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3节(3 / 4)
濮阳逸的神情顿时变了,猛地抢上一步,拦在陆议面前,拱手道:“将军,身为参军,我反对将军的决定。出城太危险了,万一损失太大,浚仪城兵力不足,有失守的可能。”
“你不听听我的理由?”
“呃,将军请说。”
“从浚仪到陈留四十多里,水道纵横,大的就有浪荡渠、鲁沟、睢水、涣水,小河更多,在这样的地形作战,骑兵并没有什么优势。”陆议拍了拍城墙,胸有成竹。“董昭在邺城太久了,忘了河南、河北的区别。不过他是个聪明人,用不了多久就能反应过来。如果不趁着他被满将军缠住的机会出手,我们可能会失去机会,再解陈留之围就难了。”
“可是陈留城下还有两万人,就算我们甩掉骑兵,也无法击败那两万人。”
“参军,你是陈留人,你觉得张府君官声如何?”
“呃……”濮阳逸沉吟不语。他不太好评价张邈。张邈身为八厨之一,名声自然是好的,对百姓也算说得过去,这几年中原大战,陈留却比较安定,也是托了张邈的福。但张邈有长者之名,又出身世家,对世家、豪强一向宽容,与豫州做交易挣来的利润大部分都被世家、豪强拿走了,普通百姓所得有限,还不如工坊带来的好处多。只不过百姓重土安迁,既然日子还过得去,愿意背井离乡的人也就不多,所以迁到豫州的人不算多。
但张邈并不适合在乱世生存,他对世家、豪强失于宽纵,有恩无威,所以董昭一来,刀锋面前,陈留以北诸县的世家、豪强立刻倒戈,没有为张邈卖命,更是集结了部曲依附董昭,一起包围了陈留。现在陈留城外的那些人马大多是陈留本地世家,很可能在不久前还是张邈的座上客,觥筹交错,欢聚一堂。虽说有董昭势大的原因,但张邈没有什么威严,没人怕他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陈留濮阳氏虽然家道没落,毕竟也算世家,濮阳逸常在圈子里走动,对这些世家的心态把握得很清楚,只是不太方便和陆议说。
见濮阳逸不说话,陆议又问道:“参军觉得,陈留城外那些人得知董昭战满将军不胜会是什么反应,还会不惜代价,非要攻破陈留,取张府君兄弟性命吗?”
濮阳逸略作思索,立刻明白了陆议的意思,眉梢轻挑,笑道:“当然不会。”
“既然如此,那我们有什么好担心的?”
濮阳逸笑容满面,连连点头,暗自佩服陆议想得周到。陈留世家、豪强本来就是墙头草,他们和张邈兄弟并没有仇,只是被董昭的兵势所迫,不得不如此而已。如果知道董昭三万人没能击败满宠一万人,随时有可能退走,他们只怕已经后悔得肠子都青了,哪里还会为董昭拼命。这时候只要风吹草动,他们很可能就一哄而散,小败说成大败,趁机放张邈兄弟一条生路。
陆议语重心长的说道:“参军是陈留人,应该有不少旧相识在陈留城下,不妨写几封信,劝他们为自己的家族想一想,不要一条路走到黑。”
濮阳逸心领神会。
第2012章 陆议定计
濮阳逸按照陆议的要求写了几封信,派掾史王吉去陈留。王吉就是浚仪人,与不少世家有交情,说话比较容易。
当然,陆议要出击的消息是不能说的,一点口风也不能露。事实上,除了濮阳逸和陆议本人之外,没人知道陆议有这个计划,王吉也不例外。真让他知道,他也许就不回来了。即使在濮阳逸本人看来,这件事的把握也不大,将希望寄托在对手的不坚定上,原则上来说是违背军谋处的作战准则的。只不过陆议不属军谋处,他是吴王身边的小将,可以不受军谋处的要求做。
王吉带着濮阳逸的书信出城,沿途也遇到了一些骑兵,甚至遇到了董访本人。但王吉与董访相熟,又能言善辩,几句话反说得董访心里打鼓,觉得袁谭未必能胜,不能把事情做绝,将来不好收场。况且满宠被董昭截住,陆议不敢出城,陈留世家又不愿交出土地,向孙策称臣,想来还是和现在一样保持观望而已,不会轻易翻脸,便放王吉过去了。
当然,董访也没忘了通知董昭,让他小心陈留世家,别被这些墙头草断了后路。
董昭接到消息,反复考虑了一番,也派掾吏回陈留,力劝陈留世家坚定立场,不要动摇。孙策虽强,却是天下公敌,尤其是世家公敌。若是孙策得了天下,普通百姓也许会受益,世家却未必,还是袁谭能善待世家,必不会辜负他们云云。
他也没指望能说服这些人,他只希望能争取几天时间,让他击败满宠。只要能击败满宠,他就能暂时稳住陈留的局势。
使者离开之后,董昭下令猛攻满宠的阵地。他利用自己的兵力优势,连续作战,希望能一鼓作气的击溃满宠,最好能斩杀满宠本人。满宠是豫州刺史,节制豫州军事,杀了他,就能动摇整个豫州形势,为袁谭进攻豫州创造机会。
双方展开激战,两天时间内,董昭连续发过了超过三十次攻击,数度突破满宠的车阵,满宠不得不命令亲卫上阵,全力拼杀,这才维持住阵地。
在鲜血的洗礼下,在老兵们的帮助下,这些初登战阵的豫州郡兵伤亡迅速增加,却也迅速成长起来,越战越勇。
董昭很快就发现,虽然满宠的阵地被压缩到渡口一带,却更加坚实,突破的难度也越来越大。他原本以为是满宠占据了有利地形,利用战船掩护所致,后来才意识到是阵中将士的变化所致。他曾率魏郡郡兵作战,亲眼见识过郡兵在战斗中成长的过程,眼前的形势非常相似,只是速度更快。短短两天,对面这些豫州郡兵似乎就褪去了青涩,变成了经验丰富的老兵,不比他麾下的这些魏郡郡兵逊色。
惊讶之余,董昭心中不安,有些犹豫。满宠很快意识到了这一点,反客为主,抓住机会打了两次反击,斩杀数百人,士气大振。
形势在不知不觉的发生变化。
……
不出董访所料,王吉赶到陈留,接连走访了相识的故旧,虽然舌灿莲花,说得头头是道,那些人却只是嘴上感激,没什么实际行动,谁也不肯做出表态,笑谈一番后礼送王吉出营。王吉折腾了两天,也没有得到一句准话。 ↑返回顶部↑
“你不听听我的理由?”
“呃,将军请说。”
“从浚仪到陈留四十多里,水道纵横,大的就有浪荡渠、鲁沟、睢水、涣水,小河更多,在这样的地形作战,骑兵并没有什么优势。”陆议拍了拍城墙,胸有成竹。“董昭在邺城太久了,忘了河南、河北的区别。不过他是个聪明人,用不了多久就能反应过来。如果不趁着他被满将军缠住的机会出手,我们可能会失去机会,再解陈留之围就难了。”
“可是陈留城下还有两万人,就算我们甩掉骑兵,也无法击败那两万人。”
“参军,你是陈留人,你觉得张府君官声如何?”
“呃……”濮阳逸沉吟不语。他不太好评价张邈。张邈身为八厨之一,名声自然是好的,对百姓也算说得过去,这几年中原大战,陈留却比较安定,也是托了张邈的福。但张邈有长者之名,又出身世家,对世家、豪强一向宽容,与豫州做交易挣来的利润大部分都被世家、豪强拿走了,普通百姓所得有限,还不如工坊带来的好处多。只不过百姓重土安迁,既然日子还过得去,愿意背井离乡的人也就不多,所以迁到豫州的人不算多。
但张邈并不适合在乱世生存,他对世家、豪强失于宽纵,有恩无威,所以董昭一来,刀锋面前,陈留以北诸县的世家、豪强立刻倒戈,没有为张邈卖命,更是集结了部曲依附董昭,一起包围了陈留。现在陈留城外的那些人马大多是陈留本地世家,很可能在不久前还是张邈的座上客,觥筹交错,欢聚一堂。虽说有董昭势大的原因,但张邈没有什么威严,没人怕他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陈留濮阳氏虽然家道没落,毕竟也算世家,濮阳逸常在圈子里走动,对这些世家的心态把握得很清楚,只是不太方便和陆议说。
见濮阳逸不说话,陆议又问道:“参军觉得,陈留城外那些人得知董昭战满将军不胜会是什么反应,还会不惜代价,非要攻破陈留,取张府君兄弟性命吗?”
濮阳逸略作思索,立刻明白了陆议的意思,眉梢轻挑,笑道:“当然不会。”
“既然如此,那我们有什么好担心的?”
濮阳逸笑容满面,连连点头,暗自佩服陆议想得周到。陈留世家、豪强本来就是墙头草,他们和张邈兄弟并没有仇,只是被董昭的兵势所迫,不得不如此而已。如果知道董昭三万人没能击败满宠一万人,随时有可能退走,他们只怕已经后悔得肠子都青了,哪里还会为董昭拼命。这时候只要风吹草动,他们很可能就一哄而散,小败说成大败,趁机放张邈兄弟一条生路。
陆议语重心长的说道:“参军是陈留人,应该有不少旧相识在陈留城下,不妨写几封信,劝他们为自己的家族想一想,不要一条路走到黑。”
濮阳逸心领神会。
第2012章 陆议定计
濮阳逸按照陆议的要求写了几封信,派掾史王吉去陈留。王吉就是浚仪人,与不少世家有交情,说话比较容易。
当然,陆议要出击的消息是不能说的,一点口风也不能露。事实上,除了濮阳逸和陆议本人之外,没人知道陆议有这个计划,王吉也不例外。真让他知道,他也许就不回来了。即使在濮阳逸本人看来,这件事的把握也不大,将希望寄托在对手的不坚定上,原则上来说是违背军谋处的作战准则的。只不过陆议不属军谋处,他是吴王身边的小将,可以不受军谋处的要求做。
王吉带着濮阳逸的书信出城,沿途也遇到了一些骑兵,甚至遇到了董访本人。但王吉与董访相熟,又能言善辩,几句话反说得董访心里打鼓,觉得袁谭未必能胜,不能把事情做绝,将来不好收场。况且满宠被董昭截住,陆议不敢出城,陈留世家又不愿交出土地,向孙策称臣,想来还是和现在一样保持观望而已,不会轻易翻脸,便放王吉过去了。
当然,董访也没忘了通知董昭,让他小心陈留世家,别被这些墙头草断了后路。
董昭接到消息,反复考虑了一番,也派掾吏回陈留,力劝陈留世家坚定立场,不要动摇。孙策虽强,却是天下公敌,尤其是世家公敌。若是孙策得了天下,普通百姓也许会受益,世家却未必,还是袁谭能善待世家,必不会辜负他们云云。
他也没指望能说服这些人,他只希望能争取几天时间,让他击败满宠。只要能击败满宠,他就能暂时稳住陈留的局势。
使者离开之后,董昭下令猛攻满宠的阵地。他利用自己的兵力优势,连续作战,希望能一鼓作气的击溃满宠,最好能斩杀满宠本人。满宠是豫州刺史,节制豫州军事,杀了他,就能动摇整个豫州形势,为袁谭进攻豫州创造机会。
双方展开激战,两天时间内,董昭连续发过了超过三十次攻击,数度突破满宠的车阵,满宠不得不命令亲卫上阵,全力拼杀,这才维持住阵地。
在鲜血的洗礼下,在老兵们的帮助下,这些初登战阵的豫州郡兵伤亡迅速增加,却也迅速成长起来,越战越勇。
董昭很快就发现,虽然满宠的阵地被压缩到渡口一带,却更加坚实,突破的难度也越来越大。他原本以为是满宠占据了有利地形,利用战船掩护所致,后来才意识到是阵中将士的变化所致。他曾率魏郡郡兵作战,亲眼见识过郡兵在战斗中成长的过程,眼前的形势非常相似,只是速度更快。短短两天,对面这些豫州郡兵似乎就褪去了青涩,变成了经验丰富的老兵,不比他麾下的这些魏郡郡兵逊色。
惊讶之余,董昭心中不安,有些犹豫。满宠很快意识到了这一点,反客为主,抓住机会打了两次反击,斩杀数百人,士气大振。
形势在不知不觉的发生变化。
……
不出董访所料,王吉赶到陈留,接连走访了相识的故旧,虽然舌灿莲花,说得头头是道,那些人却只是嘴上感激,没什么实际行动,谁也不肯做出表态,笑谈一番后礼送王吉出营。王吉折腾了两天,也没有得到一句准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