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八章 告状(上)(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崔呈秀在五百名骑兵的簇拥之下,日夜兼程赶到了广宁。片刻不休,直接前往督师衙门。
  “快去通报孙阁老,钦差崔大人到了!”
  俗话说宰相门前七品官,给孙阁老看门的更是高人一等,尤其是身在辽东,各地的武将都要巴结,想见阁老一面,没有二百两的红包是别想进去。
  门子都学会了四十五度看天,介于文艺和普通青年之间,横的像是螃蟹。
  但是一山更比一山高,听到“钦差”两个字,他们顿时都傻了,看天的眼睛瞬间盯着地上,浑身颤颤发抖,几乎跪倒。
  “还愣着干什么,快去禀报孙阁老!”
  “是是是,小的这就去!”
  去不多时,府门大开,孙承宗穿着一品朝服,在众人簇拥之下,从里面走了出来。
  孙阁老身材高大,胡须张开好想小戟一般,双目明亮,异常威严。如今又统帅千军万马,身份非同寻常,比起京城的时候,更胜三分。
  崔呈秀虽然是来查办孙老师的,可是在表面上可不敢有丝毫失礼,他抢先下马,躬身施礼。
  “阁老为国戍边,实在是辛苦了,下官倾佩不已。”
  孙承宗微微一笑,声音洪亮地说道:“不敢,部堂大人前来,老朽有失远迎,还请恕罪。”
  “阁老太客气了,您老劳苦功高,何人敢问阁老的罪。”
  崔呈秀话里有话。没人问你的罪,可是要问你手下的罪!
  不知孙承宗听没听懂,只是淡然一笑。
  “部堂大人。快请进吧。”
  进入大门,来到了正厅,这里已经摆好了香案。孙承宗领着手下人跪在后面,恭恭敬敬聆听圣旨,崔呈秀当即将旨意拿出来,大声宣读。
  天启对待老师非常客气,在旨意中只说听闻辽东有民变。事关重大,特地派遣刑部尚书崔呈秀前来调查一二。孙阁老辛苦戍边。人尽皆知,万万不许污蔑阁老。还请阁老配合调查云云……
  读完了旨意,孙承宗接过来,放在了桌案上供起来。步奏都弄完了。崔呈秀笑着坐到了孙承宗的对面,慢条斯理地喝着茶,润润干渴的喉咙。同时偷眼打量孙承宗,只见他脸色很不好看,可是没有什么担忧,只是一股难掩的怒火。
  “孙阁老,下官初来乍到,两眼一抹黑,对辽东的事情知道不多。还请阁老赐教一二。”
  “呵呵,崔大人,你不是去过义州了吗?定辽侯难道没有说什么。还用得着问老夫吗?”
  崔呈秀不免一愣神,看来这位孙阁老也不简单,什么事情都知道了。
  “下官的确去了义州,不过却是去询问金州等地的战局。定辽侯正准备迁移作坊过去,还有大造海船,开辟农庄。忙得焦头烂额,无心他顾啊!”
  孙承宗一听这话。突然一拍桌子,豁然站起,吹胡子瞪眼。
  “他忙,老夫就不忙吗?崔大人,你也在兵部干过,熟知戎政,大敌当前,建奴凶顽。当务之急就是修造城堡墩台。一来可以抵御建奴攻击,二来可以守卫故土,屯田兴业,三来可以作为进攻的据点,择机光复故土。老夫到了辽东之后,不辞劳苦,千万各地视察,发现定辽侯张恪,巡抚王化贞等人,竟然不思修城,不顾防御。倘若建奴来袭,辽东百万生灵都有灭顶之灾。”
  孙承宗发挥了老师的特长,滔滔不绝地讲道:“老夫上书朝廷,请求修造城堡,整顿军备,圣上已经恩准。可是辽东官员躲在百姓后面,煽风点火,百般阻挠,竟然怂恿刁民据堡抗衡,不负徭役,不造城墙。有刁民必有赃官,今日崔部堂前来,老夫也有一请,那就是彻查张恪王化贞等人,看看他们究竟是何居心,为何反对老夫,反对朝廷?”
  崔呈秀听着,心里不由得鄙视起来,孙老师不愧是翰林词臣出身,又在礼部混过,嘴皮子实在是太伶俐了。
  可是仔细推敲,他的话却是完全的一厢情愿。
  “孙阁老,你说定辽侯不懂守御之道,那为何从万历四十八年开始,辽东大小胜仗都是定辽侯打的,而且还刚刚击毙老酋,论起领兵打仗,您老自以为比定辽侯还要高明吗?”
  “这……”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