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0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武关。
  徐庶扶着城墙,静静的看着城中正在演练攻防的将士,眼神不舍。
  从初平三年来到武关,他在这里渡过了六年时光。这是平静的六年,也是沉淀的六年。他在这里练兵,在这里读书,在这里磨砺自己的爪牙,在这里看着孙策捷报频传,研读每一份战纪,揣摩孙策的战法,如今终于等到了自己亮出爪牙的机会。这六年来,他无时不刻不在等待孙策的命令,盼望着一飞冲天的机会。没想到临行之际,他却有些留恋起来。
  这里积淀了他太多的记忆。
  奉命前来接任的田弘成看在眼里,笑眯眯地说道:“徐将军,有什么人你需要带走的,你尽管带走。吴王有诏,不管你有什么要求,我都不能阻拦。”
  徐庶看看田弘成。这是孙策新政的典型受益者,讲武堂的肆业生,由一个普通士卒积功至武关都尉,有生之年只要不犯大错,跻身二千石是意料之中的事。他对孙策的忠诚毋须怀疑,在析县做都尉的治绩也很显眼,将武关交给他是可以放心的。
  “田都尉,这些都是守城兵,擅长的是城池攻防,我全部留给你。如果有敌人来犯,你可以信赖他们的能力。野战兵我带走了,你在析县多年,经常入山剿匪,对野战并不陌生。我给你留一些熟悉地形的斥候,你抓紧时间熟悉附近的地形,也就没什么问题了。”
  田弘成连连拱手表示感谢。析县离武关很近,他对徐庶练兵的能力早就很佩服,孙策让他来接管武关,等于送给他一个功劳。该做的徐庶都做好了,他只要按照徐庶的既定章程做就可以。
  徐庶又把相关的将士叫了上来,介绍给田弘成。一一交待完毕后,他与部下拱手作别,转身下了城墙。行李早就收拾好了,随他出征的野战兵也在关外列阵,徐庶出了城,翻身上马。
  “出发!”
  第1899章 利之所在
  长安,未央宫,清凉殿。
  天子正襟危坐,神情肃穆庄重,只是眉眼间有一丝丝掩饰不住的得意。
  杨修面对天子,躬身再拜,言辞恳切。“陛下,天下易动难安,曹操负谗背讥,不思自省,反而出兵征伐,行事荒悖,有负陛下重托。陛下不宜姑息,宜下诏切责,以安大将军之心。”
  天子干咳了两声。“杨卿,依我看,大将军之心似乎并不能因此而安。他移师襄阳,调兵遣将,欲讨伐汉中,难道是三峡难进,所以打算溯沔水而上?”
  杨修一声长叹。“陛下,三峡难进,沔水也不容易。千里水路,山高林密,孤身行走都很难,何况是携带器甲兵杖,牵马曳车?兵少则无法克敌,兵多则消耗过重,绝非上策。吴懿之前就有侵扰襄阳的劣迹,如今曹操沿江而下,他岂能安居不动?大将军移师襄阳,大张旗鼓,正是知道征战不易,欲吓阻吴懿而已。请陛下明察,一旦出师,荆州骚动,钱粮空耗,朝廷的赋税怕是又无法及时支付了。”
  天子轻声叹息。至于是附和杨修还是什么,就只有他知道了。“杨卿,朝廷也不愿横生事端,已经下诏切责曹操,只是路途遥远,也不知道诏书到了没有。再者,大将军年轻气盛,虎视汉中,也容易激化矛盾,不利调解。这样吧,朝廷再下诏书,尽量劝说,你也传书大将军,请他给朝廷一些时间,不要冲动,轻启战衅。”
  杨修连声叹息,躬身再拜,起身退出。
  天子长身而起,目送杨修下殿。这不是对杨修本人的尊敬,而是对大将军孙策的礼敬。不管怎么说,孙策面子上对朝廷还是很客气的,投桃报李,朝廷自然也不能怠慢了。
  看着杨修出了殿,天子才重新坐了回去,嘴角微挑,说不出的满意。曹操自以为得计,拿下巫县就不前进了,敷衍朝廷,可是他却忘了一件事:他不想主动挑战孙策,孙策却不会放过他,如今周瑜守江陵,孙策却到了襄阳,准备进攻汉中,曹操还能躲吗?
  有些事,不是躲就能躲得掉的。
  回想着杨修的无奈,天子越发兴奋,命人取来地图,铺在案上,看着从襄阳到汉中的那一段曲曲折折的山路,心情大好。三峡险峻,即使孙策有楼船也没有取胜的把握,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汉中作为突破口。可是这条路也不好走啊,不仅没有大路可走,沿途还有地方豪强甚至土匪山贼据险而守,要想一路突击前进,没有两三年时间是不可能实现的。
  两三年时间,孙策要消耗多少钱粮?据刘巴估计,以一万人计算,一年就需要三十亿的开支,加上江陵的驻军,每年至少六七十亿。万一受挫,将士伤亡过大,救治和抚衅的费用也是一笔巨大的开支,总额完全有可能超过百亿。
  即使孙策有钱,也经不起这样的消耗。
  刘晔的计划已经实现了一半,接下来就看袁谭的了。如果袁谭也能出兵,孙策两线作战,他肯定支撑不住。到时候他是会向朝廷屈服,还是硬撑到底?
  天子很好奇。
  这时候就能看出关中的优势了。朝廷也许暂时没有主动出击的实力,可是倚仗地利闭关自守绰绰有余。孙策却不同,中原地势平坦,不论是长江还是黄河,他都是下游,进攻会面临难以克服的障碍,防守同样任务艰巨,形势被动。他这些年一直在征战,有时候未必是他好战,而是不战则亡,不得不战。
  令君当初迁都的建议真是太正确了。
  天子一边想着,一边派人去请荀彧、刘晔。刘晔来得快一些,很快就到了。看完杨修刚刚递上来的奏疏,他笑了一声,心情和天子一样轻松,但他不像天子那样容易满足。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