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4节(3 / 4)
蔡瑁被孙策看得心里发毛,却不肯轻易退让。他问这句话不是为了他一个人,而是为整个海商会,至少是荆襄系商人。无利不起早,没有足够的利益,谁愿意出海冒险。
“你觉得什么样的条件合适?”
蔡瑁沉吟着,却不肯轻易开口。讨价还价就是如此,谁先出价谁吃亏,等于将底线透给了对手。他很想漫天要价,可是在大姊家里,他还真不敢放肆。不给吴王面子,就是不给大姊面子,大姊发起怒来后果很严重。
“此事重大,臣一时难以决断,不如回去和他们商量商量?”
孙策笑了一声,没说话。这时,蔡珏出现在东侧门外。“大王,你们商量好了没有?若是商量好了,就让伯珪早点回去吧,我可没准备他的饭。”
蔡瑁脸一苦,放下茶杯,离席向孙策一拜。“大王,非是臣不知好歹,实在是这件事涉及到的人太多。若是臣能独当,臣可以什么都不要,任凭大王吩咐。涉及到其他人,而且很可能是一去无回,臣不能不考虑得周全一些。常言道,厚利面前有大贾,重赏之下有勇夫,这利若是不厚,赏若是不重,就算出海,怕是也不会用心,沿着海岸走一圈就回来,除了白白浪费粮食,还有什么意义?”
孙策点点头。“我明白你的一片苦心,所以才让你自己提条件,看看什么样的利和赏才能让你们心甘情愿的出海。蔡德珪,你仔细想一想,自从初平二年你我合作,我让你吃过亏吗?”
蔡瑁神情尴尬。“大王仁厚,臣甚是感激,海商会的成员也都对大王感恩戴德,愿为大王效犬马之劳。”
“我还是希望把你们当人看,而不是犬马。”孙策脸上的笑意渐渐淡去。“你可以回去慢慢商量,不着急,反正麋芳、陈矫也在做准备,他们将米交付给沈友、徐琨之后,很快就会返航。说实话,麋芳比你们更合适,他不仅会做生意,还能作战杀人,再加上陈矫出谋划策,能挡得住他的人还真不多。如果他还不行,我就将甘宁调过去,有多少人杀不掉?”
蔡瑁额头冒出了冷汗,一动也不敢动。他咬咬牙。“大王,我们自筹资金,买船出海,找到金矿之后,享十年专营,除去各项开支,自留利润七成,三成献与大王。”
“你是不是说反了?”蔡珏走到堂前,冷笑道。
蔡瑁都要哭了。“大姊,三成真的太少了,不行啊。”
孙策摆摆手。“这样吧,利润五五开,但是我要派人随行,免得你们从中做手脚。”
蔡瑁松了一口气,抹了抹额头的冷汗。“就依大王,大王派谁同行?出海辛苦,文弱书生可不行。”
“凉茂。”
第2104章 有机可乘
蔡瑁只关心钱,不太关心朝政,对凉茂是何许人一无所知,很快就将这个名字抛在脑后了。他现在头疼的是利润五五分成能不能让其他人满意,又能不能拉到足够的合伙人。
七三分成是不可能的,他也没指望,只是提出来让孙策还价,比如还个六四,或者再让一点,五五比四五,出海风险大,就算找到金矿还要花本钱开采,如果没有足够的利润,谁愿意去?只不过大姊一副随时可能赶人的模样让他不敢太计较,五五就五五吧,以孙策做事的谨慎周密,这件事的风险也许没那么大。
女人就是女人,胳膊肘往外拐,以前是拐黄家,现在更好,直接拐到女婿家去了。她也不想想,孙策是什么人,什么时候吃过亏,还需要她护着?说到底还是头发长,见识短,被孙策几句阿母骗了。
蔡瑁心中委屈,吃起饭来就格外的狠,堂邑黑山猪肉只有一盘,饭却着实添了两回,又喝了一大杯蜜酒,这才平衡些,脸上总算看到了笑意。
孙策说,等蔡瑁找到了海中的大洲,绘就了地图,就请蔡珏设计一些金瓶,将地图刻在瓶上,再刻上出海的人姓名,一些留在国史馆,供后人瞻仰,一些赏给出海的人,供子孙保存。还想请黄承彦打造一些玉具剑,颁给有功之人,以示鼓励。
蔡珏听了,斜睨着蔡瑁说道,这可是无上荣光,也不知道谁有这个荣幸。
蔡瑁心领神会,连忙拍着胸脯表示,不管别人怎么说,蔡家肯定会全力以赴。他随即又问,海商会为国分忧,能不能也有所表示?海商们赚了不少钱,现在缺的是面子。虽说吴国重商,商人也被称为士,可是毕竟积习难改,看不起商人的不在少数。如果吴王能引领一下风气,那就再好不过了。
孙策告诉蔡瑁,新年将近,他想在新年大飨时邀请一些百姓代表,文士、武士、农士、商士、工士,但凡正经行当都有一定的名额,到时候与官员及各郡县上计人员一起参加大飨,并在年后参与郊祭等一系列礼仪,发放一些纪念品,以示对他们一年来辛苦的鼓励,商界有哪些人适合?做商界代表,不仅要是纳税大户,还要人品好,唯利是图、为富不仁的人可不能出现在这样的场合,捐资助学、修桥铺路的会优先考虑。
蔡瑁大喜。这趟没白来,得到这个消息,他就有时间做准备了,无论如何要争取几个名额。
在黄承彦、蔡珏面前,孙策姿态放得很低,完全是女婿上门的感觉,不摆半点谱,他的低调赢得了蔡珏的极大满意,一头堂邑黑山猪倒有三分之一进了他的肚子,亏得这年头的山猪不大,蔡珏挑的又是一头乳猪,要不然真吃不下。即使如此,他也有点撑,没坐车,拉着黄月英的手步行消食。
汤山有温泉,是达官贵人的聚集区,占据了大半的风景和温泉。即使孙策坚持要留一部分给普通百姓,让百姓也有机会享受这天地恩赐,最后也只是在山脚下保留了几个面积较大的温泉,远离汤山中心。因为来泡温泉的人多,便有商贩或者附近的百姓在此售卖吃食、玩具或者山货,自然形成了一个小集市,倒也热闹。走在山道上,远远地看着山脚下如蚂蚁一般的人群,油然生起一种俯视众生的优越感。
为了保持这种优越感,避免被普通百姓打扰自己的清静,山脚下设了关卡,凡是上山的人都会进行检查。关卡本无名,甚至不是官方设立,但大家都默认了它的存在,因为在温泉附近,久而久之,便得了个温泉关的名字。
孙策听人提起过这温泉关,但他一直忙于政务,也没时间看。入冬后移营汤山时,他也没看到这座关卡,想必是知道他来,不想让他看见,主动撤了。他不喜欢这个温泉关,但他也清楚不能没有关,社会阶层的分化无法避免,与民同乐永远只是做秀,能为百姓保留一片区域已经是他目前能做的极限。
阶层不可怕,上升的通道堵塞才可怕。旧的世家还没清除,新的世家已经在形成,年前抓了一批,砍了几个,其中不乏吴会大族,好在有陆康、谢煚等人鼎力支持,再加上沈友、朱桓这些军中大将主动约束家人,这股歪风总算刹住了些。 ↑返回顶部↑
“你觉得什么样的条件合适?”
蔡瑁沉吟着,却不肯轻易开口。讨价还价就是如此,谁先出价谁吃亏,等于将底线透给了对手。他很想漫天要价,可是在大姊家里,他还真不敢放肆。不给吴王面子,就是不给大姊面子,大姊发起怒来后果很严重。
“此事重大,臣一时难以决断,不如回去和他们商量商量?”
孙策笑了一声,没说话。这时,蔡珏出现在东侧门外。“大王,你们商量好了没有?若是商量好了,就让伯珪早点回去吧,我可没准备他的饭。”
蔡瑁脸一苦,放下茶杯,离席向孙策一拜。“大王,非是臣不知好歹,实在是这件事涉及到的人太多。若是臣能独当,臣可以什么都不要,任凭大王吩咐。涉及到其他人,而且很可能是一去无回,臣不能不考虑得周全一些。常言道,厚利面前有大贾,重赏之下有勇夫,这利若是不厚,赏若是不重,就算出海,怕是也不会用心,沿着海岸走一圈就回来,除了白白浪费粮食,还有什么意义?”
孙策点点头。“我明白你的一片苦心,所以才让你自己提条件,看看什么样的利和赏才能让你们心甘情愿的出海。蔡德珪,你仔细想一想,自从初平二年你我合作,我让你吃过亏吗?”
蔡瑁神情尴尬。“大王仁厚,臣甚是感激,海商会的成员也都对大王感恩戴德,愿为大王效犬马之劳。”
“我还是希望把你们当人看,而不是犬马。”孙策脸上的笑意渐渐淡去。“你可以回去慢慢商量,不着急,反正麋芳、陈矫也在做准备,他们将米交付给沈友、徐琨之后,很快就会返航。说实话,麋芳比你们更合适,他不仅会做生意,还能作战杀人,再加上陈矫出谋划策,能挡得住他的人还真不多。如果他还不行,我就将甘宁调过去,有多少人杀不掉?”
蔡瑁额头冒出了冷汗,一动也不敢动。他咬咬牙。“大王,我们自筹资金,买船出海,找到金矿之后,享十年专营,除去各项开支,自留利润七成,三成献与大王。”
“你是不是说反了?”蔡珏走到堂前,冷笑道。
蔡瑁都要哭了。“大姊,三成真的太少了,不行啊。”
孙策摆摆手。“这样吧,利润五五开,但是我要派人随行,免得你们从中做手脚。”
蔡瑁松了一口气,抹了抹额头的冷汗。“就依大王,大王派谁同行?出海辛苦,文弱书生可不行。”
“凉茂。”
第2104章 有机可乘
蔡瑁只关心钱,不太关心朝政,对凉茂是何许人一无所知,很快就将这个名字抛在脑后了。他现在头疼的是利润五五分成能不能让其他人满意,又能不能拉到足够的合伙人。
七三分成是不可能的,他也没指望,只是提出来让孙策还价,比如还个六四,或者再让一点,五五比四五,出海风险大,就算找到金矿还要花本钱开采,如果没有足够的利润,谁愿意去?只不过大姊一副随时可能赶人的模样让他不敢太计较,五五就五五吧,以孙策做事的谨慎周密,这件事的风险也许没那么大。
女人就是女人,胳膊肘往外拐,以前是拐黄家,现在更好,直接拐到女婿家去了。她也不想想,孙策是什么人,什么时候吃过亏,还需要她护着?说到底还是头发长,见识短,被孙策几句阿母骗了。
蔡瑁心中委屈,吃起饭来就格外的狠,堂邑黑山猪肉只有一盘,饭却着实添了两回,又喝了一大杯蜜酒,这才平衡些,脸上总算看到了笑意。
孙策说,等蔡瑁找到了海中的大洲,绘就了地图,就请蔡珏设计一些金瓶,将地图刻在瓶上,再刻上出海的人姓名,一些留在国史馆,供后人瞻仰,一些赏给出海的人,供子孙保存。还想请黄承彦打造一些玉具剑,颁给有功之人,以示鼓励。
蔡珏听了,斜睨着蔡瑁说道,这可是无上荣光,也不知道谁有这个荣幸。
蔡瑁心领神会,连忙拍着胸脯表示,不管别人怎么说,蔡家肯定会全力以赴。他随即又问,海商会为国分忧,能不能也有所表示?海商们赚了不少钱,现在缺的是面子。虽说吴国重商,商人也被称为士,可是毕竟积习难改,看不起商人的不在少数。如果吴王能引领一下风气,那就再好不过了。
孙策告诉蔡瑁,新年将近,他想在新年大飨时邀请一些百姓代表,文士、武士、农士、商士、工士,但凡正经行当都有一定的名额,到时候与官员及各郡县上计人员一起参加大飨,并在年后参与郊祭等一系列礼仪,发放一些纪念品,以示对他们一年来辛苦的鼓励,商界有哪些人适合?做商界代表,不仅要是纳税大户,还要人品好,唯利是图、为富不仁的人可不能出现在这样的场合,捐资助学、修桥铺路的会优先考虑。
蔡瑁大喜。这趟没白来,得到这个消息,他就有时间做准备了,无论如何要争取几个名额。
在黄承彦、蔡珏面前,孙策姿态放得很低,完全是女婿上门的感觉,不摆半点谱,他的低调赢得了蔡珏的极大满意,一头堂邑黑山猪倒有三分之一进了他的肚子,亏得这年头的山猪不大,蔡珏挑的又是一头乳猪,要不然真吃不下。即使如此,他也有点撑,没坐车,拉着黄月英的手步行消食。
汤山有温泉,是达官贵人的聚集区,占据了大半的风景和温泉。即使孙策坚持要留一部分给普通百姓,让百姓也有机会享受这天地恩赐,最后也只是在山脚下保留了几个面积较大的温泉,远离汤山中心。因为来泡温泉的人多,便有商贩或者附近的百姓在此售卖吃食、玩具或者山货,自然形成了一个小集市,倒也热闹。走在山道上,远远地看着山脚下如蚂蚁一般的人群,油然生起一种俯视众生的优越感。
为了保持这种优越感,避免被普通百姓打扰自己的清静,山脚下设了关卡,凡是上山的人都会进行检查。关卡本无名,甚至不是官方设立,但大家都默认了它的存在,因为在温泉附近,久而久之,便得了个温泉关的名字。
孙策听人提起过这温泉关,但他一直忙于政务,也没时间看。入冬后移营汤山时,他也没看到这座关卡,想必是知道他来,不想让他看见,主动撤了。他不喜欢这个温泉关,但他也清楚不能没有关,社会阶层的分化无法避免,与民同乐永远只是做秀,能为百姓保留一片区域已经是他目前能做的极限。
阶层不可怕,上升的通道堵塞才可怕。旧的世家还没清除,新的世家已经在形成,年前抓了一批,砍了几个,其中不乏吴会大族,好在有陆康、谢煚等人鼎力支持,再加上沈友、朱桓这些军中大将主动约束家人,这股歪风总算刹住了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