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5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此事不急。”桓容捏了捏眉心,道,“待我见过东城那几家再说。”
  “明公要见他们?”
  “对。说好选官之后,总不能食言。”
  晾了这些时日,聪明人都该明白怎么做。实在不聪明的,他也没办法,只能按照盐渎的旧例,抓人抄家,为幽州的财政添砖加瓦。
  以朱胤和周绣的作风,城中的士族豪强肯定都不干净。想要抓小辫子,百分百一抓一个准。
  区别在于怎么抓,又要抓那个。
  “朱胤有句话说得很对,幽州是侨郡,这里的势力错综复杂,无论是北来的士族还是原有的吴姓,我不可能全都杀尽。”
  要是真这么做了,自己八成也离死不远了。
  “临淮太守仍推举当地吴姓,至于盱眙县令,我打算举荐孔玙。”
  “明公想好了?”贾秉问道。
  “想好了。”
  经历过朱胤之事,桓容不说脱胎换骨,行事也老练几分。
  幽州有其特殊性,顿时间内还要照老规矩来。
  朱胤是吴姓,在他之前的几任临淮太守均不例外。桓容刚刚在幽州立足,需要联合部分地头蛇,压制另一部分,一拉一打才能行事稳妥。
  盱眙的士族豪强正好用来试水。
  他不怕对方得势后反咬。
  上有刺使府,下有盱眙县衙,郡治所很快会沦为摆设。
  若是聪明人,得了好处自然该识相,老实的缩起手脚。哪天不老实,压根用不着费事,一份上表就能解决。
  推举钟琳为盱眙县令,桓容是经过慎重考虑。
  如果没有王献之递出的橄榄枝,此事尚需一定波折。但是,他同钟琳和贾秉商量,决定暂时同琅琊王氏合作,作为利益交换,给钟琳等人授官就变得容易。
  品评选官走不通,大可以辟佐吏和察孝廉。
  有琅琊王氏出面,盱眙又是桓容的封地,想必不会有人故意找茬,不给这个面子。
  “要防备的唯有姑孰。”想到桓大司马,桓容又是一阵头疼。
  自三月以来,姑孰几乎没有任何消息传出,桓大司马突然修身养性,不再隔三差五找麻烦,这让桓容很不习惯,
  难倒被坑和坑爹都会上瘾?
  桓容被自己雷到。
  “明公不方便派人探查,何妨借琅琊王氏之手?”贾秉提议道。
  琅琊王氏有意重回朝堂,有人会尽力打压,也有人愿意拉拢。只要保密工作做到位,不被发现桓容和王献之上了一艘船,建康京口都可顺利埋入钉子。
  以王献之兄弟的才名,桓温和郗愔必定相当欢迎。至于太原王氏怎么想,那就不该是桓容应该担心。
  “此计甚好!”桓容拊掌笑道。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