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9节(2 / 4)
“你有什么问题?”孙策将下巴搁在她的肩上,看着她坚挺的双峰和修长的双腿,颇有些得意。六年前初见时,黄月英还是一个稚气未褪的少女,如今却是一个少妇了。“因为船的事?”
黄月英哼了一声,露出几分沮丧。“我好像计穷了,我阿翁、阿母一起帮我想办法,也没想出更好的驱动方式。你说……”黄月英有些犹豫,转头看了孙策一眼,欲言又止。
孙策忍着笑。“你想问我,既怕我答不出来,我没面子,又怕我答出来了,你没面子,对吧?”
黄月英撇了撇嘴,无可奈何地点了点头。
孙策没有急着给她答案。他可以给她答案,但这既没有必要,也不应该。对他来说,他已经掌握了技术优势,不需要开挂,建立一个能够良性发展的技术体系远比解决一个技术问题更重要,拔苗助长并非上策。技术发展从来不是一个可以一蹴而就的事,遇到瓶颈再正常不过,而他不是全能的,迟早会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与其如此,不如早点认清现实,做自己擅长的事。
“你这么聪明都解决不了,我怎么能解决得了。不过你不用担心,我不会觉得没面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嘛,没什么好丢人的。”
黄月英“噗嗤”一声笑了,杏眼斜睨。“真的假的?”
“当然是真的,术业有专攻嘛。”孙策笑道:“我又不是全知全能的神。”
“你的专业是什么?”黄月英轻松了很多,调侃道:“听阿宓说,你最大的愿望是长寿,难道你的专业是养生术?你可别跟我说什么德者寿,我才不信那些呢。天地倒是长寿,可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当然,我的专业就是养生术,具体而言,就是房中术。”孙策嘿嘿笑道:“有没有兴趣再切磋一下?”
“行了,行了。”黄月英迅速从孙策怀中脱身,一个猛子扎进水中,潜到温泉对面,蹲在手中,只露出红扑扑的小脸,笑盈盈地说道:“等着和你切磋的人多着呢,我可不想被人说多吃多占。”
孙策靠在池壁上,和黄月英调笑了一会儿,又说回正题。“阿楚,我虽然不懂木学,但是学问的道理是相通的。我建议你不要急,沉下心来,多研究点算学。你还记得当初改进抛石机吗?徐公河可是帮了大忙的。现在你遇到了困难,不妨再从算学上寻求突破。”
“算学?”黄月英若有所思。
“没错,几乎所有的学问最后都可以归结为算学。你比如说行军作战,也和算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骑卒和步卒在不同的地形发挥的战力强弱,就决定了他们在南方、北方的优劣转换,军谋处在进行推演的时候,这些数据都是必不可少的依据。你造海船,海船越造越大,动力跟不上,成了最大的限制,那你就要研究不同的驱动方式的效率,这些都需要算学的辅助,不能光凭感觉……”
黄月英听得入神,不知不觉的又游了回来,伏在孙策膝上,仰着头,一脸崇拜地看着孙策。孙策也许不懂木学——实际上她很怀疑这一点——但他看问题的境界更高,能看到不同学问之间的共通之处,这是她最佩服的地方。木学与兵学风马牛不相及,却都能用算学的办法来解决,这样的道理,她以前就没有听过。易学倒是重视数,却有些隔靴搔痒,只能泛泛而谈,无法解决实际问题。
看着侃侃而谈的孙策,黄月英芳心悸动,嘴上却不肯服气。“那……房中术又与算学有什么关系?”
孙策愣了一下,随即斜眼笑道:“当然有关系,口说无凭,你过来,我证明给你看。”
第1857章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孙策在秣陵厉兵秣马,同时耐心地等待朝廷的反应,生活与出征时大不相同,但他的作息时间很规律,除非特殊情况,他绝不熬夜,早睡早起,行气练拳,甚至喝起了养生茶,手里就差一个保温杯。明明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年青人,却和中年人一样克制。
所以他的身体非常好,闺房内很和谐。女人虽然不少,他却不觉得有什么负担,反倒觉得精力越来越好,感觉这房中术似乎真有点门道,长生不老太遥远,延年益寿倒也不完全是幻想。
黄月英虽然比刘和放得开,却也不是他这种老司机的对手,刚刚欢好了一回,身体还有些乏,见孙策主动搦战,虽然不甘,也只得主动认输,免得腰酸腿软的被姊妹们笑话。
孙策也不己甚,搂着黄月英说些闲话,不动声色的将自己那点科学理论灌输给黄月英。黄月英很聪明,但她的理论基础太弱,如果不把这一块补起来,后面的路会越来越难走。
两人腻在一起耳鬓厮磨,在互相调笑中说着高深玄远的天道,自有一番别样的浪漫。
泡得手指都起了皱,孙策拉着黄月英离开温泉,回到住处。袁权正与冯宛、刘和等人说着闲话,屋里却多了两个人:桥家姊妹围着摇篮,逗着孩子,低声说笑。小桥眼尖,见孙策进来,立刻迎了上来,歪着头,笑眯眯地看着孙策。
“君侯饿不饿?”
孙策拍拍肚子。“本来还不觉得饿,你一说,我倒是真有点饿了。怎么,今天有好东西吃?”
“有啊,有啊。”小桥拍着手笑道,转身拉着害羞的大桥,飞奔着去了。孙策不知道她们在搞什么鬼,上了堂,看了袁权一眼。袁权眨了眨眼睛,说道:“小姑娘的一片心意,特地从吴县赶来,你可不能驳了她面子。”
孙策一听,就明白了袁权的意思。转身一看,又道:“阿宓、阿梅呢?”
“刚刚出去了,说是出去看风景。”
孙策没有再问。过了一会儿,桥家姊妹回来了,小桥手里捧着一个匣子。她将孙策面前的木案收拾干净,打开匣子,取出抽层,摆在案上,是两盒很精致的点心,一盒四块,不仅外观好,色泽诱人,点心上还有字,八块点心凑起来正好的“恭祝吴侯幽州大捷”。小桥小心翼翼地将八块点心摆在孙策面前,忍着得意,目不转睛地看着孙策。 ↑返回顶部↑
黄月英哼了一声,露出几分沮丧。“我好像计穷了,我阿翁、阿母一起帮我想办法,也没想出更好的驱动方式。你说……”黄月英有些犹豫,转头看了孙策一眼,欲言又止。
孙策忍着笑。“你想问我,既怕我答不出来,我没面子,又怕我答出来了,你没面子,对吧?”
黄月英撇了撇嘴,无可奈何地点了点头。
孙策没有急着给她答案。他可以给她答案,但这既没有必要,也不应该。对他来说,他已经掌握了技术优势,不需要开挂,建立一个能够良性发展的技术体系远比解决一个技术问题更重要,拔苗助长并非上策。技术发展从来不是一个可以一蹴而就的事,遇到瓶颈再正常不过,而他不是全能的,迟早会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与其如此,不如早点认清现实,做自己擅长的事。
“你这么聪明都解决不了,我怎么能解决得了。不过你不用担心,我不会觉得没面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嘛,没什么好丢人的。”
黄月英“噗嗤”一声笑了,杏眼斜睨。“真的假的?”
“当然是真的,术业有专攻嘛。”孙策笑道:“我又不是全知全能的神。”
“你的专业是什么?”黄月英轻松了很多,调侃道:“听阿宓说,你最大的愿望是长寿,难道你的专业是养生术?你可别跟我说什么德者寿,我才不信那些呢。天地倒是长寿,可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当然,我的专业就是养生术,具体而言,就是房中术。”孙策嘿嘿笑道:“有没有兴趣再切磋一下?”
“行了,行了。”黄月英迅速从孙策怀中脱身,一个猛子扎进水中,潜到温泉对面,蹲在手中,只露出红扑扑的小脸,笑盈盈地说道:“等着和你切磋的人多着呢,我可不想被人说多吃多占。”
孙策靠在池壁上,和黄月英调笑了一会儿,又说回正题。“阿楚,我虽然不懂木学,但是学问的道理是相通的。我建议你不要急,沉下心来,多研究点算学。你还记得当初改进抛石机吗?徐公河可是帮了大忙的。现在你遇到了困难,不妨再从算学上寻求突破。”
“算学?”黄月英若有所思。
“没错,几乎所有的学问最后都可以归结为算学。你比如说行军作战,也和算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骑卒和步卒在不同的地形发挥的战力强弱,就决定了他们在南方、北方的优劣转换,军谋处在进行推演的时候,这些数据都是必不可少的依据。你造海船,海船越造越大,动力跟不上,成了最大的限制,那你就要研究不同的驱动方式的效率,这些都需要算学的辅助,不能光凭感觉……”
黄月英听得入神,不知不觉的又游了回来,伏在孙策膝上,仰着头,一脸崇拜地看着孙策。孙策也许不懂木学——实际上她很怀疑这一点——但他看问题的境界更高,能看到不同学问之间的共通之处,这是她最佩服的地方。木学与兵学风马牛不相及,却都能用算学的办法来解决,这样的道理,她以前就没有听过。易学倒是重视数,却有些隔靴搔痒,只能泛泛而谈,无法解决实际问题。
看着侃侃而谈的孙策,黄月英芳心悸动,嘴上却不肯服气。“那……房中术又与算学有什么关系?”
孙策愣了一下,随即斜眼笑道:“当然有关系,口说无凭,你过来,我证明给你看。”
第1857章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孙策在秣陵厉兵秣马,同时耐心地等待朝廷的反应,生活与出征时大不相同,但他的作息时间很规律,除非特殊情况,他绝不熬夜,早睡早起,行气练拳,甚至喝起了养生茶,手里就差一个保温杯。明明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年青人,却和中年人一样克制。
所以他的身体非常好,闺房内很和谐。女人虽然不少,他却不觉得有什么负担,反倒觉得精力越来越好,感觉这房中术似乎真有点门道,长生不老太遥远,延年益寿倒也不完全是幻想。
黄月英虽然比刘和放得开,却也不是他这种老司机的对手,刚刚欢好了一回,身体还有些乏,见孙策主动搦战,虽然不甘,也只得主动认输,免得腰酸腿软的被姊妹们笑话。
孙策也不己甚,搂着黄月英说些闲话,不动声色的将自己那点科学理论灌输给黄月英。黄月英很聪明,但她的理论基础太弱,如果不把这一块补起来,后面的路会越来越难走。
两人腻在一起耳鬓厮磨,在互相调笑中说着高深玄远的天道,自有一番别样的浪漫。
泡得手指都起了皱,孙策拉着黄月英离开温泉,回到住处。袁权正与冯宛、刘和等人说着闲话,屋里却多了两个人:桥家姊妹围着摇篮,逗着孩子,低声说笑。小桥眼尖,见孙策进来,立刻迎了上来,歪着头,笑眯眯地看着孙策。
“君侯饿不饿?”
孙策拍拍肚子。“本来还不觉得饿,你一说,我倒是真有点饿了。怎么,今天有好东西吃?”
“有啊,有啊。”小桥拍着手笑道,转身拉着害羞的大桥,飞奔着去了。孙策不知道她们在搞什么鬼,上了堂,看了袁权一眼。袁权眨了眨眼睛,说道:“小姑娘的一片心意,特地从吴县赶来,你可不能驳了她面子。”
孙策一听,就明白了袁权的意思。转身一看,又道:“阿宓、阿梅呢?”
“刚刚出去了,说是出去看风景。”
孙策没有再问。过了一会儿,桥家姊妹回来了,小桥手里捧着一个匣子。她将孙策面前的木案收拾干净,打开匣子,取出抽层,摆在案上,是两盒很精致的点心,一盒四块,不仅外观好,色泽诱人,点心上还有字,八块点心凑起来正好的“恭祝吴侯幽州大捷”。小桥小心翼翼地将八块点心摆在孙策面前,忍着得意,目不转睛地看着孙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