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八章 丞相婚庆大典(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在文工团的教唱下,全城传唱秦峰仁义爱民的赞歌。
  一时间,整个邺都选入到喜庆的海洋之中。
  人们夜来无事,就出城观花灯。人们心情愉悦,各处传唱秦峰的功绩,全城夜晚灯火辉煌,锣鼓喧天,热闹非凡。花灯千百盏,辉罗耀烈空中,街巷万民欢腾,通宵达旦,夜游观灯。
  于是乎,百姓便感到,这是对正月过年喜庆的延续,后来每到元宵佳节,有感于当初的喜庆欢悦,人们就每年都制作花灯悬挂,互相欣赏观摩。并在花灯外罩上,描绘后来许多的名人事迹,神话传说。
  从此之后,元宵佳节闹花灯,就成为了华夏特有的民俗,流出千年。
  后来几年,每年都有花灯。秦峰这才得知竟然有了闹花灯的佳节。不免感叹,世事出人意料。没想到自己结个婚。竟然就整出来个千古流传的节日典故。这真是令秦峰实在不好意思。
  正月十五,一大早。人们就早早的起身,换上新衣服,聚拢在邺都主街道上,谈笑今后好日子的同时,等待丞相迎娶车队的到来。
  秦峰要走八个门,迎娶九位夫人,所以他迎亲的队伍辰时就动身。因为其她夫人都与他共同生活过一段时间,所以他最先去的是甄家。
  “丞相万岁!”
  “百年好合,白头到老。子孙满堂!”
  “千秋万代……。”
  咚咚咚咚呛……咚咚咚咚呛。街上有百姓自发组建的乐队,所以秦峰就算不带吹鼓手,走到哪里都是锣鼓喧天,喜气洋洋。
  这时候的甄府,四处弥漫着喜庆的气氛,从正门,一直到接亲的闺房,道路两侧全部被大红色的幔帐围了起来,这中间的道路只有秦峰和新人能走。家丁婢女乃至家族亲朋。都只能在幔帐之外走动。
  闺房内,甄姜甄逸身穿凤冠霞帔,娇美如花端坐等待,周围家族十个八个舅母姨妈帮忙。
  “小祖宗。今天是您大婚,别在掉眼泪了!”一位舅母心惊中,对甄姜说道。
  甄姜是因为激动。几年了,她终于等到了今天。前一年她还以为是秦峰权势大了,就将自己给忘了。然而她在听说秦峰几度出生入死后。就此知道,男人应该以大业为重。是自己的夫君实在太忙了,太苦了。自己应该耐心等待,等待夫君闲下来的时候。
  今天,她终于等到了这一天,又怎么不留下幸福的眼泪。
  而在姨妈们看来,这简直是要命啊,若是丞相见新人哭了,只需勾勾手指,咱们甄家就完蛋了。
  “呜呜……,姐姐,那个坏蛋秦哥哥,终于想起来小甄宓了!”十五岁的小甄姬,才不去管那么多,实在忍不住释放心中思念幽怨欣慰喜悦重重复杂的情绪,就此抱住姐姐大哭。
  “乖妹妹,不要哭。姐姐一直都说,丞相是不会忘记我们的。他也有他的苦衷,他这几年东征西讨,屡经大难……,呜呜呜……。”甄姜忍不住大哭。
  于是,两姐妹抱头痛哭。
  姨妈舅母们顿时呆若木鸡,心说你们就要嫁给丞相了,别人要喜死,这两位小祖宗倒好,竟然哭了!眼见新人典雅大方的容妆,因为泪水成了大花脸,姨妈们马上就炸开了锅。
  “两位小祖宗啊,不可如此呀!”
  “失了礼数,咱们甄家就会被满门抄斩了!”舅母们作揖,姨妈们行礼,这才劝住了这对姐妹,急急忙忙再补妆。
  当秦峰来到甄府的时候,甄家三百多口齐齐出迎,满月的小孩子也在母亲的怀抱里出来沾沾丞相的福气。
  小半个时辰后,秦峰送两位新人入八抬大轿,自己骑着追云驹,向下一位夫人的府邸行去。
  甄逸带领族人躬身长礼,直到看不见秦峰这才起身。甄逸激动的胡子乱颤,道:“与丞相联姻,乃是我甄家的福分,大宴七天,拿出一万石粮食斋僧布施,祈福两位丞相夫人,早生贵子!”
  于是,甄家族人欢呼雀跃中,入府行酒,坐席大庆。
  如出一辙,秦峰就这样一路从张燕府邸接来了褚飞玉,从赵云母亲那里接来了大玉儿,从徐庶母亲那里接来了貂蝉,从王禹家族接来了王蓉,从光禄大夫伏完家中接来了伏寿,由于先前伏完重新认伏寿为义女,所以文武百官不知道此伏寿就是昔日的皇后伏寿,红盖头一盖也看不出所以然来。
  最后,从仆射校尉陈到府中接来了陈采儿。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