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2节(3 / 4)
周瑜牵着周循的手,缓缓而行。周循原本有些怯怯,可是走了几步,便开心起来,咯咯地笑着,雀跃不已,一会儿看看父亲,一会儿看看母亲,发出清脆的笑声。
进了大门,周瑜的父母在堂上等着,周瑜上前拜见,互叙别情,随周瑜回来的周峻也上前拜见。看到儿子、孙子,周异还算平静,周瑜的母亲李夫人却是欢喜得直落泪。
见礼完毕,众人陆续散去,留下只留下周瑜父子。周异吴郡太守任满,刚刚转为大农,今天并非休沐之日,只是因为周瑜回家,这才特地请了个假,在家等着。
“公瑾,你可知大王为何让你不要急着进宫,先回家休息三天?”
“正要请教父亲。”
“大王从冀州班师之后,回到建业,一直在召见群臣议事,议得最多的就是租税、盐铁和军务。这几年接连大战,军费支出一年比一年多,你知道今年的开支是多少吗?”
“我听孔明说,大概有一百五十亿左右。”
周异摇摇头,举起两根手指。“至少两百亿。”
周瑜皱起了眉头,吃惊不小。他原本以为一百五十亿就算多了,现在看来还是低估了,怪不是诸葛亮当时笑得有些古怪。“收入呢?”
“大致持平,可能会缺一些,但缺口不会太大。只是如今收入增长的势头渐缓,开支的增长却有加速的征兆,尤其是军费支出,而军费支出中最大的缺口就是粮食。因为粮食紧张,今年建业的粮价已经涨了几次,涨价的幅度是前几年的总和。”
周瑜沉默不语。他在路上已经考虑过这些问题,只是没想到会这么严重。
“有解决之道吗?”
“办法自然是有的,但有一点很明显,战事规模不能再扩大了,否则粮食缺口越来越大,粮价控制不住,从事末业的工商之民先受影响,事必引起市井波动。工商是新政的核心,一旦工商之民不安,新政很容易引起非议,所以首相府提出一个建议,暂缓攻势,遣返一部分兖州、青州的百姓,花几年时间经营青兖和冀州。如果青充、冀州恢复生产,粮食的缺口自然可以补上。公瑾,大王召见你时,肯定会提到这个问题,你要做好准备,千万不能贪功冒进,穷兵黩武,影响大局。”
周瑜笑着点点头。“怎么,有人劝大王继续用兵?”
周异哼了一声:“这样的人会少吗?大王平定冀州,半有天下,不少人觉得大事已定,恨不得立刻进人关中,改朝换代呢。公瑾,别看秦淮两岸欢迎你的人不少,骂你的人更多。出师三年,耕费钱粮无数,连一个牂柯郡都没完全拿下,建议大王换将的人可不是一个两个。见大王后,你最好主动请辞,免得让大王为难。”
周瑜笑笑。“我记住了。”
父子俩又说了一阵,分头散去。虽然请了一天假,周异还是要赶回公廨去处理公务。周瑜在院中站了一会,想着刚从父亲口中得到的消息,对自己准备好的方案进行重新核算,发现要改动的地方实在不少。他有点明白了孙策的意思,让他休息三天不仅仅是因为离家太久,还是让他有一个了解情况,重新准备的机会。
“想什么呢?”蔡琰从后面走了出来。
“夫人,我想进宫一趟。”
“这么急?”
“形势比我预想的要复杂,早一天见到大王,早一点掌握情况……”
蔡琰白了周瑜一眼。“你啊,就是沉不住气。这么大的事,差这两三天吗?大王让你先回家休息,就是让你定定神,不要慌。有大王亲自坐镇,天……”蔡琰伸手向上指了指。“塌不下来。”
第2280章 天下舆图
“夫人对大王很有信心啊。”
“登高者不惑于一峰远近,谋大者不惑于一时得失,大王出舒县之前就放眼天下,初得南阳便意在天竺,他考虑的是百年大计,千秋功业,怎么会急于一时。你啊,离开大王太久了,是该回来反省反省。”
想起当初与孙策共坐一床,讨论天下大势,周瑜哑然失笑。他轻声叹息道:“夫人说得对,一晃十年过去了,我与大王之间的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越来越大了。”他挽着蔡琰的手,温柔的抚摸着。“好在有夫人不时指点,我才得以入深山而不迷。”
蔡琰抽回手,轻轻打了周瑜一下。“在军中太久了吧,油嘴滑舌,没个正形。”她眼珠一转,又道:“听说牂柯民风质朴,过于吴越,蛮女率性而为,你不会是把我当成她们了吧?”
周瑜微怔,随即大笑,又正色敛容,向蔡琰躬身一揖。“瑜唐突,请夫人海涵。蛮女虽多,能动瑜心者,唯夫人一人。”他顿了顿,又道:“文长可以做证,他是你的弟子,对你奉若神明,必不敢作伪。”
蔡琰“噗嗤”一声笑了。“你啊,就是过于迂腐,洁身自好固然是好的,太过委屈自己却不该,身边没有人侍候,让我如何安心?若是有性情合适的,你就挑两个做妾吧,别辜负了人家就是。”
周瑜正待要说,蔡琰又说道:“你三年未有大进,焉知不是因此而来?你是洁身自好,别人却会觉得你难以亲近。婚姻本是最好的办法,却被你舍而不用,不仅误了事,还让别人难做。别的不说,你想想大王的几位夫人对他的帮助,还不明白吗?” ↑返回顶部↑
进了大门,周瑜的父母在堂上等着,周瑜上前拜见,互叙别情,随周瑜回来的周峻也上前拜见。看到儿子、孙子,周异还算平静,周瑜的母亲李夫人却是欢喜得直落泪。
见礼完毕,众人陆续散去,留下只留下周瑜父子。周异吴郡太守任满,刚刚转为大农,今天并非休沐之日,只是因为周瑜回家,这才特地请了个假,在家等着。
“公瑾,你可知大王为何让你不要急着进宫,先回家休息三天?”
“正要请教父亲。”
“大王从冀州班师之后,回到建业,一直在召见群臣议事,议得最多的就是租税、盐铁和军务。这几年接连大战,军费支出一年比一年多,你知道今年的开支是多少吗?”
“我听孔明说,大概有一百五十亿左右。”
周异摇摇头,举起两根手指。“至少两百亿。”
周瑜皱起了眉头,吃惊不小。他原本以为一百五十亿就算多了,现在看来还是低估了,怪不是诸葛亮当时笑得有些古怪。“收入呢?”
“大致持平,可能会缺一些,但缺口不会太大。只是如今收入增长的势头渐缓,开支的增长却有加速的征兆,尤其是军费支出,而军费支出中最大的缺口就是粮食。因为粮食紧张,今年建业的粮价已经涨了几次,涨价的幅度是前几年的总和。”
周瑜沉默不语。他在路上已经考虑过这些问题,只是没想到会这么严重。
“有解决之道吗?”
“办法自然是有的,但有一点很明显,战事规模不能再扩大了,否则粮食缺口越来越大,粮价控制不住,从事末业的工商之民先受影响,事必引起市井波动。工商是新政的核心,一旦工商之民不安,新政很容易引起非议,所以首相府提出一个建议,暂缓攻势,遣返一部分兖州、青州的百姓,花几年时间经营青兖和冀州。如果青充、冀州恢复生产,粮食的缺口自然可以补上。公瑾,大王召见你时,肯定会提到这个问题,你要做好准备,千万不能贪功冒进,穷兵黩武,影响大局。”
周瑜笑着点点头。“怎么,有人劝大王继续用兵?”
周异哼了一声:“这样的人会少吗?大王平定冀州,半有天下,不少人觉得大事已定,恨不得立刻进人关中,改朝换代呢。公瑾,别看秦淮两岸欢迎你的人不少,骂你的人更多。出师三年,耕费钱粮无数,连一个牂柯郡都没完全拿下,建议大王换将的人可不是一个两个。见大王后,你最好主动请辞,免得让大王为难。”
周瑜笑笑。“我记住了。”
父子俩又说了一阵,分头散去。虽然请了一天假,周异还是要赶回公廨去处理公务。周瑜在院中站了一会,想着刚从父亲口中得到的消息,对自己准备好的方案进行重新核算,发现要改动的地方实在不少。他有点明白了孙策的意思,让他休息三天不仅仅是因为离家太久,还是让他有一个了解情况,重新准备的机会。
“想什么呢?”蔡琰从后面走了出来。
“夫人,我想进宫一趟。”
“这么急?”
“形势比我预想的要复杂,早一天见到大王,早一点掌握情况……”
蔡琰白了周瑜一眼。“你啊,就是沉不住气。这么大的事,差这两三天吗?大王让你先回家休息,就是让你定定神,不要慌。有大王亲自坐镇,天……”蔡琰伸手向上指了指。“塌不下来。”
第2280章 天下舆图
“夫人对大王很有信心啊。”
“登高者不惑于一峰远近,谋大者不惑于一时得失,大王出舒县之前就放眼天下,初得南阳便意在天竺,他考虑的是百年大计,千秋功业,怎么会急于一时。你啊,离开大王太久了,是该回来反省反省。”
想起当初与孙策共坐一床,讨论天下大势,周瑜哑然失笑。他轻声叹息道:“夫人说得对,一晃十年过去了,我与大王之间的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越来越大了。”他挽着蔡琰的手,温柔的抚摸着。“好在有夫人不时指点,我才得以入深山而不迷。”
蔡琰抽回手,轻轻打了周瑜一下。“在军中太久了吧,油嘴滑舌,没个正形。”她眼珠一转,又道:“听说牂柯民风质朴,过于吴越,蛮女率性而为,你不会是把我当成她们了吧?”
周瑜微怔,随即大笑,又正色敛容,向蔡琰躬身一揖。“瑜唐突,请夫人海涵。蛮女虽多,能动瑜心者,唯夫人一人。”他顿了顿,又道:“文长可以做证,他是你的弟子,对你奉若神明,必不敢作伪。”
蔡琰“噗嗤”一声笑了。“你啊,就是过于迂腐,洁身自好固然是好的,太过委屈自己却不该,身边没有人侍候,让我如何安心?若是有性情合适的,你就挑两个做妾吧,别辜负了人家就是。”
周瑜正待要说,蔡琰又说道:“你三年未有大进,焉知不是因此而来?你是洁身自好,别人却会觉得你难以亲近。婚姻本是最好的办法,却被你舍而不用,不仅误了事,还让别人难做。别的不说,你想想大王的几位夫人对他的帮助,还不明白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