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5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桓容的计划很简单,却相当有效。
  秘密送南康公主和李夫人出城,不做任何停留,马上赶往幽州。在途中送出表书,无论天子肯与不肯,事实即成,车队再不可能掉头。
  怒火中烧又如何?
  桓容身为郡公,奉养亲娘合情合理。更何况,封地是太后给的,爵位是天子封的,收回去?不怕脸被扇肿?
  “阿父已经出城,想必很快动身。事不宜迟,需得尽快行动。”
  总之,只要送走亲娘和李阿姨,其他都不是问题。
  碍于消息不能泄露,必须悄悄启程,桓伊的笛曲怕要错过,希望今后还有机会。
  桓容态度坚决,无论如何不能将亲娘留在建康。
  李夫人堪称神队友,各种敲边鼓,三句不离“郎君”,五句必提“秦氏”,彻底打消南康公主最后一丝迟疑。
  生怕亲娘反悔,桓容麻溜起身安排,大张旗鼓摆出车驾,送亲娘和李夫人前往青溪里。
  桓熙和桓歆听到动静,同往府前相送。
  司马道福起得稍晚,正梳妆时,获悉“头顶大山”即将离开,不由得泛出喜色。扶正蔽髻,插-上两枚金钗,裙摆微扬,急匆匆前去相送。
  殊不知,南康公主这一走,竟是远离建康,直赴幽州。两人再见面,早已世易时移。桓府的一切尽皆模糊,带着桂花香的秋风消失无踪,回忆今时今日,唯有秦淮河水漫漫流淌,融进岁月无声的叹息。
  建康城外,桓大司马返回营地,立即点齐部将,下令拔营返回姑孰。
  军令如山。
  即便怀揣不解,众将仍齐声应诺,退出军帐抓紧安排。
  郗超留在帐中,由桓大司马口述,提笔写成一份表书。对比桓温亲笔,竟是不差分毫。
  “送上表书后,景兴可暂留建康,待郗方回上表之后再动身。”桓大司马一身朝服,宽大的袖摆垂下,正可遮住僵硬的手臂。
  郗愔躬身揖礼,捧着表书离开军帐。
  少顷,有虎贲来报,桓祎率人来到营外,言是奉南康公主之命送绢帛金银往族中,特来城外拜别。
  “让他进来。”
  桓大司马身染重疾,越是焦急越不能露出痕迹。
  桓祎被迎入军帐,跪地行稽首礼。
  明知此举并无不妥,桓大司马仍觉得别扭,总觉得对方似乎知道什么,不想同他多说,只想尽快将人打发掉,早走早好。
  不承想,平日里嘴拙口笨的儿子,今天竟一反常态,舌灿莲花,滔滔不绝。正事说完还不走,开始东拉西扯,有的没有的都要说上一通。
  实在没有话题,竟说起出海的经历,并认真向桓大司马讨教,遇上“诸如此类”的风险应该如何应付。
  桓温气得肝疼。
  他又没出过海,哪里知道这些?!
  仅是危险也就算了,又提什么大鱼的吃法,什么海鱼三吃,他竟不晓得自己在儿子心中如此“平易近人”,可以当面讨论膳食?
  桓温不自在,桓祎更不自在。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