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4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申耽想了想。“应该能支持到年底。”
  “那就不要急,先派人去房陵看看。房陵这么久没有消息来,很可能已经破城了。他们烧了上庸城外的粮食,是因为上庸城比房陵坚固,难以攻打,想伏击援兵。我们可以将计就计,不过你这点人马不够,至少要再增加两万人才行。孙策好用精兵,一万多人的战斗力足以抵得上两三万人。”
  申耽吃了徐庶的亏,也觉得许攸说得有理。但他只有一万人,就算把所有的乡党都集结起来,他也凑不出两万。无奈之下,许攸只得让人回安阳,要求张鲁派兵增援。
  在等待张鲁的时候,申耽派人赶往房陵打探消息。十天后,消息传回来了。他们没能接近房陵,黄忠在房陵周围布下了严密的包围圈,能接近房陵的道路都被控制了,水泄不通。他们估计房陵还没有被攻破,否则黄忠没必要控制得这么严密。
  许攸不相信。房陵是位于一片河谷之中,但房陵附近就有山,黄忠怎么可能将所有的通道都控制住?就算无法接近房陵县城,远远地看一点总是可以做到的。肯定是申耽的部下武艺不精,胆子又小,被徐庶打怕了,不敢靠近。
  他决定亲自走一趟。
  申耽拦不住,也不敢拦,只好由许攸去了。许攸刚走,申耽就接到了吴懿的命令。吴懿要他固守木兰塞,不得轻易出击。一直送到的还有一封给许攸的亲笔信。申耽不敢拆,只好先收着,等许攸回来再给他。
  ……
  房陵城北,栗子沟。
  许攸忽然停住脚步,抬起手,轻轻挥了挥。紧跟在他身后的两个卫士连忙停住脚步,转过身,摘下随身携带的小盾,拔出腰间的环刀,做好战斗的准备。其他的卫士也各寻藏身之处,拔出武器。
  走在最前面的卫士感觉到不妙,一手拽住向导,一手拔出环刀。向导被他拽了个趔趄,一回头,看到雪亮的刀刃,顿时吓得脸都白了。刚要说话,卫士低声喝道:“别出声,前面有埋伏。”
  向导立刻闭上嘴巴,不敢再说,眼神却有些犹豫。他听之前回去的同伴说,荆州军的包围圈在房陵城附近,这里离房陵城至少还有十里,怎么可能会有埋伏。不过特殊时期,还是小心点的好,别没遇上荆州军的埋伏,先被这些游侠儿杀了,听人说这位许君可是个杀人如麻的剑客,不能惹。
  许攸一边警惕地注意着四周,一边拔出腰间的长剑。一剑在手,他立刻多了几分自信,就算此刻遇上徐庶本人,他也有战而胜之的信心。
  周围一片寂静,除了风声,什么时候也没有。可正是因为没有声音,许攸才觉得不正常。他弱冠起就为袁绍奔走,经历过无数危险,早就练出了过人的直觉。越是安静,越是说明危险就在眼前。
  前面坡上的板栗树上果实累累,如果没有人在周围设伏,怎么可能连一点鸟儿都没有。
  听向导说,这里离房陵城还有十来里,黄忠会将侦察圈安排得这么远?也许只是游哨。游哨一般以伍为单位,五人一组,最多十人一组,自己也有十来人,而且都是武艺精湛的游侠儿,未必没有一战之力。
  许攸缓缓退到一棵大树之后,锐利的目光扫过四周,发出准备战斗的手势。
  秋风吹过树梢,四周安静得令人窒息。
  第1908章 后生可畏
  等了漫长的十个呼吸,周围还是没有动静。
  许攸心跳如鼓。他眯起眼睛,一边注意着四周,一边轻声喝道:“撤!”
  卫士们互相掩护着,缓缓向后退。刚刚走了三五步远,百步外的一块巨石后一声轻响,一枝利箭离弦而出,直奔许攸。许攸眼神如电,看得清楚,一动不动。身边的一个卫士举起小盾,护住他的面门。“呯!”一声闷响,箭射中小盾,余劲未衰,震得卫士身形一晃。许攸适时伸出手,扶住了卫士,嘴角微挑,心里却不由得一颤。
  从劲道来看,这是三石弩,有效射程一百二十步左右。这个距离已经快接近极限,对方还能射得这么准,如果不是自己直觉敏锐,及时停住脚步,又向后退了几步,几乎进入死角,这个射手绝不会发射,等他再往前走几步,这枝弩箭就能让他来不及反应,要了他的命。
  擅长伏击,射艺好,还沉得住气,这样的人在游侠儿中也称得上高手。可对方不是一个人,至少还有四个人,甚至更多,但这些人都藏得好好的,一个也不吭声,就等着他们露出破绽。
  一枝箭射完,四周又恢复了安静,就连刚刚射箭的那人都没了声音,仿佛从来没有出现过似的。
  许攸在撤退和进攻之间犹豫了片刻,扬声道:“徐庶,南阳许攸在此,肯赐一战否?”
  “你就是许攸?”头顶响起一个带着几分惊喜的声音。
  “正是。”许攸抬起头,心中暗笑。自己的名字还是值钱的,对方明显知道自己,声音里掩饰不住的兴奋,下意识地暴露了位置。紧接着,周边又有几个地方响起簌簌的声音,隐约露出几个身影。片刻之间,许攸就确定了人数和位置。
  至少有六人,最近的一百一十步左右,形成半个包围圈,但是位置比较分散,利于伏击,不利于交战。
  “攻击!”许攸一声断喝。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