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4节(3 / 4)
广信被黄盖占据之后,谢沐、富川就是他最后的根基所在,一旦有失,他的根基就缺了一半。士徽不敢怠慢,立刻派人回报刘繇,请他准备应对之策。
与此同时,他率部进入阳明山区。为了安全起见,他将主力留在阳明山的南麓,防止潘濬发现他的踪迹后抄他的后路,只派小股精锐从小道赶往泉陵,寻找伏击孙翊的机会。杀死孙翊,未必能解决根本问题,却能打乱吴军部署,争取一些时间。若能因此进入零陵腹地,他们的任务也就完成了。
收到士徽的急报,刘繇很挠头。如果士徽所言属实,孙翊有进攻苍梧的计划,他就不得不主动出击了,否则这一趟就是白辛苦,没起到任何实质性的作用。即使他想撤退,孙翊也不会罢休,一定会顺势进击,威胁郁林、交趾,届时形势将更为严峻。
刘繇和许劭反复商量。许劭不擅长军事,对此束手无策,除了唉声叹气,提不出什么有价值的建议。刘繇反复权衡,决定改变计划,要求士徽在袭击孙翊的同时做强攻营浦的准备。如果能拿下营浦,孙翊进攻交州自然受阻。士徽强攻营浦,孙翊很可能会派兵增援,一旦泉陵空虚,他就有机会趁虚而入。
士徽收到回复时,明知刘繇有借刀杀人的嫌疑,却无法拒绝。他随即做出调整,一面派人固守谢沭、富川,防止黄盖偷袭,一面调兵遣将,包围营浦,并在阳明山上布防,阻击泉陵方向的援兵。
形势变化,诱击刘繇的计划无疾而终,营浦成了焦点。孙翊、诸葛亮随即调整计划,准备更大的陷阱。为了有足够的兵力可用,确保刘繇一旦进入陷阱就无路可逃,孙翊向荆南督李通发出军令,命他率部潜入零陵设伏。在必要的时候,他打算放弃泉陵城,将刘繇诱到平原地带予以围歼。
双方调兵遣将的时候,营浦已经开战。士徽率领一万五千余人,对营浦展开围攻。
营浦虽是县城,却是通往交州的要道,西南不远就是都庞岭,营水从城南绕到城东,蜿蜒而下,穿过阳明山,直到泉陵。营浦以下,河水充沛,四季都可通航,装载物资的船只可以直接到达营浦城下,在营浦进行集中,再从陆路翻越都庞岭。是以营浦虽不是要塞,城防却近似要塞,远比一般的县城坚固。
士徽以十多倍的兵力围攻,本想一鼓作气拿下营浦,却在潘濬面前碰了个头破血流,数日便损失近千人,却连城墙都没碰到,气得破口大骂。真是邪门了,这姓潘的究竟是什么来头,这么能打?
士徽不服这口气。如果连无名之辈率领千人把守的小城都无法拿下,他在刘繇面前哪里还有说话的资格。他命人在城北筑郾,一面阻止吴军的战船接近,一面准备蓄水淹城。营浦为了船只停泊方面,地势比较低,很容易被淹,只是平时深水畅通,泄水方便,不会有这样的担心。
见士徽派人在城外征发民夫,潘濬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他派人潜行出城,发布通告,宣扬吴国新政,要求百姓反抗士徽,至少不能助纣为虐。他专门派人警告有一定实力的大族,不要首鼠两端,如果营浦城破,对你们没有任何好处。士徽纵能得逞一时,不能得逞一世,天下终究是大吴的,到时候吴王追究营浦人的责任,你们这些有家有业的首当其冲,抄家灭门,一个也跑不掉。
那些大族被潘濬吓住了,没人敢配合士徽,就连被强行征发的民夫也不肯出力,抓住机会就逃跑。眼看着工期一拖再拖,堰还没有筑城,士徽无奈,只得从谢沐抽调三千人增援,不惜一切代价,强攻营浦。
第2389章 许劭归来
灵渠畔,刘繇、许劭负手而立,看看一池碧水,黄叶满地,久久无言。
许劭一声轻叹,接着又是一声。
刘繇回头看着许劭。“子将,你离乡几年了?”
“初平三年离乡,于今十年有余。”
“十年奔波,是不是累了?”
许劭没说话,转头四顾,凄然而笑。“累又如何,不累又如何,天下之大,无我立足之地。”
刘繇抬手按在许劭肩膀上,轻轻拍了拍。“叶落归根,倦鸟归巢,回去吧。孙策当年既然没杀你,想必现在也不会为难你。”
许劭眨了眨眼睛,不置可否。“正礼,你以为……天下形势如何?”
刘繇笑了笑,有些落寞。“并州徒有地利,户口不足,王盖兄弟名望又不足,怕是坚持不了太久。益州么,蜀王父子略胜一筹,或许能坚持得久一些,至于能坚持多久,实在不好说。”
“你没有别的计划?”
“计划?”刘繇眯起眼睛。“国破家亡,故旧离散,我除了一死,还能有什么计划?若是年轻十年,我或许会有海外之思,如今年近半百,子弟又不在身边,总不能飘泊海外,做他乡之鬼。别无他想,只想痛痛快快战上一场,无愧于心便是。”
许劭欲言又止。良久,化作一声轻叹。自从刘先高调应孙翊之邀,成为孙翊幕僚的消息传来,刘繇的心情就不太好。仔细说起来,刘先也是刘氏皇族血脉,只是支庶疏远,不在宗籍之内。天子在长安大聚宗室,他就没有去。如今刘先接受孙翊聘请,让刘繇很沮丧。这说明零陵贤达已经对他失去了信心,决定向孙策称臣了。
在此之前,刘繇曾派人联络刘先,希望得到刘先的支持,以便在零陵站稳脚跟,进而略取江南四郡。没想到孙翊率部进驻,他一时犹豫,没有及时进攻,错失了机会,现在后悔也迟了。以刘先的名望,既然宣布了接受孙翊的辟除,就不可能再轻易变卦。良禽择木而栖可以理解,轻于去就未免丢脸。
许劭知道刘繇心情低落,正想着怎么宽解他,有侍从快步走了过来,递给刘繇一份文书。刘繇接过,看了几行,忽然眉头一皱。许劭知道有事,靠了过去。
“怎么了?”
“蜀王派于禁、孟达来援,人已经到了龙编。”他翻到文书的最后一页。“命令发出还不到一个半月,他们的速度很快。”
许劭吃了一惊,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成都到交趾近三千里,几乎全是山路,只用一个半月时间就能赶到,这个速度的确很惊人。他想了想,说道:“或许从成都出发的人并不多,主力还是曹仁的部下。” ↑返回顶部↑
与此同时,他率部进入阳明山区。为了安全起见,他将主力留在阳明山的南麓,防止潘濬发现他的踪迹后抄他的后路,只派小股精锐从小道赶往泉陵,寻找伏击孙翊的机会。杀死孙翊,未必能解决根本问题,却能打乱吴军部署,争取一些时间。若能因此进入零陵腹地,他们的任务也就完成了。
收到士徽的急报,刘繇很挠头。如果士徽所言属实,孙翊有进攻苍梧的计划,他就不得不主动出击了,否则这一趟就是白辛苦,没起到任何实质性的作用。即使他想撤退,孙翊也不会罢休,一定会顺势进击,威胁郁林、交趾,届时形势将更为严峻。
刘繇和许劭反复商量。许劭不擅长军事,对此束手无策,除了唉声叹气,提不出什么有价值的建议。刘繇反复权衡,决定改变计划,要求士徽在袭击孙翊的同时做强攻营浦的准备。如果能拿下营浦,孙翊进攻交州自然受阻。士徽强攻营浦,孙翊很可能会派兵增援,一旦泉陵空虚,他就有机会趁虚而入。
士徽收到回复时,明知刘繇有借刀杀人的嫌疑,却无法拒绝。他随即做出调整,一面派人固守谢沭、富川,防止黄盖偷袭,一面调兵遣将,包围营浦,并在阳明山上布防,阻击泉陵方向的援兵。
形势变化,诱击刘繇的计划无疾而终,营浦成了焦点。孙翊、诸葛亮随即调整计划,准备更大的陷阱。为了有足够的兵力可用,确保刘繇一旦进入陷阱就无路可逃,孙翊向荆南督李通发出军令,命他率部潜入零陵设伏。在必要的时候,他打算放弃泉陵城,将刘繇诱到平原地带予以围歼。
双方调兵遣将的时候,营浦已经开战。士徽率领一万五千余人,对营浦展开围攻。
营浦虽是县城,却是通往交州的要道,西南不远就是都庞岭,营水从城南绕到城东,蜿蜒而下,穿过阳明山,直到泉陵。营浦以下,河水充沛,四季都可通航,装载物资的船只可以直接到达营浦城下,在营浦进行集中,再从陆路翻越都庞岭。是以营浦虽不是要塞,城防却近似要塞,远比一般的县城坚固。
士徽以十多倍的兵力围攻,本想一鼓作气拿下营浦,却在潘濬面前碰了个头破血流,数日便损失近千人,却连城墙都没碰到,气得破口大骂。真是邪门了,这姓潘的究竟是什么来头,这么能打?
士徽不服这口气。如果连无名之辈率领千人把守的小城都无法拿下,他在刘繇面前哪里还有说话的资格。他命人在城北筑郾,一面阻止吴军的战船接近,一面准备蓄水淹城。营浦为了船只停泊方面,地势比较低,很容易被淹,只是平时深水畅通,泄水方便,不会有这样的担心。
见士徽派人在城外征发民夫,潘濬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他派人潜行出城,发布通告,宣扬吴国新政,要求百姓反抗士徽,至少不能助纣为虐。他专门派人警告有一定实力的大族,不要首鼠两端,如果营浦城破,对你们没有任何好处。士徽纵能得逞一时,不能得逞一世,天下终究是大吴的,到时候吴王追究营浦人的责任,你们这些有家有业的首当其冲,抄家灭门,一个也跑不掉。
那些大族被潘濬吓住了,没人敢配合士徽,就连被强行征发的民夫也不肯出力,抓住机会就逃跑。眼看着工期一拖再拖,堰还没有筑城,士徽无奈,只得从谢沐抽调三千人增援,不惜一切代价,强攻营浦。
第2389章 许劭归来
灵渠畔,刘繇、许劭负手而立,看看一池碧水,黄叶满地,久久无言。
许劭一声轻叹,接着又是一声。
刘繇回头看着许劭。“子将,你离乡几年了?”
“初平三年离乡,于今十年有余。”
“十年奔波,是不是累了?”
许劭没说话,转头四顾,凄然而笑。“累又如何,不累又如何,天下之大,无我立足之地。”
刘繇抬手按在许劭肩膀上,轻轻拍了拍。“叶落归根,倦鸟归巢,回去吧。孙策当年既然没杀你,想必现在也不会为难你。”
许劭眨了眨眼睛,不置可否。“正礼,你以为……天下形势如何?”
刘繇笑了笑,有些落寞。“并州徒有地利,户口不足,王盖兄弟名望又不足,怕是坚持不了太久。益州么,蜀王父子略胜一筹,或许能坚持得久一些,至于能坚持多久,实在不好说。”
“你没有别的计划?”
“计划?”刘繇眯起眼睛。“国破家亡,故旧离散,我除了一死,还能有什么计划?若是年轻十年,我或许会有海外之思,如今年近半百,子弟又不在身边,总不能飘泊海外,做他乡之鬼。别无他想,只想痛痛快快战上一场,无愧于心便是。”
许劭欲言又止。良久,化作一声轻叹。自从刘先高调应孙翊之邀,成为孙翊幕僚的消息传来,刘繇的心情就不太好。仔细说起来,刘先也是刘氏皇族血脉,只是支庶疏远,不在宗籍之内。天子在长安大聚宗室,他就没有去。如今刘先接受孙翊聘请,让刘繇很沮丧。这说明零陵贤达已经对他失去了信心,决定向孙策称臣了。
在此之前,刘繇曾派人联络刘先,希望得到刘先的支持,以便在零陵站稳脚跟,进而略取江南四郡。没想到孙翊率部进驻,他一时犹豫,没有及时进攻,错失了机会,现在后悔也迟了。以刘先的名望,既然宣布了接受孙翊的辟除,就不可能再轻易变卦。良禽择木而栖可以理解,轻于去就未免丢脸。
许劭知道刘繇心情低落,正想着怎么宽解他,有侍从快步走了过来,递给刘繇一份文书。刘繇接过,看了几行,忽然眉头一皱。许劭知道有事,靠了过去。
“怎么了?”
“蜀王派于禁、孟达来援,人已经到了龙编。”他翻到文书的最后一页。“命令发出还不到一个半月,他们的速度很快。”
许劭吃了一惊,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成都到交趾近三千里,几乎全是山路,只用一个半月时间就能赶到,这个速度的确很惊人。他想了想,说道:“或许从成都出发的人并不多,主力还是曹仁的部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