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中途,车队遇上两股盗匪,差点遭了埋伏。好在有惊无险,财物没有损失,更依靠郗刺史派出的府军擒获三十多名贼人。
  “郎君,此等贼子为祸日久,不如杀掉!”随行的掾吏建议道。
  桓容摇摇头,随手拿起竹扇轻轻摇着,看着车外步行的俘虏,三度否决了掾吏的建议。
  “贼子固然可恶,但只劫掠钱财,并未害得人命。带去盐渎依律惩治,方能警告其他匪类,亦能广告百姓,官府惩治盗匪绝不手软,盐渎治下可安。”
  这番话貌似合情合理,实则很是牵强。
  贼匪是在射阳县境内抓获,该交射阳县令才是。桓容却要大费周章带回盐渎县,实打实的捞过界,难说打的是什么主意。
  掾吏满脸不解,桓容无意回答,只是笑。
  等到对方离开,桓容斜靠在车壁前,取出郗愔的书信细细研读,对盐渎县的豪强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愈发感到手头的力量不够用。
  他已亲自审过,这些匪徒多是农人,被逼无奈才上山落草。如果能加以利用,未必不会成一股力量。
  实在不成,罚到田间耕作还能多打些粮食,总比举刀砍了强。
  阿黍送上蜜水,想起南康公主所言,不禁暗自叹气。郎君实在心太善,如果不能想想办法,今后恐要吃亏。
  “郎君,再有半日即到盐渎,需得提前防备。”
  “防备?”桓容从书信中抬头。
  “当地有豪强陈氏,其祖为建安才子陈孔璋。自汉末,陈氏便以煮盐为业,在盐渎树大根深,轻易撼动不得。县中职吏五十余人,半数出于陈氏及其姻亲。”
  桓容眨眨眼,对照郗愔信中列举,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什么叫地头蛇?
  这就是!
  “之前盐渎常换县令,该不会同这陈氏有关?”
  阿黍口称未有证据,表情却告诉桓容,他的猜测很有可能。
  无语两秒,桓容狠磨后槽牙。
  他就知道!
  以渣爹的性格,怎么会平白无故送他到郗氏的地界,让他多一层“保-护-伞”,原来竟在这等着他!
  陈氏并非侨姓,属吴姓中的一支。家族以为煮盐为业,可想而知会有多富。
  郗愔为何不动他们,暂时无从考量。但桓容心下明白,自己想要掌握盐渎,如陈氏这样的家族绝对是不小的阻力。
  对方不找麻烦,还能有时间慢慢谋划,制定出“和-谐共处,共同发展”的道路。一旦主动找上门,想要不被弄死,必须快刀斩乱麻,以最快速度拔除。
  考虑到之前情况,“和平共处”的可能性无限趋近于零。不然的话,盐渎的县令也不会走马灯似的三年换两,五年换三,其中两人更“暴死”任上。
  可是,以他现在的实力,想要快刀斩乱麻又谈何容易。没有智囊,没有武力值,难不成用金子珍珠去砸?
  “难啊!”
  桓容捏了捏额心,当真是感到头疼。
  “备下一份厚礼。”左右思量,桓容决定暂时不要硬碰硬,“到盐渎之后,遣人送到陈氏府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