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新主持(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上次小敬跟我说在棒国,大一岁也得叫哥,见面得鞠躬!”
  “那霓虹国的还见谁都鞠躬呢!”
  十年扶着额头,一副苦大愁深,不过我倒是自顾自地打开了电视,拉着十年看起今晚上的电视剧来。
  “差点就晚了。”
  “姐,你不着急啊?”
  “着什么急?安心看剧,这个你没看过吧。”
  我耐心地给他讲解着各个人物。
  果不出所料,不过半个小时,三哥就懒得再跟他掰扯,最终答应了他的请求,让出了自己一部分的私人设计。而且确保各大国内外品牌没有相同的设计。
  “三哥,有没有那种在国内不出名,但是刚刚在国外很出名的新款式?”
  敬十年问得我们仨一脸茫然,但是我很快反应过来,转头问陈翰:“认不认识国外的记者?”
  “不认识,但是应该可以托朋友……”
  就这样,我们最后一次确认了各个贵宾的捐赠品,确认了会场的设计图,确认了服装的设计,并以防万一,进行了三次彩排。
  转眼就到了29号,我们坐在电视前,等着蜜雪的发布会。
  大长腿模特,果然人都跟我们是冲突的,怪不得好几位不愿意今天再次进行彩排,原来得去赶场。当压轴的模特出来时,场上有几位国内知名设计师都起身鼓掌,但是明显有几位是懂行的,愣在台下,脸上满是惊异。
  “看见没,这就能看出来谁是真的懂时尚,我就说起身这几位平时都设计的什么玩意儿。”三哥愤愤不平道。但我们却很满意这结果,未雨绸缪,果然凑效,三十套成衣,十套都是出自我们公司,还有最后四套,当然也是出自我们的手笔。
  “完美!”
  我兴奋地给十年点了个赞,不得不佩服这计划,简直是完美无缺。于是我俩又折回会场,再次确认了一下明天各个需要准备的环节,才又回家睡觉。
  “姐,我有个问题。”十年被我逼着泡着脚。
  我又加了点热水给他,烫的他一个哆嗦。
  “苑婉婉和陈翰的事我不太懂。”
  “这么跟你说吧,我是个拖油瓶你知道吧?”他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我只得接着说,“其实我当时做的事跟苑婉婉的有点像。”
  每次回忆起这段,我都有点幸福和心痛感交错着的心绞痛。当初本来想着找个老师的工作,就可以寒暑假回家,但是自从鹿宇恒回家之后,我的寒暑假就变成了泡在小窝里混吃等死了。其实严格说来,十四岁之前我和鹿宇恒应该算是发小,毕竟从小一个院子长大的,一个幼儿园,一个小学,一个初中,只是我们十三岁的时候,发生了件不大不小的事儿。就是鹿叔叔经常出现在我家小卖部,帮我妈忙,刚开始是我妈有事的时候他帮忙看会儿,后来就变成了经常帮着进货,摆货……出现的频率也越来越高。鹿宇恒的妈妈四年前去世了,病了两年,鹿宇恒告诉我,大人们都说他妈妈最后走了其实是种解脱。阿姨生病的时候我也去探望过,瘦的只剩皮包骨头了,说话也不像小时候喊鹿宇恒吃饭那么中气十足,头上带了个毛线帽子,就这么躺在那里看着我……后来阿姨走了,鹿宇恒哭了好久。他说他的胸口总是像有块大石头一样,压得喘不过气来。我大概十七八岁才能完全理解他当时的感觉,即使不是感同身受,但也明白了我当时是多么自私。
  一年后,鹿叔叔和妈妈决定正式在一起,他们问我的意思,我当然高兴地接受了。妈妈这几年是怎么过来的,有多辛苦,我全看在眼里,有一个人可以照顾她,心疼她,我当然求之不得。只是,我忽略了那个人,我从小一起长大的最好的朋友……他知道这个消息之后砸了家里他能搬动的所有东西,我永远记得他全身颤抖地质问我为什么会同意?他只有一个妈妈,不允许其他任何人住在他妈妈的房间里,不允许任何人取代他妈妈的地位!
  “犀犀,你怎么能答应?你怎么能答应?牛灵犀!”
  可我当时不懂,不懂这个决定会剥夺了他留恋母亲的唯一念想,不懂我作为当时最应该支持他的人,竟自私地选择了留他一个人与所有抗衡……
  “宇恒,他们在一起不好么?以后我们就是亲兄妹了。”
  我扯着宇恒胳膊的手被他甩开。
  “宇恒,我妈妈这些年一个人拉扯我长大,为了照顾我,抛弃了自己的事业,那么优秀一个人,就这么被我拖累了,你也是知道的。鹿叔叔是个好人,如果他俩能一起生活,我放心……”我说着说着竟把自己说哭了。我想起妈妈一个人大冬天为了进货,细嫩修长的手上生了冻疮,人人都说妈妈生的漂亮,可是这几年,我看着她的脸色越来越差,那么爱美的人再也没有打扮,每天从早到晚不是忙店里就是忙我,而且从来都是给我最暖的笑容,“宇恒,算我求你,对你来说不过是家里多两个人,可是对我和我妈而言,是重新有了一个家。”
  “犀犀,从此以后,咱俩不是朋友了。”
  鹿宇恒说完头也不回地离开了,我蹲在地上抱着头哭了很久很久。刚开始以为孩子们的绝交几天就结束了,可是出乎我意料的是,我和妈妈很快融入了这个家庭,我想方设法讨爷爷奶奶欢心,很快他们便把我当亲孙女一样对待了。妈妈对鹿宇恒更是比亲儿子还亲,最好的永远给他留着,犯了错误也会当亲儿子一样批评,终于鹿宇恒松了口喊岳姨。几年后更是松了口直接喊了妈。只是我使出浑身解数,十二年了,仍然没讨得他的原谅。不管多少人劝,他始终不肯和我说一句话。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