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4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两人之后,郗超拜谢受官。因郗融不在朝中,郗愔代子谢恩。
  见到这一幕,谢安和王彪之再看御座上的天子,心情都有些复杂。
  郗愔和郗超早有预料,知晓郗氏软化态度,主动递出善意,天子必会有所回报。只是没有料到,回报会如此之大。
  侍中为天子近臣,有的时候,甚至能影响天子对局势的判断。
  以郗超为侍中,是桓容表明尽释前嫌,欲加以重用。
  升郗融为冠军大将军,则是向郗愔做出保证,郗氏主动释放善意,桓容不会翻脸不认人。郗氏在北府军中的地位不会改变,纵然郗愔不在了,只要郗融不犯大错,位置也不会被他人取代。
  郗愔十分明白,以郗融的性格和能力,这个品位已到尽头。再向上升未必是好事,还可能为家族带来麻烦。
  天子通过圣旨表态,郗氏在北府军中的地位不可动摇。
  无论陈郡谢氏、琅琊王氏还是太原王氏,至少十年之内,不会寻到机会下手。
  十年之后,天子大权在握,他的孙辈也成长起来,高平郗氏是更进一步还是原地踏步,亦或是步向衰落,全看天意如何。
  郗愔不确定,自己是不是能亲眼看到那一天。
  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己所能为家族铺路,为子孙后代埋下善因,盼望能结出善果。
  以谢安为司徒,王彪之为司空,既是对两人功劳的肯定,也是对两姓高门的安抚。以两家的聪明,理当能明白天子背后的用意。
  何况谢玄和王献之随大军西征,眼界开阔,未必有意北府军。与其强求,不如顺势走下台阶,避免君臣之间生出嫌隙,破坏如今的大好局面。
  这样两道旨意,既有安抚又有震慑,群臣一时间想不明白,等到归家之后,仔细商量,总能想得透彻,最终得出答案。
  太原王氏未在圣旨之上,却没有任何不满。
  王坦之故去之后,族中没有能与谢安和王彪之并列之人,仓促升品并非好事。
  这不意味着太原王氏就此被压下一头。
  相反,天子巡狩期间,王氏族中有六七名郎君随驾,如今都在边州出仕途,已陆续做出政绩,发展的势头不亚于其他两姓子弟。
  郗愔在等,等着族中子弟成长起来,太原王氏又何尝不是。
  士族高门树大根深,只要家风不堕,总能培养出人才。到时候,年长者退出朝堂,年轻的郎君旗鼓相当,究竟鹿死谁手,现下都是未知。
  朝会结束后,谢安和王彪之同行。
  登车之前,恰好见到郗愔和郗超父子联袂走出宫门。
  彼此望见之后,当面没说什么,仅是遥对拱手,颔首示意,旋即登上马车。
  健仆控缰,骏马打了个响鼻,嗒嗒的马蹄声很快响起。
  四辆马车穿过御道,伴着清脆的鞭花,很快调转方向,分别向乌衣巷和青溪里驰去。
  太极殿中,桓容独坐片刻,突然一拍木榻,伺候在旁的宦者顿时一个激灵。
  “陛下?”
  “无事。”桓容摆摆手,遣退宦者宫婢,亲手铺开绢布,提笔写成一封短信。
  殿门推开,宦者正不明所以,桓容已大步走出,前往南康公主和李夫人居住的长乐宫,打算借鹁鸽一用。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