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5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南康,如果瓜儿欲取侨州,郗方回那里又当如何?”
  “太后是故意装糊涂?”南康公主浅笑道。
  “郗方回年近花甲,此次北伐之后,少则五年,多则十年,定要让贤。长子郗景兴在老奴帐下,经过日前之事,无异同其反目。余下两子非统兵政之才,届时徐、兖二州落入谁手,京口由谁所镇?”
  换句话说,八王之乱后,朝廷不放心将兵权交给诸侯王,西府军和北府军都由州刺使统辖。
  朝中能信的人少之又少,即便是谢安和王坦之,褚太后也不完全放心。
  谁能保证不会出现第二个王敦和桓温?
  桓容有晋室血脉,和桓温不睦,同朝中的士族也没多少瓜葛,仅同谢玄、庾宣等寥寥几人为友,交情也称不上莫逆。
  几方对比,褚太后发现,的确没有比他更适合的人选。
  “难怪大人公言,可惜南康不为皇子。”
  南康公主笑了笑,并不将这话放在心上。
  姑嫂两人商议完正事,闲话几句后,宦者手捧圣旨入殿。
  见到圣旨上歪歪扭扭的字迹,闻到扑面而来的酒气,褚太后面色沉怒,南康公主也不禁皱眉。
  传言天子不上朝会,不理政务,整日同妃妾嬖人饮酒作乐,有昏君之相。如今看来,事情比想象中更为严重。
  圣旨和懿旨当日送往京口。与此同时,桓容手持桓大司马手书,在侨郡大肆征发役夫,收拢流民之事传到姑孰。
  闻听消息,桓大司马先是愕然,继而震怒。
  “逆子安敢!”
  这一刻,桓大司马和郗刺使的心情一模一样,逆子,坑爹啊!
  郗超坐在旁侧,等桓大司马发完一通火气,奇怪道:“明公,仆未曾听闻五公子身边有此能人。”
  桓温摇摇头,逆子身边没有,郗方回手下可不缺!
  无意之间,桓容扮猪吃老虎,郗刺使友情背锅。
  “建康传出消息,官家和太后下旨挽留郗方回。”桓大司马沉声道,“旨意不日将到京口。”
  只要郗方回上表,夺取京口和北府军的计划就会夭折。
  原本消息不该瞒得这么严,让桓温反应的机会都没有。怪只怪桓容闹出的动静太大,引起地方和朝中警觉。
  尤其是不属桓问铁杆的各州刺使,均是心生警惕,生怕郗方回倒下,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会马上成为桓大司马的目标。
  “郗方回尚在,桓元子便令其子在侨郡动手。如果京口易手,北府军改由桓氏掌控,哪还有我等的活路?”
  地方如此,朝中亦然。
  以王谢为代表的士族高门彼此通气,合力盯着姑孰,确保旨意出健康之前,没有半点消息泄露。
  朝中地方一并发力,连桓温手下的两名太守都暗中推了一把,桓大司马想不掉坑也难。
  “我子没有消息送回?”
  “未有。”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