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5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可行?”
  “可行。”石劭皱眉道,“然于府君名声有碍。”
  “无妨。”桓容笑弯双眼,道,“郗刺使信中所言你都看到了。不怕告知敬德,家君素不喜容,如京口易主,容恐将死无葬身之地。”
  “府君!”
  桓容举起右臂,止住石劭的话。
  “敬德,我已无退路。”
  逃过一场追杀,桓容以为能有几年发展时间。哪里想到,喘口气的时间,渣爹又欺到面前。
  “府君意已决?”
  “然。”
  “如此,劭必全力相助。”
  “善!”
  同石劭商议妥当,桓容取出姑孰送来的书信,将纸上的字一个一个切开,私印更是切得小心,确保不损分毫。
  真要感谢那场刺杀,否则也不会有这封满是“父子之情”的书信。
  他不如郗超有才,能模仿他人字迹,做到一模一样惟妙惟肖。为了保密,石劭之外,也不能将事情说于他人知晓。
  但他有一样旁人都没有的底牌。
  摩挲着额间的红痣,桓容发出一声冷笑。
  翌日,西城军营营门大开,近百名青壮鱼贯而出,领取配发的皮甲长矛,由典魁和钱实带领,手持“征发令”,前往附近几县征发流民。
  “朝廷授命大司马联合诸州刺史北伐,今征发流民青壮至盐渎以备军需。”
  有县令提出异议,典魁当即圆睁虎目,拳头握得咔吧作响,威胁之意十足。
  钱实冷笑一声,祭出桓大司马手书,抛出盖有大司马私印的调令,笔锋锐利,字字清晰。谁敢说不是桓大司马的字迹,大可以送去姑孰求证!
  姑孰什么时候送来的信,重要吗?如果事事被人看在眼里,任由区区一个县令掌握住行踪,那还是桓大司马?
  反对声被迅速压下,几名县令的发财计划就此流-产,强行扣下的流民分批被带往盐渎。
  消息传出,郗刺使哈哈大笑,畅快道:“桓元子,合该你有今日!”
  “明公,仆不慎明白。”
  郗愔坐到榻前,笑道:“桓元子欲取京口,如今诸州皆闻。朝廷尚未下令,他便耐不住插手进来,换做尔等会怎么想?”
  室内顿时一静。
  “事情传出,其擅权之名定将更胜。之前依附他之人也将考量,如我去官,其手握两府兵力,掌控建康东西门户,天下谁还能奈何于他?”
  更妙的是,动手的是桓容!
  倾向于辅助晋室的士族高门定会警醒,猜测桓温将嫡子送到盐渎,必是早对京口有所企图。太后也会明白,模棱两可绝不可为,欲保存晋室,必要先保住京口!
  “只要南康公主入台城,懿旨定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