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 奉旨离京(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伏德的想法与父亲不同,父亲老了,要保名节,伏德还年轻又是长子,要为家族将来考虑。既然天下传妹妹身死之言,汉室方面就不用考虑,最多换个名字,正好就此交好秦峰。
  他就说道:“天子暗弱,不是中兴之主!父亲大人当为家族考虑,如今天下皆传妹妹殉难,正好就此脱身……。”
  “家族!”伏完瞬间又苍老许多,他有怎能不知天下大势,如今各大家族皆惶惶不可终日,四处寻找靠山,无力道:“伏寿进宫年余……,大将军可会接受?”
  “这……。”伏德有些恍然,一切都是妹妹单方面说得,谁知道那秦子进是否会接受一个有过男人的女人。
  伏寿见大哥与父亲,开口家族闭口家族,丝毫不顾自己的感受就有些愤怒。然而这就是大族女子的命运,当初父亲送自己进宫不也是为了家族的。她也十分庆幸,庆幸自己遇到了秦峰,找到了最好的归宿。
  毕竟血浓于水,伏寿还是惦念自己娘家的,她就咬牙说道:“汉献帝不能人事,女儿还是完璧。”
  伏完,伏德面面相窥,不可思议。
  伏德大喜,急忙说道:“父亲大人,汉室从百年前开始,换了多少旁支,又有多少支外戚因此没落!天子无后,从灵帝开始的这一支脉,也就完了。咱们家族依附,就算汉室真的中兴,新的皇帝一脉,也必定不会重用咱们这另一支遗留下来的外戚!”
  伏完就有些同意了。
  就在这时,下人在外面禀报,大将军秦峰莅临。
  秦峰这次是硬着头皮来的。走进大厅见伏寿面露喜色,多少放下些担心。与伏完见面。分外尴尬。
  “大将军,老夫有礼了。”伏完亦是尴尬。不知该说些什么。
  倒是伏德机灵,见秦峰竟然亲自来了,就知妹妹说得是真的,拜道:“大将军,诸事不必烦心,我们伏家已经有了计较。”
  “哦?不知有何计较?”秦峰问道。
  伏德机智,道:“我父当进宫要求天子依照礼制为皇后发丧,我父因失去女儿而心痛,但见一女与伏寿相似。就认作了义女,因思念亲女儿,故再次赐名伏寿……。”
  秦峰一听,行啊,这大舅子真他妈有才。于聪明人交流,就是不用费脑子。
  就此伏完就对外宣称有义女与秦峰结亲,并来日就进宫,说既然找不到伏寿遗体,就便衣冠冢发丧。
  汉献帝对伏寿早就没有一丝念头。但是礼制是要健全的,就此昭告天下:皇后在西迁过程中染病不治……。
  ……
  五日后,由于在长安收集到了足够的马车,又有上万将士出力。郿坞钱粮很快就运抵渭河,并顺利渡河送往解县。有一万大军看守,也不怕宵小窥伺。
  长安城外。秦军大营。
  秦峰坐在大帐中敲着桌子,道:“元直。万事俱备,可是无缘无故离开长安对名声可不太好。”
  若是一般主公绝对不会对手下这般直白的说。然而秦峰不同,他深知徐庶与许褚的为人,与忠义之士都不能交心,以后还打个屁天下。活该曹操生前没能统一天下,就是疑心太重。老了老了又自以为是,须知牛人们的主意是一定要汲取的。
  主公跟自己说掏心窝的话,作为下属那叫一个感激。徐庶心中一暖,就笑道:“主公不必烦心,当做天下楷模,自有小人来陷害。到时候正大光明的离开长安,天下只会说朝廷有眼无珠。自断臂膀……。”
  这般大义的离开是秦峰的最爱,呵呵一笑,心说元直你小子深知吾心。然而他一时想不起来,就道:“小人从何而来?”
  徐庶面色冷静,抚须说道:“主公诛杀董卓,外人只知朝廷平定,其实不然。吕布桀骜不驯,常有不臣之心,又因被王允算计与其彼此离心离德。若是王允服软,则还能长久。但此人也是一个要强之人,必不容吕布。”
  “王允此人野心勃勃,妄图一己之力振兴汉室……,他也必定不容主公在侧。这几日情报卫传来的消息,王允与董承每日入宫数次,想来必有所图。徐庶虽猜不出所图为何,但主公雄兵在手,他们必定不敢加害。所料不差的话,一定是在想办法调开主公,从而他们就可以顺利执掌朝廷大权。”
  “原来如此!”秦峰叹息道:“说是朝廷,其实也就一郡之地,你说这些人争个什么劲!”
  徐庶佩服道:“天下能看明白者,屈指可数……。”
  这时虎卫进帐来报,言天子使者到。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