谋,放缓了对李子通的威逼,才让局面如此稳定下来了。” ↑返回顶部↑
彭城自古便是徐州首治,是设留守府的所在,两淮之地,除了咱这儿的江都之外,就属彭城存粮军械囤积最为丰富,一下子便便宜了杜伏威。而且杜伏威也因此声势大涨,与之邻接的下邳贼苗海潮被其威慑后,自忖不敌,略微摩擦了一番便投靠了他,只在杜伏威手下做个三头领。后来海陵赵破阵也是如此,只不过赵破阵更惨,是被杜伏威设宴斩杀降服其部众的,连苗海潮那般到杜伏威麾下混个小头目的机会都没有。
不过乱中有幸的是也并非所有江淮巨贼都被杜伏威收入麾下了,也有从杜伏威军中分化瓦解出来的——比如和杜伏威形势相若的,有一名南下贼首,名叫李子通,原本是济阴郡首批贼寇左才相麾下,也是觉得在张须陀镇守的齐地不易发展壮大,见杜伏威南下一下子扩张了数倍,也动心脱离了左才相南下。
只是这李子通来晚了,两淮容易攻取的地方都被杜伏威圈地圈好了,他一开始只得假意投奔杜伏威,伺机而动。赵破阵被杜伏威斩杀之后,其众并非全部心服杜伏威的,李子通便跳出来挑唆,最后带着他自己的人马南奔海陵郡,占了海陵郡称王,并且将赵破阵旧部中不服杜伏威的人马也拉拢了。李子通南下时本有一万余人久战之兵,又在海陵收拢了赵破阵两万残部,如今也集结了三万兵马,只不过和杜伏威纵横七八郡的十几万大军相比,还是弱小了一些——王某听说,那李子通原本还在筹备船只,打算着若是杜伏威要兼并他,逼得狠了,他便从海陵郡渡长江南下,到吴郡地界欺负刘元进这等鱼腩,窃据江东。只是萧大使以雷霆之势灭了刘元进,而杜伏威似乎也察觉到了萧大使有北上为王某助战的意图,暂时不敢自相图谋,放缓了对李子通的威逼,才让局面如此稳定下来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