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节(3 / 4)
关靖静静地听着。
“孙将军一直说,世家势大,权倾朝野,只知道坐而论道,空言仁义,却不顾民生艰难,奢侈浮华,又竞相吹捧,结党营私,子弟列于朝,有才能的寒门士子却报国无门,辗转于泥途。欲救天下,别无他途,唯有将天下的寒门子弟团结起来,才能将这些伪君子掀翻在地,揭破他们的虚伪面目。”
关靖默默地点着头。公孙瓒也是这么做的,他麾下几乎没什么世家子弟,可是效果显然并不好,至少比孙策差远了。这是为什么?关靖也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听了麋竺的话,他似乎有些明白了。公孙瓒没有做错,只是做得不够。寒门之所以被称为寒门,就是因为实力有限,仅靠公孙瓒自己是不够的,世家都知道要联合起来,公孙瓒又岂能期望单打独斗?
他不仅需要和孙策结盟,还需要和更多的人结盟,比如刘备,比如公越度,如果近在咫尺的人都不能结盟,又怎么能指望千里之外的孙策呢?
只是公孙瓒对刘备极度鄙视,怎样才能说服他向刘备求援呢?关靖暗自皱眉。
麋竺看在眼中,也不着急。他不会把话说得非常明白,也不会为公孙瓒解决所有的问题。说到底,公孙瓒只是孙策的一个选择,却不是唯一的选择。如果公孙瓒没有足够的实力,没有权衡轻重的见识,孙策宁可不与他结盟。
两地相隔太远,麋竺不可能事事请示,必须要自己做出决定。孙策派他来,就是看中他经商多年练就的眼力。找盟友就和做生意找伙伴一样,没人会和铁定亏本的人一起做生意。
孙策有一句话常挂在嘴边上。什么生意都可以做,亏本的生意不能做。
话说到这一步,剩下的就看关靖的悟性,就看公孙瓒能不能舍己从人。他如果一味刚强,一条路走到黑,那麋竺就只能另外物色合适的合作伙伴。
刘备就一直在寻求与孙策合作的机会,简雍就在头顶的飞庐上。
麋竺和关靖沟通了意见,却没有达成什么结果。关靖做不了主,他要回去请示公孙瓒。送走关靖,麋竺回到飞庐,简雍正在等他。麋竺也不瞒他,把关靖的来意简单的说了一下。简雍听完,一声轻笑。
“公孙瓒是个绝顶聪明的人,他不是不懂这个道理,只是不肯放下身段。他的仕途太顺利了,顺利得让他以为凭一己之力就能打破世家的阻挠,出人头地,建功立业。当然,他实际上也做到了,到界桥之战前,他已经凭军功拜将封侯,足以让他傲视群雄,就算是征东将军也未必在他眼中。这时候让他向孙将军俯首,怎么可能?”
麋竺不急着说话,静静地看着简雍。
简雍思索了片刻。“别驾,你如果信得过我的话,把这个任务交给我,我保证能让刘府君和公孙瓒重归于好,联起手来,与袁绍大战一场。”
麋竺打量着简雍了片刻,轻笑道:“你这么有把握?要不要先和刘府君先商量一下?”
简雍摇摇头。“不必,我了解刘府君。”
第1187章 赵云献计
刘备搓着手,不时地看一眼简雍。
“宪和,现在……恐怕不合适吧?伯珪杀了刘使君,幽州士人激愤,欲为刘使君报仇者不乏其人。我刚刚收到消息,朝廷已经委任张则为幽州刺史,不让伯珪占据幽州之意甚明,我们若与伯珪结盟,岂不是与朝廷作对?”
简雍歪了歪嘴,看向一旁的关羽等人。“诸位,你们也这么觉得?”
关羽哼了一声,把头扭到一旁。张飞揪着颌下的短须,咂着嘴,叭唧叭唧的响个不停。赵云沉思着,剑眉微蹙,若有所思。田豫犹豫了一下,欠了欠身。
“府君,我也觉得不妥。刘使君在幽州数年,广施恩义,甚得胡汉之心。公孙伯珪虽勇,但杀戮无度,此次又杀害刘使君,已成幽州公敌。当此时也,府君宜捐同窗之私义,同幽州之公义,举兵共讨公孙瓒,岂能与其结盟?我虽愚昧,也觉得不妥。”
刘备也不说话,只是瞅着简雍。之前他是希望与公孙瓒重修于好,但公孙瓒杀死刘虞的影响太坏,他最近已经不再试图与公孙瓒联络。如果不是实力不够,自忖不是公孙瓒对手,他也许早已起兵了。因为他的延误,鲜于辅等人意见很大,最近都不和他联系了。
简雍不着急,转头看着田豫。“国让,既然说到了私义和公义,我想问你一句:袁绍当不当讨?”
田豫苦笑。他本不想回答,可是在简雍的逼视下,只能点点头。袁绍叛逆之心昭然,他以诏书行各郡国的事也不是什么秘密。如果不是反对袁绍,他之前也不会支持公孙瓒。
“自然当讨,只是……”
“既然袁绍当讨,那刘使君与袁绍连横又算什么?公孙伯珪与刘使君不合,那是幽州内部事务,刘使君理当向朝廷申诉才对,他为什么向袁绍求援?”
田豫扬起了眉,很不满意,沉声喝道:“简宪和,你这是要污刘使君身后名吗?这可不是君子所为。”
关羽哼了一声,充满不屑。简雍也沉下了脸,逼视着田豫。“田国让,你不要顾左右而言他,我就问你这是不是事实?”
田豫大怒,拱拱手。“府君,恕我愚昧,不能赞同简君高论,告辞!”不等刘备点头,起身离去。 ↑返回顶部↑
“孙将军一直说,世家势大,权倾朝野,只知道坐而论道,空言仁义,却不顾民生艰难,奢侈浮华,又竞相吹捧,结党营私,子弟列于朝,有才能的寒门士子却报国无门,辗转于泥途。欲救天下,别无他途,唯有将天下的寒门子弟团结起来,才能将这些伪君子掀翻在地,揭破他们的虚伪面目。”
关靖默默地点着头。公孙瓒也是这么做的,他麾下几乎没什么世家子弟,可是效果显然并不好,至少比孙策差远了。这是为什么?关靖也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听了麋竺的话,他似乎有些明白了。公孙瓒没有做错,只是做得不够。寒门之所以被称为寒门,就是因为实力有限,仅靠公孙瓒自己是不够的,世家都知道要联合起来,公孙瓒又岂能期望单打独斗?
他不仅需要和孙策结盟,还需要和更多的人结盟,比如刘备,比如公越度,如果近在咫尺的人都不能结盟,又怎么能指望千里之外的孙策呢?
只是公孙瓒对刘备极度鄙视,怎样才能说服他向刘备求援呢?关靖暗自皱眉。
麋竺看在眼中,也不着急。他不会把话说得非常明白,也不会为公孙瓒解决所有的问题。说到底,公孙瓒只是孙策的一个选择,却不是唯一的选择。如果公孙瓒没有足够的实力,没有权衡轻重的见识,孙策宁可不与他结盟。
两地相隔太远,麋竺不可能事事请示,必须要自己做出决定。孙策派他来,就是看中他经商多年练就的眼力。找盟友就和做生意找伙伴一样,没人会和铁定亏本的人一起做生意。
孙策有一句话常挂在嘴边上。什么生意都可以做,亏本的生意不能做。
话说到这一步,剩下的就看关靖的悟性,就看公孙瓒能不能舍己从人。他如果一味刚强,一条路走到黑,那麋竺就只能另外物色合适的合作伙伴。
刘备就一直在寻求与孙策合作的机会,简雍就在头顶的飞庐上。
麋竺和关靖沟通了意见,却没有达成什么结果。关靖做不了主,他要回去请示公孙瓒。送走关靖,麋竺回到飞庐,简雍正在等他。麋竺也不瞒他,把关靖的来意简单的说了一下。简雍听完,一声轻笑。
“公孙瓒是个绝顶聪明的人,他不是不懂这个道理,只是不肯放下身段。他的仕途太顺利了,顺利得让他以为凭一己之力就能打破世家的阻挠,出人头地,建功立业。当然,他实际上也做到了,到界桥之战前,他已经凭军功拜将封侯,足以让他傲视群雄,就算是征东将军也未必在他眼中。这时候让他向孙将军俯首,怎么可能?”
麋竺不急着说话,静静地看着简雍。
简雍思索了片刻。“别驾,你如果信得过我的话,把这个任务交给我,我保证能让刘府君和公孙瓒重归于好,联起手来,与袁绍大战一场。”
麋竺打量着简雍了片刻,轻笑道:“你这么有把握?要不要先和刘府君先商量一下?”
简雍摇摇头。“不必,我了解刘府君。”
第1187章 赵云献计
刘备搓着手,不时地看一眼简雍。
“宪和,现在……恐怕不合适吧?伯珪杀了刘使君,幽州士人激愤,欲为刘使君报仇者不乏其人。我刚刚收到消息,朝廷已经委任张则为幽州刺史,不让伯珪占据幽州之意甚明,我们若与伯珪结盟,岂不是与朝廷作对?”
简雍歪了歪嘴,看向一旁的关羽等人。“诸位,你们也这么觉得?”
关羽哼了一声,把头扭到一旁。张飞揪着颌下的短须,咂着嘴,叭唧叭唧的响个不停。赵云沉思着,剑眉微蹙,若有所思。田豫犹豫了一下,欠了欠身。
“府君,我也觉得不妥。刘使君在幽州数年,广施恩义,甚得胡汉之心。公孙伯珪虽勇,但杀戮无度,此次又杀害刘使君,已成幽州公敌。当此时也,府君宜捐同窗之私义,同幽州之公义,举兵共讨公孙瓒,岂能与其结盟?我虽愚昧,也觉得不妥。”
刘备也不说话,只是瞅着简雍。之前他是希望与公孙瓒重修于好,但公孙瓒杀死刘虞的影响太坏,他最近已经不再试图与公孙瓒联络。如果不是实力不够,自忖不是公孙瓒对手,他也许早已起兵了。因为他的延误,鲜于辅等人意见很大,最近都不和他联系了。
简雍不着急,转头看着田豫。“国让,既然说到了私义和公义,我想问你一句:袁绍当不当讨?”
田豫苦笑。他本不想回答,可是在简雍的逼视下,只能点点头。袁绍叛逆之心昭然,他以诏书行各郡国的事也不是什么秘密。如果不是反对袁绍,他之前也不会支持公孙瓒。
“自然当讨,只是……”
“既然袁绍当讨,那刘使君与袁绍连横又算什么?公孙伯珪与刘使君不合,那是幽州内部事务,刘使君理当向朝廷申诉才对,他为什么向袁绍求援?”
田豫扬起了眉,很不满意,沉声喝道:“简宪和,你这是要污刘使君身后名吗?这可不是君子所为。”
关羽哼了一声,充满不屑。简雍也沉下了脸,逼视着田豫。“田国让,你不要顾左右而言他,我就问你这是不是事实?”
田豫大怒,拱拱手。“府君,恕我愚昧,不能赞同简君高论,告辞!”不等刘备点头,起身离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