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4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石劭刚刚查完吕氏田产,返回县衙禀报。得知有客人来访,当即要转身离开。刚刚迈出两步,迎面遇上秦璟带来的健仆,觉得长相有些熟悉,似曾相识,不由得多看两眼。
  健仆曾为秦氏家主送信,同石劭几次当面,认出眼前之人,当即抱拳道:“可是石郎君当面?”
  “你是?”
  “仆西河郡人,家主西河秦氏。”
  秦氏?
  石劭顿住,猛然间记起,眼前之人出自秦氏坞堡,是秦策四子秦璟身边的部曲。
  北地来人,秦氏……
  石劭皱眉道:“今日来访之人莫非是秦四郎?”
  “正是。”健仆道。
  “知晓石郎君行踪,郎君当即南下。因同丰阳县公有旧,又闻石郎君几番遭遇变故,现为县公国官,故特来拜访。”
  沉吟片刻,石劭转身走向内室。
  秦璟此行的目的他能猜到。然而,之前未能投身秦氏坞堡,现下更不可能。桓容对他有知遇之恩,他不可能背恩忘义,弃恩人而去。
  雪中送炭远胜锦上添花。
  秦氏确为良木,桓容却助他重新站起,帮他保住唯一的亲人。无论是谁,无论以什么条件,他都不会离开盐渎,除非他死。
  商人重利不假,但石劭绝不会为利益背叛恩人,尤其是救命恩人!
  自己不会重返北地,但也不好让秦璟空手而归。
  秦氏雄踞北方,随接收流民增多,每年都要外出购买粮食和盐布。秦璟此番南下,如能应对得当,不失为府君的机会。
  石劭一边走一边思索,脑筋飞转间,一条贯通南北的商路逐渐成型。
  桓容的苦心得到回报,秦璟的预感终于成真,石劭这个墙角非但挖不开,反要从扛锹的人身上捞取金银。
  还是那句话,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区别在于究竟是好运还是厄运。
  建康城中,一队府军护送三辆马车穿街而过,停在桓府门前。
  知晓是姑孰来人,南康公主当即皱眉。
  “这回又是谁?”
  先是两个妾室,然后是不省心的儿妇,这回又是哪个?
  “回殿下,是三公子。”婢仆道。
  “是他?”
  南康公主难得现出一丝惊讶。比起桓熙和桓济,桓歆的性格偏软,说难听点就是颗墙头草。
  “他怎么会回来?”
  “回殿下,来人言三公子重伤,半年不能离榻。郎主特令人护送三公子回建康养病。”
  重伤?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