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用杨修为豫章太守,再一次证明了孙策的用人眼光,对安定豫章人心有莫大的益处。不用心急,只要有能力,总会有得到重用的时候,不用在乎什么出身,什么年龄。四世三公也罢,出身寒门也罢,年长也罢,年轻也罢,孙将军都敢用。有了这样的心理,豫章的各级官吏心态都安稳了很多,没有出仕的读书人也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令尊在哪?”
  杨修也不隐瞒,把情况说了一遍。杨彪从冀州、兖州而来,对比几州的发展趋势,深知朝廷劣势明显,谈判的筹码有限,现在心情很不好,近乎绝望。
  “不会……想不开吧?”孙策说道。他是真有些担心,杨彪或许有点迂腐,但他个人品德很好,可谓是德高望重,如果逼死了杨彪,即使和他没什么关系,对他来说也是一个污点。杨彪一死,杨修至少要守孝三年,回了弘农还会不会回来,那可就不好说了。
  “那要看将军准备怎么谈。”
  孙策看看杨修,哈哈一笑。“德祖,你说我该怎么谈?”
  杨修早有准备。“将军,恕我直言,也许大汉之火注定要灭,但如果可能,最好不要灭在你的手上,还是让他自生自灭的比较好。将军占据五州,荆州、豫州是天下膏腴之地,青徐虽然损失较大,但经营数年也是富庶之地,更别说江南屯田,百姓襁负而至。虽说是五州,人口已逾天下之半,徐徐图之,水到渠成,将军可不取而取,不胜而胜。”
  孙策笑而不语。
  杨修接着说道:“与其逆取,不如顺守。外示天下以忠,内收百姓之服,忠可得其赏,服可得其力,将军然后可以深耕五州,以我之不可胜,待敌之可胜,岂不比四面出击,师老兵疲为佳?”
  孙策揽着杨修的肩膀,轻轻拍了拍。杨修所说听起有些保守,却是万全之计,和张纮、虞翻等人的说法异曲同功,只不过他毕竟是杨氏子弟,来谈判的又是他的父亲杨彪,他不能把话说得太明白。能做到这一步,说明杨修已经认清形势,做出了决定,不需要他再费什么口舌了。
  “德祖以为,我能得什么样的赏?”
  杨修沉默了片刻。“朝廷退居关中,虽说手握幽益凉三州,户口不足将军之半,财赋不及将军三分之一,还能给将军什么?唯名耳。名正言顺的统治五州,这应该是将军可以争取的目标。如果再高,对将军来说是锦上添花,对朝廷来说却是难以承受之羞辱,逼着朝廷铤而走险,反而不美。将军,现在还不是鲸吞之时,只宜蚕食。”
  孙策不置可否。杨修偏保守,他可以参考他的意见,却不必盲从,别说是杨修,就算是他父亲杨彪也未必清楚朝廷究竟想要什么。这件事还是让张纮去谈吧,他们应该会掌握好尺度,尽可能地争取最大的利益。孙策随即请来张纮,请他随杨修去豫章见杨彪,商讨条件,他本人暂时不见杨彪,直接去吴县。等最后谈得差不多了,他再与杨彪见面不迟。
  杨修有些意外,却也觉得这样比较好。张纮人到中年,做事比较成稳,他先和杨彪见面,就算有什么分歧,也不会闹得面红耳赤。
  第1633章 好德和好色
  张纮与杨修乘船赶往书院。不到百里,他走了四天。走走停停,中途还下船游览了半天。彭蠡湖西侧便是匡庐,正值深秋,湖光山色,美不胜收。张纮文兴大发,正好身边又是一个文才上佳的杨修,两人吟诗作赋,诗饮唱和,不亦乐乎。四天后下船时,箧中已有赋四篇,诗十余首。
  在一个傍晚,张纮到达书院。袁权已经安排好了住处,第一时间赶来拜见。对张纮的姗姗来迟,袁权没有发表任何意见,依礼问了安,询问了孙策的近况,留下侍候张纮起居的侍女,约好待会儿设宴为张纮接风,便告退了。
  杨修也退了出去,和袁权并肩而行,问起了这些天杨彪的情况。袁权大致说了一遍。这两天杨彪的情绪起伏不定,既焦虑,又踌躇,本来以为杨修两天前就能回来,结果一再落空,已经有些急了,待会儿见了面,少不得一顿批评。
  杨修吃了一惊,看看袁权。“多谢姊姊提醒。”
  “你好自为之。”袁权笑道:“不过,姑父是明白人,他知道孰是孰非,不会为难你的。”
  杨修抬起手,抹了抹眉梢。他们回到小院,一起进了门,杨彪正坐在堂上,板着脸,怒气冲冲。袁夫人坐在一旁,脸色也不太好,见杨修、袁权进来,连忙给杨修使了一个眼色,起身离席,拉着袁权的手说道:“阿权,你陪我出去走走。”
  袁权应了,向杨彪告退。杨彪摆摆手,示意他们自便,狠狠地瞪了杨修一眼。杨修笑笑,从怀中取出誊写好的诗赋,送到杨彪面前。“父亲,你先看看这个。”
  杨彪瞥了一眼,冷笑一声:“你好自在啊,还有心情吟诗作赋。”
  “父亲这些天难道没有什么吟诵?”
  “我可没你这闲情逸志。”
  杨修摇摇头。“父亲,这不是闲情逸志,这是交锋的前奏啊。你看高手对阵之前,是不是都会放松身形,调整呼息?如果一方从容不迫,一方跃跃欲试,不用交兵,胜负已分。父亲,你现在这心境可不宜与子纲先生对阵啊。”
  杨彪愣了一下,觉得杨修说得有理,嘴上却不肯承认。“谁说我心乱了?我只是一向不喜欢这些小道。”
  “这是自然,父亲是大臣,关注的辅圣君,致大道,悲春伤秋非父亲所好。不过,与子纲先生会面,短兵相接,得失只在只言片语之间,父亲亦要小心些。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父亲读读这些文章,可以略知一些子纲先生的志向,做到心中有数。你们虽然见过面,毕竟是多年以前了,现在有什么变化,还是了解一些的比较好。”
  杨彪有些诧异,盯着杨修看了一会儿,默默地点了点头。“你说得有理。德祖,你也累了,去休息吧。”
  “喏。”杨修起身拨了拨灯芯,将油灯调亮了些,又施了一礼,转身退出,轻轻的带上了房门。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