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天涯明月2(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百里濯缨哭笑不得,道,“也好,你便在这里等我!”
  胖子忽然压低声音,“有个好消息,她还有个妹妹,和她长得一样好看,咱哥俩也不是外人,你……”
  百里濯缨夹起一个馒头直接塞在胖子的嘴里。
  次日,百里濯缨独自北上,他要先往北,再往东,到达东海之滨。
  一路奔波,一路问讯,一路风尘。
  半个月后,百里濯缨到达东海之滨,找到一个渔民询问。
  “老人家,要到此地的最东边,往哪里走?”
  老人笑了,“客官,你这是骑驴找驴么?”
  原来这是便是陆地的最东端,当地人称为“天尽头”,也叫“成山头”。
  “我们这里便是天之尽头,别看眼下有些破败,但是,姜太公和秦始皇、李斯丞相都是来过的!”老人见百里濯缨似乎不尽相信,便接着说。
  原来,姜太公助周武王平商定天下后,曾在此拜日神迎日出,修日主祠。
  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后,也曾两次次驾临此地,拜祭日神、修长桥、求寻长生不老之药,留下了"秦桥遗迹"、"秦代立石"、"射鲛台",秦丞相李斯手书"天尽头秦东门"的石碑。
  百里濯缨谢过老人,信步上山。
  想想自己已经去过了南岳衡山之巅,去过洞庭湖畔和湖心的君山,此番到了东海之滨的“天之尽头”,若依然没有秀璎的踪迹,真不知再到何处去寻找了。
  这样一想,便有些彷徨。
  这是最后的希望,也是唯一的一个谜底,纵然知道这个谜底是什么,却也还是抱了些希望,不忍心便让自己失望。
  于是,便在山腰的一个树丛中停了下来,从白兔的背上解下那个包袱来。
  打开包袱,从包袱中取出一套衣服。
  那还是在潭州的裁缝铺中缝制的一件月白色的衣服,是当时见了那叫作罗贯中的人穿在身上,显得十分得体,一时兴起,也和胖子各做了一件,只是一直不曾穿。
  此时,他居然装作若有其事的样子,把衣服套在自己身上。
  “白兔啊白兔,你看我穿这身,合身么?”百里濯缨拍拍白兔的头,问道,“秀璎若是见到我,会不会眼前一亮呢?”
  白兔一声不吭,只是抬起头来,吃了口树叶。
  百里濯缨叹了口气,“白兔,你是不会懂得的……”
  说罢,他把旧衣服叠好放入包袱,再次向山顶走去。
  此山不高,不多时便来到了山顶。
  百里濯缨登高远眺,但见成山头直插入海,临海山体壁如削,崖下海涛翻腾,水流湍急,海风扑面而来。
  他默默地伫立山顶,看着海浪连天而去,暗自寻思,若是夜晚,明月升起,此处不失为赏月的好去处,只是海风如刀,吹得面颊生痛,不知秀璎能不能忍受?
  想到这里,忍不住叹了口气。
  明明知道秀璎还在人间,却无处能见,咫尺天涯,何时能够重逢?一种淡淡的愁思便涌上心头。
  他在一块巨大的石头上坐了下来,白兔很乖地在巨石下站着,一动不动地等待这主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