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5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从结果来看,晋军应该胜了。
  然而,战损统计出来,四万大军伤亡超过一万,战损达到三比一,又何能言胜?
  清理战场时,桓大司马就地升帐,各州刺使和军中文武均被召去议事。桓容率队赶上大军,又参与之前的战斗,自然不会被落下。
  条件简陋,不好讲太多规矩。
  桓大司马位居上首,众人分左右落座。刻意避开下风处,仍有血腥味不时飘过鼻端,足见战况之惨烈。
  “此战能料敌先机,未令贼寇计谋得逞,实因郗刺使明察。”
  桓大司马站起身,当着众人的面对郗愔行礼,道:“此前多有误会,今番大军得以脱险,全仗方回高义,请受温一拜!”
  “大司马这一礼,愔不敢受。”郗愔侧身避开。
  “方回何意,莫非仍计较温前番过失?”桓温面有不愉。
  “非也。”郗愔摇头,正色道,“立功者另有其人,故愔不敢受大司马一拜。”
  “另有其人?”桓温诧异。
  “然。”郗愔抚须笑道,揭开谜底,“不是旁人,正是奉大司马之命,率千人为大军殿后的旅威校尉桓容!”
  此言既出,众人齐齐转头,目光聚向桓容。
  “此事需从几日前说起……”
  郗愔无意占他人之功。
  经他口述,桓容有勇有谋,发现胡人诡计,立即向大军送信。
  为证明消息确实,郗刺使派人探查,确定鲜卑确有埋伏,方才告知桓大司马,定议将计就计,给鲜卑一个教训。
  “桓校尉不赀之器,拔群出萃,大司马秉公正义,为报国恩,父子临阵,实乃我辈楷模。”
  郗愔道出实情,赞扬桓容的同时,对桓大司马的“一心为国”和“慷慨大义”大加赞扬。
  桓温被“夸”得肝疼,却硬是没法反口,只能继续疼。
  一番话说完,郗愔扫过众人,明显表示:事情到这个地步,诸位还要继续装糊涂,不做出些表示?
  帐中多是一方大佬,人精中的人精,哪会不懂他的意思。
  暗中咳嗽一声,彼此交换眼色,打算卖郗愔这个人情,开始众口赞扬桓容,追捧桓大司马,将事情就此定性,不给有心人挑刺翻盘的机会。
  被如此赞扬,桓容脸色发红,很不好意思。
  桓温同样脸色涨红,究竟是喜是怒,唯有他自己知晓。
  郗愔牵头点火,众人帮着拾柴,火堆升起来就不会熄灭。
  有诸州刺使见证,桓容的功劳板上钉钉。桓大司马再不乐意,也得当场做出表示,等回到建康,第一时间为他请功。
  “可惜被慕容垂和慕容冲走脱。”一名刺使道。
  此言一出,帐中顿时一静。
  出言者状似无心,听话者却十分有意。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