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1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宁康三年, 五月丙午
  朝会之后, 群臣散去, 司马曜被王太后请往长乐宫。
  作为哀靖皇后的侄女, 司马曜未来的皇后, 王法慧几次被王太后召入台城。准婆媳之前尚算融洽, 对于这个性格爽朗, 甚至是有几分男儿气的女郎,王太后十分喜爱,每每召她入宫, 都会有大笔的赏赐。
  司马曜则不然,对于王法慧,他有本能的抵触。表面上同王太后妥协, 私下里总会露出几分。加上王氏不是他喜欢的美人类型, 两人几次见面,都是不欢而散。
  司马曜气冲冲的回到太极殿, 关起门来, 砸碎满地玉器。
  王法慧回到家中, 毫不避讳的向亲娘抱怨, “奴子终归是奴子!儿怎能嫁这样的人!”
  在司马曜眼里, 两人辈分始终是个问题。对王氏而言,司马曜的亲娘血统更是硬伤。
  尚未成婚, 仅是见了几面,彼此的伤害已高达千点。大婚之后朝夕相对, 不知道台城内又会刮起几场飓风。
  王太后看在眼里, 起初调解两回。见两人都没有回转的意思,干脆撒开手不管。
  反正这场婚事关系的是利益,夫妻是否彼此相悦,问题并不大。只要司马曜能给皇后体面,王氏不在众人面前落天子面子,凑合到一起,日子总能过下去。
  王太后想得不错。
  但是,想法再好,架不住有个一心撞南墙的司马曜。
  她压根不晓得,司马曜暗中策划以南康公主为质,意图逼桓容交-权。如果晓得,百分百会一巴掌扇过去,做出和当年褚太后同样的选择:废帝!
  可惜司马曜铁了心要做一件“大事”,吐出憋在胸口三年的恶气。行事小心不说,瞒过了王太后,更招揽吴姓士族,借助后者的力量,使计划每一步都做到“完美”。
  三度送信幽州,得到南康公主的回复,司马曜激动得脸色涨红,控制不住喜色。
  司马道子闻讯,全无半点兴奋,反而惨白着脸,如丧考妣。
  他不知道全部计划,但能猜出个大概。由司马曜之前的话推测,他当真是要做“大事”,大到无法独自承担后果,很可能要整个司马氏背锅。
  “阿兄,真要如此?需知桓敬道并非没有谋算,南康亦非善与之人。如事情败露,阿兄可曾想过后果?”
  司马道子已为自己找好退路,但他不想看着整个司马氏被拖累。即便和司马曜越行越远,两人终归是同胞兄弟,血缘上无比亲近,不想眼睁睁看他走上死路。
  离开建康之前,他和司马曜一样不知天高地厚。
  在封地一段时日,他终于明白,所谓坐井观天、自以为是,到头来害的只能是自己。
  奈何司马曜陷入事情成功后的幻想,压根不听劝。
  看着满脸通红,兴奋难以抑制,半句话都听不进去的司马曜,司马道子暗暗摇头。心下决定,离开台城后,势必要再往乌衣巷。
  他要拜访的不是太原王氏,也不是陈郡谢氏,而是自王献之入朝之后,逐渐恢复气候,能与前两者分庭抗礼的琅琊王氏。
  王献之和谢玄领兵在外,消息不断传回建康。
  大军已打下姑臧,不日将拿下凉州全境。
  消息传回之后,无数双眼睛盯着姑臧,许多有子弟要出仕的士族高门更是蠢蠢欲动,希望能打通关节,借机选官赴任。
  这些家族不比顶级高门,纵然能选官,品位也多不入流。在建康苦熬数年,做出一番成绩,才能慢慢升至八、九品。
  再向上,则要面对王、谢这样的庞然大物。除非子弟惊才绝艳,否则更多止步末流,终生无法进-入权力中心。
  出仕边地则不然。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