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3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正是。”王太守颔首,想起前岁和去岁之事,仍感到不可思议,“前岁并州生蝗,疫病横行。朝廷赈济的灾粮杯水车薪。”
  “有南地商队冒险前来,言可市粮,金银绢帛皆可。并且,”王太守声音稍顿,喉结上下滚动,显然有些紧张,“商队领队还言,可以蝗虫换粮。”
  蝗虫换粮?
  秦璟端起羽觞,想到数年前在晋军中所见,非但不感到奇怪,反而翘起嘴角,觉得理所当然。
  笑过之后,心头又不免发沉。
  蝗灾之年,他曾与长安书信,言明蝗虫可食亦可入药,请秦策下令军民联手灭蝗。
  秦策采纳他的建议,下旨灭蝗,关于蝗虫可食之事却未言明。
  当年随秦璟同往晋军之人,在昌黎之战中尽数陨落。即便活着,也不可能派往各郡。当地官员和百姓信不信两论,被长安知晓,恐怕又会是一场不小的官司。
  父皇猜忌他不是一日两日,再多一层无甚关碍。然而,若是由此阻碍救灾,实非他所乐见。
  想到并州的灾民,秦璟无声叹息。
  “殿下?”
  “无事。”秦璟摇摇头,问道,“南地商队愿以蝗虫市粮,可曾言明用途?”
  “这……”王太守犹豫片刻,方才给出答案,“其言蝗虫可入药,亦可食用。”
  “太守可信?”
  王太守苦笑一声,摇了摇头。
  “不瞒殿下,商队在雁门郡停留时日不短,我亲眼见到仆役将市来的蝗虫晒干磨粉,却未见他们食用。”
  简言之,没有亲眼见到,他始终是半信半疑。更没办法说服郡内百姓,让他们相信此物可食。
  秦璟表示理解。
  想到南北两地的情况,心知对方没有义务给出证据,能提点几句已是善意。
  话题很快转开,酒宴的气氛愈显热烈。
  待宴席撤下,秦璟谢绝王太守挽留,出城返回大营。王太守准备的厢房没用上,安排的美人和狡童也只能退下。
  美人躲在廊下,目送秦璟背影远去,不由得心生不舍,扬起歌喉,唱出哀婉的调子。
  夜色中,歌声清亮,缠绵娇柔,不禁令人心生遐想,能唱出如此曲调的,究竟是何等美人。
  王太守送走秦璟,转身返回正室。没有马上安歇,而是伫立在窗前,望着高悬的明月,缓缓呼出一口浊气,压在心头数月的大石忽然移走,只觉通体舒畅,满心轻松。
  “四殿下必为明主!”
  太元六年,三月
  朔方大军离开雁门郡,先围定襄,后袭新兴。
  战报传到长安,满朝上下都以为并州将有一场大战。连秦策也认定,不出半月,叛军就会在常山集合兵力,同大军决一死战。
  未承想,战局的发展出乎意料,完全是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大战没出现,死战更没有。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