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口供(2 / 3)
“启禀大人,当务之急还是京营,若是十几万人乱了,首善之地必定生灵涂炭,后果不堪设想。根据卑职以往的经验,白莲教最善于鼓弄底层穷苦人家,京营士兵因为长期拖欠饷银,心中有怨气,因此才被蛊惑。卑职建议大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对外就说卑职的义州兵和京营之间,进行的是突袭演练,暴露问题不少,因此要加强整训。”
“整训?这里面有什么玄机?”
“大人英明,打着整训的借口,把三大营全都严格管理起来,派遣重臣坐镇,不给白莲教可乘之机。然后许诺士兵,整训一个月之后,合格者加发饷银,如此军心也就稳固了!同时卑职可以和厂卫,三法司联手,清查京营的白莲教匪类,然后顺藤摸瓜,捣毁白莲教的组织!”
张恪说完之后,张晔不由得看了看黄克缵,从老头子的眼神之中,读出了不可思议的神情。
不怪黄克缵吃惊,张恪的办法没有大动静,不闹得天下大乱,对上面的人都有好处。举重若轻,大巧不工。根本不像是不到二十的年轻人主意,反倒像是经年的老官僚!
张晔嘴角带着笑意,他可早就领教了张恪的本事,这小子有勇有谋,办事最让人放心。
“黄大人,咱家看没有比永贞的办法更好的了,咱家立刻回宫,上报司礼监。”
黄克缵不得有点点头:“就这么办了,张参将,你跟着我去内阁,只要首辅大人同意,就立刻行动!”
张恪出这个建议,也有自己的盘算,毕竟推给白莲教,是他仓促之间设计的。若是闹得天下皆知,搞不好就被戳穿了西洋镜,他可就没得玩了,只要放在背地里,他才能上下其手!
黄克缵不知道张恪的小心思。他只当这个年轻人老成谋国,还十分感动。老头子立刻回到了内阁,此时已是华灯初上,京城之中还笼罩着一层肃杀之气。
到了内阁,首辅方从哲率先站起。
“钟梅兄,到底如何。叛乱平定了吗?”
黄克缵摇摇头,在场的大臣都吓得一条,兵部尚书黄嘉善脸色顿时变了,吃惊地说道:“义州兵竟是如此凶顽?”
“呵呵呵,黄部堂你误会了。此事说来话长啊!”
“那就捡重要的说!”方从哲说道:“刚刚司礼监的王公公过来了,说圣上已经清醒了,太医们让圣上静养,只怕随时会传召我们!”
方从哲嘴里的王公公名叫王安,他是太子朱常洛的打伴,汪海林因为辽东的事情,被赶下台,抑郁而终。王安就接任司礼监的首席秉笔。他和清流关系不错,隐隐同陈炬张晔一系明争暗斗。
宫里的风暴已经开始,黄克缵暗暗叹气。他急忙将经过全数向方从哲报告了一遍。
听完了黄克缵的话,在场的众人全都傻眼了!
几个时辰之前,说是义州兵谋反,朝廷出兵弹压,结果倒好,张恪成了被陷害的大忠臣。反倒是季怀远等人有可能是勾结白莲教的匪类,世上还有这么荒谬的事情吗?
礼部右侍郎孙如游是东林党人。他在几个月前就得到了黄子乔的密信,信中对张恪大加赞赏。东林党实力雄厚。可是唯独没法染指军权。作为东林大佬,孙如游怎能放过拉拢张恪的机会,他急忙说道“元翁,黄大人,此事绝不简单,依我之见,应该是白莲教的匪人探知陛下龙体违和,准备伺机造反,很有可能京营之中就藏着大量的匪人!参将张恪,功勋卓著,又善于对付白莲教,他们就想着先除掉张恪这个绊脚石!至于英国公和季大人,就算他们不知道情况,也是被匪人利用了。黄大人把他们看管起来,处理果决!”
吏部尚书周嘉谟,户部尚书张问达纷纷赞许。
“元翁,京营历来问题众多,只是万万没想到竟然和白莲教有染,我等以为必须严查到底。”
皮球踢到了方从哲怀里,首辅大人顿时有些为难,京营历来是勋贵的地盘,这些人盘根错节,可不是好对付的。
正在方从哲犹豫的时候,外面脚步声音响起,走来了一个少年,身后跟着一位高大的宦官。
来的两个人正是朱由校和魏忠贤。被季怀远剥了面子,老魏还不是几年之后的九千岁,他只能回宫,把情况报告给了朱由校,朱由校又把情况告诉了朱常洛。
“长孙殿下,臣等有礼!”
“元辅,诸位大人,快快平身吧,我就是来说一下父王的意思,他说信赖诸位大人,请你们放手去做吧!”
方从哲顿时放松下来,微笑道:“既然如此,那就按照张恪的主意办,挖出京营的大蛀虫!”
……
阴森幽暗的东厂诏狱,那就是吃人不吐骨头的地狱。张恪算是真正领教了东厂的可怕。两天之中,把张恪抓捕的几个士兵全都严刑拷问,没用两天的时间,全都打得不成人形。 ↑返回顶部↑
“整训?这里面有什么玄机?”
“大人英明,打着整训的借口,把三大营全都严格管理起来,派遣重臣坐镇,不给白莲教可乘之机。然后许诺士兵,整训一个月之后,合格者加发饷银,如此军心也就稳固了!同时卑职可以和厂卫,三法司联手,清查京营的白莲教匪类,然后顺藤摸瓜,捣毁白莲教的组织!”
张恪说完之后,张晔不由得看了看黄克缵,从老头子的眼神之中,读出了不可思议的神情。
不怪黄克缵吃惊,张恪的办法没有大动静,不闹得天下大乱,对上面的人都有好处。举重若轻,大巧不工。根本不像是不到二十的年轻人主意,反倒像是经年的老官僚!
张晔嘴角带着笑意,他可早就领教了张恪的本事,这小子有勇有谋,办事最让人放心。
“黄大人,咱家看没有比永贞的办法更好的了,咱家立刻回宫,上报司礼监。”
黄克缵不得有点点头:“就这么办了,张参将,你跟着我去内阁,只要首辅大人同意,就立刻行动!”
张恪出这个建议,也有自己的盘算,毕竟推给白莲教,是他仓促之间设计的。若是闹得天下皆知,搞不好就被戳穿了西洋镜,他可就没得玩了,只要放在背地里,他才能上下其手!
黄克缵不知道张恪的小心思。他只当这个年轻人老成谋国,还十分感动。老头子立刻回到了内阁,此时已是华灯初上,京城之中还笼罩着一层肃杀之气。
到了内阁,首辅方从哲率先站起。
“钟梅兄,到底如何。叛乱平定了吗?”
黄克缵摇摇头,在场的大臣都吓得一条,兵部尚书黄嘉善脸色顿时变了,吃惊地说道:“义州兵竟是如此凶顽?”
“呵呵呵,黄部堂你误会了。此事说来话长啊!”
“那就捡重要的说!”方从哲说道:“刚刚司礼监的王公公过来了,说圣上已经清醒了,太医们让圣上静养,只怕随时会传召我们!”
方从哲嘴里的王公公名叫王安,他是太子朱常洛的打伴,汪海林因为辽东的事情,被赶下台,抑郁而终。王安就接任司礼监的首席秉笔。他和清流关系不错,隐隐同陈炬张晔一系明争暗斗。
宫里的风暴已经开始,黄克缵暗暗叹气。他急忙将经过全数向方从哲报告了一遍。
听完了黄克缵的话,在场的众人全都傻眼了!
几个时辰之前,说是义州兵谋反,朝廷出兵弹压,结果倒好,张恪成了被陷害的大忠臣。反倒是季怀远等人有可能是勾结白莲教的匪类,世上还有这么荒谬的事情吗?
礼部右侍郎孙如游是东林党人。他在几个月前就得到了黄子乔的密信,信中对张恪大加赞赏。东林党实力雄厚。可是唯独没法染指军权。作为东林大佬,孙如游怎能放过拉拢张恪的机会,他急忙说道“元翁,黄大人,此事绝不简单,依我之见,应该是白莲教的匪人探知陛下龙体违和,准备伺机造反,很有可能京营之中就藏着大量的匪人!参将张恪,功勋卓著,又善于对付白莲教,他们就想着先除掉张恪这个绊脚石!至于英国公和季大人,就算他们不知道情况,也是被匪人利用了。黄大人把他们看管起来,处理果决!”
吏部尚书周嘉谟,户部尚书张问达纷纷赞许。
“元翁,京营历来问题众多,只是万万没想到竟然和白莲教有染,我等以为必须严查到底。”
皮球踢到了方从哲怀里,首辅大人顿时有些为难,京营历来是勋贵的地盘,这些人盘根错节,可不是好对付的。
正在方从哲犹豫的时候,外面脚步声音响起,走来了一个少年,身后跟着一位高大的宦官。
来的两个人正是朱由校和魏忠贤。被季怀远剥了面子,老魏还不是几年之后的九千岁,他只能回宫,把情况报告给了朱由校,朱由校又把情况告诉了朱常洛。
“长孙殿下,臣等有礼!”
“元辅,诸位大人,快快平身吧,我就是来说一下父王的意思,他说信赖诸位大人,请你们放手去做吧!”
方从哲顿时放松下来,微笑道:“既然如此,那就按照张恪的主意办,挖出京营的大蛀虫!”
……
阴森幽暗的东厂诏狱,那就是吃人不吐骨头的地狱。张恪算是真正领教了东厂的可怕。两天之中,把张恪抓捕的几个士兵全都严刑拷问,没用两天的时间,全都打得不成人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