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节(2 / 4)
诸葛亮应声答道:“完好无损的七百三十九匹,还有五百七十一匹受伤的,不知道能不能救回来。确认不能治的已经宰了,正在釜里煮,到时候送一些过来当夜宵,参战的将士每人一斤,再加一升酒。”
郭嘉知道孙策最关心的就是战马缴获数量,早就让诸葛亮统计好了。孙策非常满意,大声对正在吃饭的将士们说道:“听见没有?今天夜宵很丰盛,有酒有肉。”
“听见了。”一个义从兴奋地大声应道:“将军放心,天亮之前,一定干废麹义。”
“说得对,天亮之前,一定干废麹义。”义从们七嘴八舌的附和道。
“你看我们士气多高。”孙策向郭嘉挤挤眼睛。“你不仅要准备夜宵,还要准备好明天的庆功酒。”
“将军放心吧,开战前就准备好了。”郭嘉扬扬眉。“只要你们能击败麹义,别说庆功酒,赏赐都不是问题,自然会有大批的人贡献。”
孙策瞅了郭嘉一眼,笑了一声:“光有贡献可不够,不让他们脱层皮,他们不长记性。”他想了想又道:“奉孝,这件事你方便处理吗?要不要由我出面?”
郭嘉哈哈一笑。“我有什么不方便的?麹义要是胜了,荀衍可不会对我客气。”
“那就好。”
……
吃过晚饭,鲁肃先率部发动了进攻。尹楷部被重创,逃回来的只有四百余人,面对鲁肃的进攻,他根本抵挡不住,一口气丢了三四个大营。鲁肃越战越勇,接着再攻去卑的大营,去卑见势不妙,也没和麹义打招呼,趁着夜色偷偷的跑了。去卑的大营失守,麹义东侧的防线就基本肃清,鲁肃稍作休息,摆开阵势,准备强攻麹义的左翼。
看到东侧的几个营垒战鼓雷鸣,鲁肃在短短的时间内连克数营,势如破竹,麹义知道大事不妙。他能挡得住孙策,他的部下却挡不住孙策的部下,双方差距太明显了。已经半夜了,闵建一直没有消息传回来,大概是凶多吉少。如果再不突围,天一亮,他想突围也难了。
麹义下令左侧大营先走,从他身后离开,其他两个大营依次撤往襄城,互相掩护。
麹义的命令下达,战鼓声一响,孙策就知道他想撤了,立刻发起了进攻。
经过半夜休整,又连续饱餐两顿,将士们的体力大致恢复,精神抖擞,战意盎然,向麹义的阵地发起了强攻。百余辆弩车推到阵前,一字排开,短矛般的巨箭呼啸而出,人挡人死,盾挡盾破,将麹义的阵地射得七零八落,接着又换上集束箭,疯狂射击。密集的箭雨扑面而来,射得麹义的部下伤亡惨重、魂飞魄散,哀嚎声一片。
麹义躲在重重叠叠大盾后面,从大盾缝隙里看着被摧残得惨不忍睹的阵地,心情沉到了谷底。孙策和他对峙了半夜,一直没有发起攻击,他以为孙策是想和他比耐心,或者等部下清理外围,从侧面发起进攻。现在才知道孙策一直没闲着,他时刻在积蓄力量,准备发起雷霆一击。
除此之外,孙策还充分利用了雨水带来的影响。下午时下了一场大雨,这场大雨看似对双方不偏不倚,其实影响很大。淋了雨,再经过半夜时间的浸泡,冀州强弩手所用的强弩大多已经不能用,勉强用也会劲道不足,但弩车却没有这样的担心,依然保持着强大的攻击力。
弩车有车盖,孙策的弓弩手也是站在车上射击,不怕雨水。
对他来说,雨水是对手。对孙策来说,雨水更像是帮手,无形中帮孙策摧毁了他最后的倚仗——冀州强弩手。在孙策的贴身紧逼之下,他终究还是犯了错,一个致命的错。
大势已去,麹义不再迟疑,下令撤退。
第1408章 遗愿
麹义的阵型一动,孙策也跟着动了。
他一直盯着麹义,注意麹义的一举一动,等待着致命一击的机会。
麹义很谨慎,他见识过弩车的威力,弩车被送到战场后,他就躲在射击死角里,利用营栅为掩护,还部署了重重大盾,仅余的西凉步卒都在他的身前,阵地的最前方则换成了一千刀盾手、长矛手,三百强弩手,百人一排,整整十三排,将两军之间的阵地填得满满的,堵死了他强行突击的可能。
即使他的义从营强悍,对这种密集布阵也没有什么好办法,硬攻必然会造成大量伤亡。
想攻破这样的阵地,最理想的办法似乎只有清理外围,麹义的身后发起攻击。
他正是这么做的,但这不过是他想让麹义看到的假相,他在等待对麹义不利的因素发酵。这个时代的弓弩都是复合弓,所用的胶是动物胶,动物胶有一个最大的弱点就是怕水,浸了水,粘着力下降,弓力会严重削弱,甚至会在开弓时直接裂开。
战前进行战术推演时,这一点是军谋们反复强调的要点,而且他们还询问了对弓弩最有经验的谢宽,又做了试验,了解弓弩浸水后随时间推移弓力下降的趋势。结果得出结论,浸水十二个时辰后,弓力至少下降五成,甚至可能更高。
弓力下降五成,强弩就成了普通的弓,冀州强弩手就残了。
唯一意外的是鲁肃攻得太快太猛,只用了半夜时间就完成了战术目标,逼得麹义不得不提前撤退。不过这影响不了大局,让弩车多射几轮就是了,箭矢准备得很充分,足以将麹义的阵地完全摧毁。 ↑返回顶部↑
郭嘉知道孙策最关心的就是战马缴获数量,早就让诸葛亮统计好了。孙策非常满意,大声对正在吃饭的将士们说道:“听见没有?今天夜宵很丰盛,有酒有肉。”
“听见了。”一个义从兴奋地大声应道:“将军放心,天亮之前,一定干废麹义。”
“说得对,天亮之前,一定干废麹义。”义从们七嘴八舌的附和道。
“你看我们士气多高。”孙策向郭嘉挤挤眼睛。“你不仅要准备夜宵,还要准备好明天的庆功酒。”
“将军放心吧,开战前就准备好了。”郭嘉扬扬眉。“只要你们能击败麹义,别说庆功酒,赏赐都不是问题,自然会有大批的人贡献。”
孙策瞅了郭嘉一眼,笑了一声:“光有贡献可不够,不让他们脱层皮,他们不长记性。”他想了想又道:“奉孝,这件事你方便处理吗?要不要由我出面?”
郭嘉哈哈一笑。“我有什么不方便的?麹义要是胜了,荀衍可不会对我客气。”
“那就好。”
……
吃过晚饭,鲁肃先率部发动了进攻。尹楷部被重创,逃回来的只有四百余人,面对鲁肃的进攻,他根本抵挡不住,一口气丢了三四个大营。鲁肃越战越勇,接着再攻去卑的大营,去卑见势不妙,也没和麹义打招呼,趁着夜色偷偷的跑了。去卑的大营失守,麹义东侧的防线就基本肃清,鲁肃稍作休息,摆开阵势,准备强攻麹义的左翼。
看到东侧的几个营垒战鼓雷鸣,鲁肃在短短的时间内连克数营,势如破竹,麹义知道大事不妙。他能挡得住孙策,他的部下却挡不住孙策的部下,双方差距太明显了。已经半夜了,闵建一直没有消息传回来,大概是凶多吉少。如果再不突围,天一亮,他想突围也难了。
麹义下令左侧大营先走,从他身后离开,其他两个大营依次撤往襄城,互相掩护。
麹义的命令下达,战鼓声一响,孙策就知道他想撤了,立刻发起了进攻。
经过半夜休整,又连续饱餐两顿,将士们的体力大致恢复,精神抖擞,战意盎然,向麹义的阵地发起了强攻。百余辆弩车推到阵前,一字排开,短矛般的巨箭呼啸而出,人挡人死,盾挡盾破,将麹义的阵地射得七零八落,接着又换上集束箭,疯狂射击。密集的箭雨扑面而来,射得麹义的部下伤亡惨重、魂飞魄散,哀嚎声一片。
麹义躲在重重叠叠大盾后面,从大盾缝隙里看着被摧残得惨不忍睹的阵地,心情沉到了谷底。孙策和他对峙了半夜,一直没有发起攻击,他以为孙策是想和他比耐心,或者等部下清理外围,从侧面发起进攻。现在才知道孙策一直没闲着,他时刻在积蓄力量,准备发起雷霆一击。
除此之外,孙策还充分利用了雨水带来的影响。下午时下了一场大雨,这场大雨看似对双方不偏不倚,其实影响很大。淋了雨,再经过半夜时间的浸泡,冀州强弩手所用的强弩大多已经不能用,勉强用也会劲道不足,但弩车却没有这样的担心,依然保持着强大的攻击力。
弩车有车盖,孙策的弓弩手也是站在车上射击,不怕雨水。
对他来说,雨水是对手。对孙策来说,雨水更像是帮手,无形中帮孙策摧毁了他最后的倚仗——冀州强弩手。在孙策的贴身紧逼之下,他终究还是犯了错,一个致命的错。
大势已去,麹义不再迟疑,下令撤退。
第1408章 遗愿
麹义的阵型一动,孙策也跟着动了。
他一直盯着麹义,注意麹义的一举一动,等待着致命一击的机会。
麹义很谨慎,他见识过弩车的威力,弩车被送到战场后,他就躲在射击死角里,利用营栅为掩护,还部署了重重大盾,仅余的西凉步卒都在他的身前,阵地的最前方则换成了一千刀盾手、长矛手,三百强弩手,百人一排,整整十三排,将两军之间的阵地填得满满的,堵死了他强行突击的可能。
即使他的义从营强悍,对这种密集布阵也没有什么好办法,硬攻必然会造成大量伤亡。
想攻破这样的阵地,最理想的办法似乎只有清理外围,麹义的身后发起攻击。
他正是这么做的,但这不过是他想让麹义看到的假相,他在等待对麹义不利的因素发酵。这个时代的弓弩都是复合弓,所用的胶是动物胶,动物胶有一个最大的弱点就是怕水,浸了水,粘着力下降,弓力会严重削弱,甚至会在开弓时直接裂开。
战前进行战术推演时,这一点是军谋们反复强调的要点,而且他们还询问了对弓弩最有经验的谢宽,又做了试验,了解弓弩浸水后随时间推移弓力下降的趋势。结果得出结论,浸水十二个时辰后,弓力至少下降五成,甚至可能更高。
弓力下降五成,强弩就成了普通的弓,冀州强弩手就残了。
唯一意外的是鲁肃攻得太快太猛,只用了半夜时间就完成了战术目标,逼得麹义不得不提前撤退。不过这影响不了大局,让弩车多射几轮就是了,箭矢准备得很充分,足以将麹义的阵地完全摧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