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节(3 / 4)
即便如此,马腾还是不敢轻视韩遂的意见,随即带着马超去拜访韩遂。韩遂倒是早有心理准备,对马超的计划大加赞赏,并答应机会合适的时候推荐马超出任陇西或武都太守。
马腾随即带着马超请见天子,向天子通报情况,那么多上等战马出关必须得到朝廷的许可。
……
天子坐在殿上,听了郎官的汇报,看向刘晔。刘晔会意,立刻把相关情况汇报了一遍。他已经收到了相关的消息,知道马超离开了南阳,押着几十车军械赶往武关,他的亲卫将庞德顶替了他的位置,成了孙策的义从骑将。
“这么说,马超虽然回来了,但马腾与孙策的联系并没有切断?”
“不仅不会切断,反而会更强。”刘晔很平静。“陛下不必忧心,他们之间不过是利益而已,利尽而交断。且马超骁勇,随孙策征战多时,对孙策的战法最为熟悉不过,将来西征时可有,陛下宜笼络之。”
天子吁了一口闷气,苦笑道:“子扬,朕将来平定凉州,这凉州也是凉州人的凉州,不是朕的凉州。”
“陛下所言甚是,岂止凉州,就连天下都如此。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并非陛下一人的天下。唯有君臣共力,各尽其职,才能中兴大汉。陛下西征,决生死于瞬息之间,不倚仗马超这样的骁勇之辈,还能倚仗谁?孙策待马超不薄,马超还愿意回关中,便是难得。陛下不宜苛责。”
天子眼皮一挑,打量了刘晔一眼,有些意外。刘晔今天的辞锋很尖锐。他歪了歪嘴,轻声笑道:“子扬觉得朕平时对臣下苛责吗?”
刘晔离席再拜。“臣失言,死罪死罪。陛下,臣并非说陛下对臣下苛责,而是想提醒陛下一点,凉州是边鄙之地,民风质朴,文化不足,像皇甫太尉这样的毕竟是少数,一言不合便刀剑相见者比比皆是。陛下与他们相处不能学光武帝,而应该学高皇帝,否则便有圆凿方枘之弊,无端增加危险。”
天子若有所思。“子扬提醒得有理,倒是朕误会了。那你说说,朕该如何笼络马超?”
“先召见他们父子,温言相慰,多问其功绩……”
刘晔仔细解说了一番,天子很认真的听了,这才派人请马腾、马超父子入殿。时间不长,马腾、马超进了殿,拱手急趋。马腾很自如,马超看起来有些生涩,脚下步伐不够稳,一不留神就会赶上马腾,发现后又连忙放慢脚步,看起来有些窘迫。
天子微微一笑,等马腾、马超行完礼,和声道:“二位爱卿平身。”
“唯!”马腾朗声应道。
“喏……唯!”马超闹了个大红脸,连忙叩头请罪。
天子笑了,摆摆手,示意马超不要拘谨。他盯着马超仔细看了一会,笑道:“早就听人说卿相貌堂堂,武艺出众,是不亚于镇北将军孙策、镇南将军周瑜的少年英雄,今天一见,传言不虚。”
马超有些尴尬,天子拿他和孙策、周瑜相提并论,他压力很大,同时又有一些不服。年龄一般大,武艺也不差,凭什么他们一个是镇南将军,一个是镇北将军,又都封了侯,我却只能为孙策做义从骑将?
天子将马超的尴尬看在眼里,微微一笑。“卿努力,将来封侯拜将,必不使卿愧对他们。”
马超喜出望外,躬身拜谢。
第1648章 长安居不易
天子赐座,与马腾寒喧了几句后便和马超攀谈起来。先是问他武艺,马超开始还有些谦虚,自承武艺不精,后来说着说着就得意起来,大讲特讲自己几次随孙策出战立功的事迹,讲述时有意无意的夸大了自己的战功,给人一种若非有他,孙策绝不会有今天的感觉。
天子辨不清真伪,但他对马超的夸夸其谈有些反感,只不过他没有表现在脸上,反而适时夸奖了马超几句,最后又饶有兴趣的问了一句:“久闻镇北将军武艺超群,天下无双,人以霸王项羽目之。卿与之相较,如何?”
马超难得的犹豫了一下,拱手道:“回禀陛下,镇北将军天赋过人,又勤学苦练,还从易学中悟出了阴阳之道,的确是难得的奇才。他步骑皆难,步战的确称得上天下无双,骑战也足以跻身一流。臣与之相较各有千秋,论步战,镇北将军当世无对。论骑战,臣以熟练略胜一筹。”他微微一笑。“当然,这并非镇北将军不能,只是他生于东南,又军务缠身,不能像臣一样日日练习而已。”
天子深表同意。“这骑射的确需要天赋,西北人就是比中原人更强一些。卿如此,温侯亦如此。”
听到吕布的名字,马超有些不爽。他已经听马腾说了,吕布将女儿献给天子,天子对他非常器重,拜为执金吾,增邑,有意用他来压制马腾和韩遂。马腾这么急着叫他回来,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陛下,恕罪冒昧。骑射已是屠龙之技,当不得大用矣,突击才是骑兵的破敌长技。”
天子很惊讶,身休微微前倾。“卿何出此言?突击虽是破敌长技,骑射难道就不重要?”
“陛下,骑射当然重要,但时随境迁,在战场上的作用将逐步让步于突击。何也?骑射难以掌握,非从小练习不可。自古及今,善骑射者不是草原上的蛮胡就是边郡子弟,人数有限,能集结万骑就非常难得。突击则不同,持矛而冲,对骑士的要求低于骑射,训练时间也短,快则两三年,慢则三五年就能成军,只要战马足够,组建数万大军也不足为奇。此其一也。骑弓弱,射不及六七十步,临阵不过三发,能开三石之弓者寥寥可数,只可为军中狙击之士,难以成军。且战马奔驰之间,纵使射中对手,也很难保证命中要害,杀伤有限,万一对方甲胄齐全,箭矢于其如蚊蝇尔,不足道。突击则不然,长矛中体,非死即残,杀伤效率相去甚远。这种战术演变自霍嫖姚破匈奴起便是我汉军制胜战法,只不过本朝兵制变更,骑兵倚重边郡子弟和胡越,这才因循守旧,使骑射绵延至今。”
马超侃侃而谈,细细分析了骑射与突击的利弊,天子和刘晔听了,觉得有理,大受启发。就连马腾都觉得有理,看向马超的眼神又多了几分欣赏。他久经战阵,对这两种战术的差异并不陌生,却无法说得这么清晰。由此可见,马超带回来的不仅是一千二百套军械和马铠,更有谋略、见识的全面提升。 ↑返回顶部↑
马腾随即带着马超请见天子,向天子通报情况,那么多上等战马出关必须得到朝廷的许可。
……
天子坐在殿上,听了郎官的汇报,看向刘晔。刘晔会意,立刻把相关情况汇报了一遍。他已经收到了相关的消息,知道马超离开了南阳,押着几十车军械赶往武关,他的亲卫将庞德顶替了他的位置,成了孙策的义从骑将。
“这么说,马超虽然回来了,但马腾与孙策的联系并没有切断?”
“不仅不会切断,反而会更强。”刘晔很平静。“陛下不必忧心,他们之间不过是利益而已,利尽而交断。且马超骁勇,随孙策征战多时,对孙策的战法最为熟悉不过,将来西征时可有,陛下宜笼络之。”
天子吁了一口闷气,苦笑道:“子扬,朕将来平定凉州,这凉州也是凉州人的凉州,不是朕的凉州。”
“陛下所言甚是,岂止凉州,就连天下都如此。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并非陛下一人的天下。唯有君臣共力,各尽其职,才能中兴大汉。陛下西征,决生死于瞬息之间,不倚仗马超这样的骁勇之辈,还能倚仗谁?孙策待马超不薄,马超还愿意回关中,便是难得。陛下不宜苛责。”
天子眼皮一挑,打量了刘晔一眼,有些意外。刘晔今天的辞锋很尖锐。他歪了歪嘴,轻声笑道:“子扬觉得朕平时对臣下苛责吗?”
刘晔离席再拜。“臣失言,死罪死罪。陛下,臣并非说陛下对臣下苛责,而是想提醒陛下一点,凉州是边鄙之地,民风质朴,文化不足,像皇甫太尉这样的毕竟是少数,一言不合便刀剑相见者比比皆是。陛下与他们相处不能学光武帝,而应该学高皇帝,否则便有圆凿方枘之弊,无端增加危险。”
天子若有所思。“子扬提醒得有理,倒是朕误会了。那你说说,朕该如何笼络马超?”
“先召见他们父子,温言相慰,多问其功绩……”
刘晔仔细解说了一番,天子很认真的听了,这才派人请马腾、马超父子入殿。时间不长,马腾、马超进了殿,拱手急趋。马腾很自如,马超看起来有些生涩,脚下步伐不够稳,一不留神就会赶上马腾,发现后又连忙放慢脚步,看起来有些窘迫。
天子微微一笑,等马腾、马超行完礼,和声道:“二位爱卿平身。”
“唯!”马腾朗声应道。
“喏……唯!”马超闹了个大红脸,连忙叩头请罪。
天子笑了,摆摆手,示意马超不要拘谨。他盯着马超仔细看了一会,笑道:“早就听人说卿相貌堂堂,武艺出众,是不亚于镇北将军孙策、镇南将军周瑜的少年英雄,今天一见,传言不虚。”
马超有些尴尬,天子拿他和孙策、周瑜相提并论,他压力很大,同时又有一些不服。年龄一般大,武艺也不差,凭什么他们一个是镇南将军,一个是镇北将军,又都封了侯,我却只能为孙策做义从骑将?
天子将马超的尴尬看在眼里,微微一笑。“卿努力,将来封侯拜将,必不使卿愧对他们。”
马超喜出望外,躬身拜谢。
第1648章 长安居不易
天子赐座,与马腾寒喧了几句后便和马超攀谈起来。先是问他武艺,马超开始还有些谦虚,自承武艺不精,后来说着说着就得意起来,大讲特讲自己几次随孙策出战立功的事迹,讲述时有意无意的夸大了自己的战功,给人一种若非有他,孙策绝不会有今天的感觉。
天子辨不清真伪,但他对马超的夸夸其谈有些反感,只不过他没有表现在脸上,反而适时夸奖了马超几句,最后又饶有兴趣的问了一句:“久闻镇北将军武艺超群,天下无双,人以霸王项羽目之。卿与之相较,如何?”
马超难得的犹豫了一下,拱手道:“回禀陛下,镇北将军天赋过人,又勤学苦练,还从易学中悟出了阴阳之道,的确是难得的奇才。他步骑皆难,步战的确称得上天下无双,骑战也足以跻身一流。臣与之相较各有千秋,论步战,镇北将军当世无对。论骑战,臣以熟练略胜一筹。”他微微一笑。“当然,这并非镇北将军不能,只是他生于东南,又军务缠身,不能像臣一样日日练习而已。”
天子深表同意。“这骑射的确需要天赋,西北人就是比中原人更强一些。卿如此,温侯亦如此。”
听到吕布的名字,马超有些不爽。他已经听马腾说了,吕布将女儿献给天子,天子对他非常器重,拜为执金吾,增邑,有意用他来压制马腾和韩遂。马腾这么急着叫他回来,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陛下,恕罪冒昧。骑射已是屠龙之技,当不得大用矣,突击才是骑兵的破敌长技。”
天子很惊讶,身休微微前倾。“卿何出此言?突击虽是破敌长技,骑射难道就不重要?”
“陛下,骑射当然重要,但时随境迁,在战场上的作用将逐步让步于突击。何也?骑射难以掌握,非从小练习不可。自古及今,善骑射者不是草原上的蛮胡就是边郡子弟,人数有限,能集结万骑就非常难得。突击则不同,持矛而冲,对骑士的要求低于骑射,训练时间也短,快则两三年,慢则三五年就能成军,只要战马足够,组建数万大军也不足为奇。此其一也。骑弓弱,射不及六七十步,临阵不过三发,能开三石之弓者寥寥可数,只可为军中狙击之士,难以成军。且战马奔驰之间,纵使射中对手,也很难保证命中要害,杀伤有限,万一对方甲胄齐全,箭矢于其如蚊蝇尔,不足道。突击则不然,长矛中体,非死即残,杀伤效率相去甚远。这种战术演变自霍嫖姚破匈奴起便是我汉军制胜战法,只不过本朝兵制变更,骑兵倚重边郡子弟和胡越,这才因循守旧,使骑射绵延至今。”
马超侃侃而谈,细细分析了骑射与突击的利弊,天子和刘晔听了,觉得有理,大受启发。就连马腾都觉得有理,看向马超的眼神又多了几分欣赏。他久经战阵,对这两种战术的差异并不陌生,却无法说得这么清晰。由此可见,马超带回来的不仅是一千二百套军械和马铠,更有谋略、见识的全面提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