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大动静(2 / 3)
可是碍于东林势大,老魏一直找不到机会。
眼下天启终于开始厌烦了群臣,宝贵的时机终于来了。大明朝的宦官和汉唐时候甚至能罢黜天子完全不同,权柄再大也是皇帝授予的。只要皇帝允许,他们就能代表皇帝,像王振和刘瑾一般,所向睥睨!同样如果皇帝厌倦他们,杀起来不比碾死臭虫难多少!
老魏寻觅到了揽权的天赐良机,怎么会放过!
他趴伏在地上,哭泣着说道:“主子圣明,老奴有一事不得不启奏主子。大学士韩爌假借验证真假的名义,竟然到了天津,想要拿下张大人问罪,几乎酿成兵变,后果不堪设想!”
“什么?”
天启猛拍桌子,豁然站起,小嘴唇气得哆嗦。
“反了天了,眼睛里还有没有朕!魏大伴,你马上派遣东厂和锦衣卫的人,把韩爌给朕拿到京城,朕,朕……”
天启想了半天,并没有说出处置的办法,韩爌毕竟是一品阁老,岂是轻易能拿下的!
“主子!”张晔这时候说话了,论起权谋,他比天启加上魏忠贤都要强很多。
“主子,老奴斗胆说一句,眼下最要紧的不是抓人。而是替张大人恢复名誉!奏疏之中写得很清楚,辽东之败,罪在袁应泰和杨涟二人不知兵。乱用兵!张大人领兵血战浑河,斩杀无数建奴。功勋卓著。有功赏,有过罚。老奴以为应当准备盛大的欢迎仪式,迎接凯旋将士进城。让天下人看看,到底是谁是谁非!”
“对!老奴也是这么看。”
魏忠贤急忙附议道:“失陷辽东,民心大乱,此时迎接张大人,正好提振士气,让那些摇唇鼓舌之徒闭嘴。”
天启也觉得委屈张恪。急忙说道:“好,从內帑拨十万两银子,筹备迎接仪式。我朝规矩,反得胜之师还朝,该有重臣迎接,就让首辅大人去给张恪牵马坠蹬,迎进京城!对了,……不许推辞。”天启促狭地补充道。
不得不说,小皇帝也有点恶趣味。
叶向高胡子一大把,去迎接张恪小青年。而且东林还泼了那么多脏水,老先生的脸往哪里放!
老魏可不管这些,他从地上爬起来。落东林面子的事情,他可不能放过,笑着说道:“老奴这就去内阁传旨。”
……
老魏一颗火炭般的心,到了内阁却碰了壁。
叶向高看过上谕之后,微微摇头。
“魏公公,此事恕我不能领命。”
魏忠贤顿时撇撇嘴,哂笑道:“元翁这是要抗旨不遵了?”
“不敢!”叶向高笑道:“内阁刚刚接到密保,说是张恪杀良冒功,他手里的耳朵全都是大明子民的。老夫以为此事必须调查清楚,若是盛情欢迎一个穷凶极恶之徒。我大明的脸面往哪里放啊?”
“你胡说八道!”魏忠贤气得浑身哆嗦,质问道:“首辅大人。你的话可有证据?若是没有,一而再,再而三,诬陷朝廷重臣,你是什么居心?”
叶向高哪里会在乎一个宦官,从张恪奏疏送来,东林就知道情况,他们开了紧急会议,任凭张恪说什么,他们咬死不认,反正都是各说各话,他们才不信兵荒马乱之中,张恪能拿出什么有力证据!
首辅大人轻蔑笑道:“老夫说了是听说,自然没有证据,不过你可有证据,能证明那些是建奴?”
“我……”老魏顿时语塞,人头或许能分辨,可是耳朵太难了。
在正德朝的时候,边疆用过耳朵记功的,杀了一个鞑子,就砍下一颗左耳。后来造假太多,才只认脑袋。
魏忠贤总算是明白了东林的算盘,他们只要咬死耳朵是假的,随便弄几个证人出来。本就是扯不清楚的事情,他们依旧能保住面子。至于将士会不会心灰意冷……显然,不在他们考虑之列!
无耻!无耻之忧!
叶向高老神在在,坐在位置上,端起了茶杯,那意思分明是赶快滚蛋吧! ↑返回顶部↑
眼下天启终于开始厌烦了群臣,宝贵的时机终于来了。大明朝的宦官和汉唐时候甚至能罢黜天子完全不同,权柄再大也是皇帝授予的。只要皇帝允许,他们就能代表皇帝,像王振和刘瑾一般,所向睥睨!同样如果皇帝厌倦他们,杀起来不比碾死臭虫难多少!
老魏寻觅到了揽权的天赐良机,怎么会放过!
他趴伏在地上,哭泣着说道:“主子圣明,老奴有一事不得不启奏主子。大学士韩爌假借验证真假的名义,竟然到了天津,想要拿下张大人问罪,几乎酿成兵变,后果不堪设想!”
“什么?”
天启猛拍桌子,豁然站起,小嘴唇气得哆嗦。
“反了天了,眼睛里还有没有朕!魏大伴,你马上派遣东厂和锦衣卫的人,把韩爌给朕拿到京城,朕,朕……”
天启想了半天,并没有说出处置的办法,韩爌毕竟是一品阁老,岂是轻易能拿下的!
“主子!”张晔这时候说话了,论起权谋,他比天启加上魏忠贤都要强很多。
“主子,老奴斗胆说一句,眼下最要紧的不是抓人。而是替张大人恢复名誉!奏疏之中写得很清楚,辽东之败,罪在袁应泰和杨涟二人不知兵。乱用兵!张大人领兵血战浑河,斩杀无数建奴。功勋卓著。有功赏,有过罚。老奴以为应当准备盛大的欢迎仪式,迎接凯旋将士进城。让天下人看看,到底是谁是谁非!”
“对!老奴也是这么看。”
魏忠贤急忙附议道:“失陷辽东,民心大乱,此时迎接张大人,正好提振士气,让那些摇唇鼓舌之徒闭嘴。”
天启也觉得委屈张恪。急忙说道:“好,从內帑拨十万两银子,筹备迎接仪式。我朝规矩,反得胜之师还朝,该有重臣迎接,就让首辅大人去给张恪牵马坠蹬,迎进京城!对了,……不许推辞。”天启促狭地补充道。
不得不说,小皇帝也有点恶趣味。
叶向高胡子一大把,去迎接张恪小青年。而且东林还泼了那么多脏水,老先生的脸往哪里放!
老魏可不管这些,他从地上爬起来。落东林面子的事情,他可不能放过,笑着说道:“老奴这就去内阁传旨。”
……
老魏一颗火炭般的心,到了内阁却碰了壁。
叶向高看过上谕之后,微微摇头。
“魏公公,此事恕我不能领命。”
魏忠贤顿时撇撇嘴,哂笑道:“元翁这是要抗旨不遵了?”
“不敢!”叶向高笑道:“内阁刚刚接到密保,说是张恪杀良冒功,他手里的耳朵全都是大明子民的。老夫以为此事必须调查清楚,若是盛情欢迎一个穷凶极恶之徒。我大明的脸面往哪里放啊?”
“你胡说八道!”魏忠贤气得浑身哆嗦,质问道:“首辅大人。你的话可有证据?若是没有,一而再,再而三,诬陷朝廷重臣,你是什么居心?”
叶向高哪里会在乎一个宦官,从张恪奏疏送来,东林就知道情况,他们开了紧急会议,任凭张恪说什么,他们咬死不认,反正都是各说各话,他们才不信兵荒马乱之中,张恪能拿出什么有力证据!
首辅大人轻蔑笑道:“老夫说了是听说,自然没有证据,不过你可有证据,能证明那些是建奴?”
“我……”老魏顿时语塞,人头或许能分辨,可是耳朵太难了。
在正德朝的时候,边疆用过耳朵记功的,杀了一个鞑子,就砍下一颗左耳。后来造假太多,才只认脑袋。
魏忠贤总算是明白了东林的算盘,他们只要咬死耳朵是假的,随便弄几个证人出来。本就是扯不清楚的事情,他们依旧能保住面子。至于将士会不会心灰意冷……显然,不在他们考虑之列!
无耻!无耻之忧!
叶向高老神在在,坐在位置上,端起了茶杯,那意思分明是赶快滚蛋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