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2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河上的艄公船夫只知北地热闹,氐人和鲜卑人打生打死,殊不知貌似安静的建康城同样暗潮汹涌,朝堂之上,一场碾压式的权利斗争早已经吹响号角。
  太和三年十一月庚子,新蔡王司马晃突然背负荆条至太极殿,口称著作郎殷涓、太宰长中庚倩、散骑常侍庚柔等密谋造反,并力图拉他下水。
  “我不知殷氏、庾氏险恶用心,待之以上宾。不想其竟有此等谋逆之心!”
  司马晃声泪俱下,跪倒在殿前,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真实得不能再真实。
  天子司马奕坐在上首,压根不知道该怎么办。转头去看谢安王坦之,发现两人都在皱眉。再看丞相司马昱,同样是眉间深锁,表情无比严峻。
  “陛下!”
  司马晃哭得声嘶力竭,他是真害怕。不是害怕谋反的罪名,而是桓大司马和郗刺史的威胁。
  如果今日告不倒殷氏和庾氏,完不成以上两位布下的任务指标,他也甭回王府了,干脆找根柱子一头撞死,说不定还能少遭点罪。
  司马晃咬定殷涓和庚倩兄弟撺掇他造反,更扯出早年庾氏和琅琊王氏争权,此番谋逆成功定要诛杀王、谢等士族,脏水一盆接一盆往几人头上泼,完全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陛下,此等狐鸣狗盗之徒需当严惩!”
  司马晃跪在地上,哭得嗓子沙哑。
  左右接连有几名文武出列,附和他的说法,并言新蔡王举发谋逆,忠于晋室,非但无过反而有功。话里话间认定殷涓等人谋逆大罪已定,区别仅在于杀头还是流放。
  虽然出声附和的不是什么重要角色,加起来比不上谢安一根手指头,但谋逆之事不容轻忽,稍有差池就会被污水溅上衣摆。
  于是乎,朝中文武集体装聋作哑,司马晃演技绝佳,殷涓当殿傻眼,想要出口辩解,却是越解释越黑,越说越被扣牢罪名,求救的看向四周,众人纷纷避开他的目光。
  这种情况下,不会有人提出异议,更不会有人自找麻烦,出面为殷涓庾倩等人辩解求情。
  事情明摆着是有人要找两家麻烦,结合之前姑孰和京口传回的消息,谁在这个时候出头,谁就是脑袋进水的傻子。
  最终是谢安出面,言谋逆大罪不可轻忽,需当严查。
  “受举发之人当入狱,详问之后再做发落。”
  “许。”
  几乎是谢安话音刚落,司马奕就当场点头。
  殷涓被侍卫拖出殿外,脸色灰败,完全不明白,自己同新蔡王无冤无仇,他为何要如此陷害!
  如果是受人胁迫……桓温,一定是桓温!
  想到桓温,自然就会想到庾希,进而记起来庾氏种种找死的勾当。殷涓嘴唇颤抖,悔不听殷康之言,如今官位不保,落实造反的罪名,全家都要遭殃!
  “往徐、兖二州拿庾倩、庾柔!”
  “新蔡王暂留建康,待事情查明再还封地。”
  司马晃没有二话,当即谢恩。
  谢安和王坦之对视一眼,再看队伍另一端的司马昱,均是面露苦笑。
  惹事的是庾希和庾邈,首先被拿下的却是庾倩和庾柔。
  换做一般人,或许会觉得此事有蹊跷,很不合常理。但三人心中明白,此举大有深意,代表桓元子和郗方回下决心铲除庾氏。
  用桓容的话来讲,剥洋葱总要一层层向里,才能剥得美观,剥得干净利落。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