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1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三十军棍打完, 桓熙已是脊背青肿, 不省人事。
  监刑官显然手下留情。
  别看学血檩子一道压一道, 肿起来有两指高, 更有几处鲜血淋漓, 不过是表面看着吓人, 养上一段时间, 并不会伤及根本。
  换成其他人,三十军棍打下去,此刻怕已经残了。
  行刑完毕, 桓熙被拖入帐中,脸色青白,几乎没了人色。
  桓大司马令人将他抬回前锋右营, 无需吩咐, 自然有医者前往诊治。
  淡淡的血腥味飘在帐内,桓容垂首敛目, 不再出言。
  两份调兵令前, 用不着他继续和渣爹硬扛, 在座诸位大佬已是摩拳擦掌, 等着和桓大司马好生理论一番。
  桓大司马权倾朝野, 无人敢轻掠其锋,遑论出言相激。
  现下的情况完全不同。
  荀宥和钟琳施计, 在军营广播流言,桓容借竹简设下陷阱, 将桓大司马推到风口浪尖, 一个处理不慎,十成要犯下重怒。
  如果桓温夺下北府军,在场的人合起来也奈何不得他。
  问题在于郗愔没有丢官,军权仍牢牢握于掌中,加上各州刺使助阵,一对多,桓大司马必须让步,否则北伐定会出现波折,别说取胜,大军能不能出兖州都是未知数。
  桓容退到郗愔下首,尽量减少存在感。
  郗刺使笑看他一眼,明显表示:做得好,孺子可教。
  帐中寂静片刻,豫州刺使袁真率先开口,质问调兵一事。其后,诸州大佬纷纷加入,同桓大司马唇枪舌战。
  郗愔始终没出声,稳坐钓鱼台,半点不担心。
  郗超暗中焦急,奈何官位不高,话刚出口就被堵了回去。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公司大佬会晤之时,一个小职员开口蹦高,无论怎么看都不合适。
  难得抓住机会,包括桓冲和桓豁在内,都在和桓大司马讨价还价,意图在北伐过程中争取更多好处。
  作为揭发调兵令,将把柄送到众人手中的“功臣”,桓容无需开口,就能在“谈判”中受益。
  其一,盐渎带来的步卒役夫全部保留,除非战事急迫,无人可轻易调动。
  其二,之前仅领旅威校尉虚衔,并无实际权力,现下调入前锋右军,担任运粮官一职,手下新增两千人,半数是经历过战阵的老兵。
  桓熙被降职,郗愔借机发力,推出刘牢之担任前锋将军,统领五千步卒。
  桓大司马不想答应,奈何被人抓住小辫子,想要安抚下众人,继续北伐,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当场写下官文,盖下官印。
  至此,一场针对桓容的阴谋终于落幕。
  离开军帐之后,桓容笑着向郗愔道谢,心下明白,不是桓熙莽撞行事,事情不会这么顺利。
  是不是该寻机感谢?
  桓容摇摇头,还是算了。
  万一桓熙禁受不住打击,造成严重后果,他会相当过意不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