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3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船舱里,健仆用携带的硝石制成冰块,摆放到船舱角落。
  刘牢之扯开领口,舒爽得长叹一声。几名谋士更是面露笑意,看向桓容的表情很是亲近。
  与桓府君同舟,当真是美事一桩。
  不说周到的膳食,单是这些降温的冰块就让“外人”歆羡不已,恨不能请下军令,调入前锋右军。
  “这是从道人手中学到的法子。”桓容端起茶盏,饮一口冰镇过的茶汤,不由得眯起双眼。
  刘牢之豪迈许多,两口将茶汤饮尽,咂咂嘴,就差叫一声爽快。
  “照此速度,不日可抵彭城。依军令,我等将于此地登岸。”
  饮完茶汤,刘牢之铺开舆图,谋士聚拢过来,开始谈起正事。
  “彭城郡守乃是汉人,先祖魏时曾为朝官。如能说其反寇起应,必可免一场刀兵。”
  谋士提出意见,刘牢之颇有些心动。
  桓容捧着茶盏,坐在一旁观望,并不轻易出言。
  荀宥和钟琳互看一眼,虽对谋士之策不以为然,但有桓容叮嘱在先,也没有轻易开口,而是低声商议,日前桓大司马许诺的军粮,未知何时可以兑现。
  贪墨事发,运粮官和三名幢主担下全部罪名,已在出发前军法处置,人头悬在营中三日。
  桓熙没有被供出,不意味着真相能彻底隐瞒。
  参与北伐的地方大佬,个个都是聪明人,不说有比干的七窍玲珑心,却也不差多少。
  随着前锋两军查出问题,军中流言神嚣尘土。
  消息实在隐瞒不住,桓大司马唯有自掏腰包,令人在侨郡市粮,补充被儿子掏空的粮仓。
  既破财又丢了面子,桓大司马怒气难消,众目睽睽之下,不能找桓容麻烦,干脆又给桓熙记下三十军棍。
  桓熙得知消息,吓得面无人色。
  伤势眼见好转,却莫名其妙的发起热来,连医者都查不出究竟。等到热度消退,勉强可以起身,就赶上大军出发的日子。
  桓熙由小童搀扶着登船,瞪着桓容所在的船只,满目怨恨。
  殊不知,见他这个表现,桓冲和桓豁都是皱眉。
  前者愈发坚定扶持桓容的决心,后者也开始认真考量,是不是该采纳四弟的建议,撇开桓熙,转向桓容。
  归根结底,桓熙这个郡公世子实在是草包肚囊,烂泥扶不上墙。
  桓大司马对长子失望透顶,压根看都不想再看一眼。
  郗超望着桓熙的方向,不由得叹息一声,摇了摇头,收回目光。
  事情至此并不算完。
  桓大司马命人补足九成军粮,尚余一成没有到位。按照规则,这些军粮多会在战时补充,就像桓熙之前的计划,趁着秋收之前抢割北地稻麦。
  多数将领没有异议,桓容却不想这么做。
  “今岁天旱,北地州郡恐将绝收。胡人不事种植,多以放牧为业,大军过处多为汉家百姓田地。纵兵劫掠伤谷害农,绝非善举。”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