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3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秦玚抓抓后颈,很是不好意思。
  “要是阿弟在就好了。”
  秦璟在时,这些事压根不用自己操心。
  如今秦玖在上党驻守,秦玓在洛州巡视,秦玒跟在长兄身边,秦玦和秦玸少年心思,不添乱就不错了,哪里还能帮上忙。
  坞堡的“对外生意”全落到秦玚肩上,阿父说是对他的信任,秦玚却是一个头两个大,只想撞墙。
  这且不算,还要整日面对张参军这张冷脸,秦玚嘴里发苦,凉气嗖嗖向头顶冒。
  “张参军,日前阿弟来信,需再送五千牛羊往枋头。”
  “五千?”张禹难得现出一抹惊讶,“仆未记错,不久前才送去万余头。”
  秦玚点头,道:“阿弟做事总有道理。信中说,这五千牛羊以高价交易,还请张参军安排一下。”
  “诺!”张禹没有推辞,迅速收拾好算筹和纸笔,翻出写好的牛羊簿册,告辞离开内室。
  几个文吏心中羡慕,手中不停,这是他们的分内之事,没法推脱。
  秦玚用力搓了搓脸,饮下半盏茶汤,顿感精神好了许多。
  这种茶汤的制法是从盐渎传来,少去味道浓重的香料,没有添加葱丝和姜丝,初饮难免觉得寡淡,次数多了,逐渐习惯清淡,再饮回往日茶汤,反而有些不适应。
  翻开一卷簿册,看着列好的方格,清晰的数字,秦玚不禁发出感叹。
  “二公子,可是帐中有错?”一名文吏道。
  “没有。”秦玚动了两下脖子,举起簿册笑道,“盐渎出能人,在此之前,谁想过可以如此记帐?”
  文吏深表赞同。
  魏晋时期,纸张开始广泛应用。
  碍于条件限制和思维固化,记账的方式仍延续传统,不是专门的帐房,很难看懂账簿内容,遑论挑出错漏。
  这样一来,假账错账层出不穷。
  桓容在盐渎时,看过竹简记录的账册,当即头大如斗,两眼蚊香圈。
  为免日后麻烦,特地找来白纸,裁开装订成册,绘制成简单的表格,当着石劭的面记录下几笔生意,算不上十分精细,却能一目了然。
  此后,类似的账簿和记账法在盐渎广泛应用,甚至向周边郡县辐射。
  随着同坞堡的盐粮交易,“桓氏簿册”流入北地。
  坞堡内的主簿和文吏看到账册,当即如获至宝,直言此法大善,可将历年账目全部清理核对一遍。
  事实证明,主簿所言不假。
  但对秦玚而言,再简单的办法,架不住生意太好,工作量逐日增大。
  按照这样的交易规模,等到邺城的仗打完,他也无法从账目中-抽-身。像其他兄弟一样,领一处郡县驻守更是想都别想。
  秦玚忙着算账,累得两眼发花。
  张参军奉命点出牛羊,记录成册,着人送往枋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