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 吃惊吧,思密达(2 / 3)
张恪眉头一挑,心花怒放,正准备下刀呢,肥猪就拱门了!
“好兆头啊,看来不动手都对不起朝鲜人的心意!”张恪喃喃自语。
王化贞把头转到了一边,生怕被这家伙的无耻传染了。
“世伯,您先歇着,我去会会藩国的朋友。”
张恪让杜擎带路,直接来到了正厅,离着老远就看到正厅台阶的下面站着两个人。他们穿的都是大明的服饰,可是离着老远还能感到浓浓的泡菜风。
张恪的脑袋里瞬间冒出了好多词汇:“思密达,长腿欧巴,泡菜帝国,亚洲三宝……”也不知道老祖宗能不能替子孙长脸。
两个棒子一起转头,两张大饼脸,布满了麻子点,塌鼻子,小眼睛,是纯天然的!他们没有理会张恪的心思,年老的那个拉着年轻的主动施礼,标准的九十度鞠躬
“藩国属臣见过上国少保将军!”
挺有礼貌的,张恪笑道:“不用行礼了,你们两位怎么称呼?”
年老的急忙说道:“小人名叫李参,是平山节度使李贵的长兄。这位是……”介绍到年轻人的时候,李参顿了一下。
“在下李宗,是李贵的此子!久慕张少保的威名,特地前来拜访。”
原来是伯父和侄子。不过这两个人的神情很是奇怪,明明是长辈的李参点头哈腰,好像奴才一样,身为小辈的李宗却颐指气使,透着一股子傲气!不是说朝鲜学中华礼仪学的不错吗。怎么会有以下犯上的情形!
张恪没有多想,一摆手,就说道:“两位朋友这边请!”
来到了正厅,分宾主落座。
李参先说道:“张少保,李贵曾经和小人说过,希望天朝能助他起事。推翻昏王,再造朝鲜,不知少保大人有何看法?”
“天朝自然是顺天应人,既然现任的国王昏庸无道,居心叵测。就该换一个。”张恪笑道:“李贵和我一路上长谈过,他说你们实力不够,尤其是武器落后,不堪一战。你们只管放心,本官有好武器,也有百战老兵,一定帮你们训练出雄兵强将!”
李参一听张恪这么好说话,顿时激动地浑身颤抖。
“有天朝相助。不愁大事不成,小人感激不尽!”李参几乎拜倒磕头,对大明的虔诚劲头。甚至超过后世某一群人对美帝的崇拜!
不用怀疑,中国当了一千八百年的超级大国,威风绝不是吹的。
倒是年轻的李宗没有这么失态,问道:“张少保,不知道您能赐予敝国多少火铳,多少刀剑盔甲?”
“赐予?我没听错吧?”张恪眉头一皱。
“当然没错。壬辰倭乱的时候,敝国损失惨重。士兵的盔甲武器都是仁慈的天朝提供的,甚至还给了敝国数百艘船只。粮食军饷无算……”
听到这话,张恪第一反应就是鸣梁海战又在吹牛皮了。
“两位,眼下大明什么情况你们也知道一二,还琢磨着天朝能倾其所有,支援你们吗?再说了不过是一场政变而已,用得着这么大动静吗?”
李参连忙点头,“是是是,张少保说的有理,只不过敝国民穷国弱,百姓食不果腹,实在是拿不出钱财,要不,要不,先欠着!”
人至贱则无敌,张恪估计锥子是扎不透李参的脸皮了。
“谈钱伤感情,先去看看武器吧,你们要是不满意,再多的话都是白说!”
张恪一摆手,让杜擎在前面带路,一路来到了校军场旁边的靶场。有二十几个义州兵正端着火铳,练习打靶。
精兵是练出来的,浑河一场大战,义州兵收获很多,张恪早就让各级军官写心得总结,找出不足,进行针对性训练。这几乎成了义州兵的必修课,也正是因为如此,战斗力才能不断提升。
到了靶场,李参和李宗的眼睛就不够用了,只见那些士兵端着火铳,人形靶子在六十步之外,伴随着枪声,靶子被打得四分五裂,木屑满天飞! ↑返回顶部↑
“好兆头啊,看来不动手都对不起朝鲜人的心意!”张恪喃喃自语。
王化贞把头转到了一边,生怕被这家伙的无耻传染了。
“世伯,您先歇着,我去会会藩国的朋友。”
张恪让杜擎带路,直接来到了正厅,离着老远就看到正厅台阶的下面站着两个人。他们穿的都是大明的服饰,可是离着老远还能感到浓浓的泡菜风。
张恪的脑袋里瞬间冒出了好多词汇:“思密达,长腿欧巴,泡菜帝国,亚洲三宝……”也不知道老祖宗能不能替子孙长脸。
两个棒子一起转头,两张大饼脸,布满了麻子点,塌鼻子,小眼睛,是纯天然的!他们没有理会张恪的心思,年老的那个拉着年轻的主动施礼,标准的九十度鞠躬
“藩国属臣见过上国少保将军!”
挺有礼貌的,张恪笑道:“不用行礼了,你们两位怎么称呼?”
年老的急忙说道:“小人名叫李参,是平山节度使李贵的长兄。这位是……”介绍到年轻人的时候,李参顿了一下。
“在下李宗,是李贵的此子!久慕张少保的威名,特地前来拜访。”
原来是伯父和侄子。不过这两个人的神情很是奇怪,明明是长辈的李参点头哈腰,好像奴才一样,身为小辈的李宗却颐指气使,透着一股子傲气!不是说朝鲜学中华礼仪学的不错吗。怎么会有以下犯上的情形!
张恪没有多想,一摆手,就说道:“两位朋友这边请!”
来到了正厅,分宾主落座。
李参先说道:“张少保,李贵曾经和小人说过,希望天朝能助他起事。推翻昏王,再造朝鲜,不知少保大人有何看法?”
“天朝自然是顺天应人,既然现任的国王昏庸无道,居心叵测。就该换一个。”张恪笑道:“李贵和我一路上长谈过,他说你们实力不够,尤其是武器落后,不堪一战。你们只管放心,本官有好武器,也有百战老兵,一定帮你们训练出雄兵强将!”
李参一听张恪这么好说话,顿时激动地浑身颤抖。
“有天朝相助。不愁大事不成,小人感激不尽!”李参几乎拜倒磕头,对大明的虔诚劲头。甚至超过后世某一群人对美帝的崇拜!
不用怀疑,中国当了一千八百年的超级大国,威风绝不是吹的。
倒是年轻的李宗没有这么失态,问道:“张少保,不知道您能赐予敝国多少火铳,多少刀剑盔甲?”
“赐予?我没听错吧?”张恪眉头一皱。
“当然没错。壬辰倭乱的时候,敝国损失惨重。士兵的盔甲武器都是仁慈的天朝提供的,甚至还给了敝国数百艘船只。粮食军饷无算……”
听到这话,张恪第一反应就是鸣梁海战又在吹牛皮了。
“两位,眼下大明什么情况你们也知道一二,还琢磨着天朝能倾其所有,支援你们吗?再说了不过是一场政变而已,用得着这么大动静吗?”
李参连忙点头,“是是是,张少保说的有理,只不过敝国民穷国弱,百姓食不果腹,实在是拿不出钱财,要不,要不,先欠着!”
人至贱则无敌,张恪估计锥子是扎不透李参的脸皮了。
“谈钱伤感情,先去看看武器吧,你们要是不满意,再多的话都是白说!”
张恪一摆手,让杜擎在前面带路,一路来到了校军场旁边的靶场。有二十几个义州兵正端着火铳,练习打靶。
精兵是练出来的,浑河一场大战,义州兵收获很多,张恪早就让各级军官写心得总结,找出不足,进行针对性训练。这几乎成了义州兵的必修课,也正是因为如此,战斗力才能不断提升。
到了靶场,李参和李宗的眼睛就不够用了,只见那些士兵端着火铳,人形靶子在六十步之外,伴随着枪声,靶子被打得四分五裂,木屑满天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