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田丰看了他一眼,欲言又止。他沉默良久,也长长的一叹。
  ……
  甄俨赶到袁绍大营。郭图亲自出营迎接,将甄俨引到袁绍面前。
  甄俨本有弟兄三人,但长兄甄豫死得早,他就成了甄家家主。他刚过而立之年,身高七尺八寸,面如冠玉,浓眉大眼,唇上一绺短须,又黑又亮,看起来很精神。他的脸上没有粉,但衣服应该薰过香,香味不浓,却是袁绍喜欢的香气。
  袁绍对甄俨的第一印象很不错。袁谭兄弟都长得不错,可是和甄俨相比还是略逊一筹。郭图说甄俨的几个妹妹姿色都不俗,看来应该属实。
  郭图看到袁绍的脸色,暗自高兴。他知道袁绍注重仪容,而且尤重第一印象,所以特地关照甄俨要打扮一下。在袁绍身边这么多年,他对袁绍的好恶了如指掌,甄俨按照他的吩咐打扮,绝不会差。
  “不料中山竟有如此少年。”袁绍笑容可掬,伸手示意甄俨入座。
  甄俨拱手施礼,却不急着入座,伸手一指帐外的几个随从。“主公,请容我为你介绍几位勇士。”
  袁绍多少有些意外,不过目光一扫,见这几人身材魁梧,气势威猛,不像是一般武士,倒也没说什么。甄俨一一介绍,这几人分别是他的部曲将、新招募的步骑统领,还有一个髡头乌桓人。袁绍听了,又惊又喜,听甄俨这意思,他带来的人马不少啊。
  “仲圣,怎么还有乌桓勇士?”
  甄俨正色道:“主公有所不知,得知我将为主公效力,中山父老一呼百应,就连代郡的乌桓人都纷纷赶来。他们感念袁氏恩德,仰慕主公仁义,又为刘使君之死不平,愿意追随主公,为刘使君报仇。”
  袁绍心里说不出的舒畅,嘴角忍不往微微扬起,却又故意轻叹一声:“刘使君仁义无双,公孙瓒倒行逆施,天殛之,天殛之。我虽不才,亦当与公孙瓒周旋到底,不死不休。”
  甄俨等人齐声拱手施礼。
  袁绍心满意足,开怀大笑。
  第1184章 同而不和
  甄俨不仅带来了大量钱粮,还有部曲五千人,包括两千乌桓骑兵,诚意满满。
  袁绍设宴,为甄俨接风,召营中文武作陪。田丰、沮授自然在列。他们就住在中军大营,与袁绍的大帐相隔不过百余步,甄俨等人入营时经过他们帐门口,但他们却没意识到这件事,更没意识到这件事的影响。
  看到甄俨的第一眼,田丰有个错觉,这年轻人怎么这么像袁绍?不仅打扮像,身上的味道更像。如果不是仔细一看,两人的相貌还是有些明显的区别,田丰几乎要以为这是袁绍的私生子子。
  郭图很热情,主动为田丰、沮授介绍甄俨。田丰是钜鹿人,对中山无极甄家并不陌生,一听就意识到不对,立刻向沮授使了个眼色。沮授不怎么熟悉甄家,只是为郭图的表现诧异。身为汝颍人的代表,郭图一向自视甚高,这么给甄俨面子实在有些不正常。见田丰向他使眼色,他提高了警惕,却依然不明就理。
  甄俨非常客气,郭图话音刚落,他就向田丰行礼,一揖到底。“久闻元皓先生大名,今日得见,三生有幸。主公能有先生相辅,何愁大事不成。”又对沮授行礼,狠夸了几句,让沮授都有些不好意思,甚至有些尴尬。
  等他们见礼完毕,袁绍随即宣布举甄俨为孝廉,辟其为车骑将军掾,并宣布将为袁熙迎娶甄俨之妹甄宓。
  田丰、沮授措手不及,大吃一惊。
  郭图看得真切,心中舒爽至极,就像三伏天喝了一杯冰饮般畅快。田丰、沮授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却无计可施,徒呼奈何。
  冀州幅员辽阔,南北相距六百余里,大致以大陆泽和漳水为分水岭,分为冀南、冀北两部分,冀南靠近中原,是赵国故地,文化发达,名门世族更多,冀北大多是在战国晚期被战国先后征服的蛮夷之国,又因靠近燕代,习染夷风,民风剽悍,豪强多,有经济实力,但世家少,文化素养不足,仕宦大多是县级,二千石少,在话语权上远远不如冀南。
  审配是魏郡人,田丰、沮授是钜鹿人,他们都是冀州南部世家、名士,支持袁绍的人也大多集中在冀南,冀北的常山、中山、河间甚至包括渤海在内,之前都倾向于公孙瓒。界桥之战后,公孙瓒大败,战线收缩。这些世家、豪强见风使舵,逐渐脱离了公孙瓒,可是依然在观望之中,主动依附袁绍的人并不多。即使有,也不是毫无保留的支持,只是让家族中的某个支庶子弟带一些人来投袁绍。因为实力有限,无法和审配等人抗衡。
  现在情况突变,在郭图的穿针引线下,冀北诸郡国的中小世家集结起来,还和汝颍系结了盟,形势一下子变得复杂起来。
  面对郭图的得意,田丰、沮授交换了一个眼神,暗自苦笑。审配等了那么久,终于等到汝颍系分崩离析,本以为冀州人从此可以占据主动,没想到郭图使出这么一手,在冀州人内部找到了盟友,将审配的希望击得粉碎。
  毋庸置疑,这是他们的失误,没料到郭图会出此奇招。汝颍人一向眼高于顶,连冀南的世家都看不上,谁会想到他们会主动与冀北的豪强联合啊。
  田丰还在自怨自艾,沮授先反应过来,立刻借着敬酒的机会向袁绍表示祝贺,并主动推荐荀衍统领训练这些新兵。在得到袁绍赞许之后,沮授又向袁绍进言,公孙瓒倒行逆施,人心尽失,袁绍兴正义之师,为刘虞复仇,幽州士庶必箪食壶浆,望风而至。他建议采取南守北攻的战略,要求黄琬、袁熙守住各自的防区,不要轻举妄动,集中人力、物力攻击公孙瓒,避免两线作战。为了孤立公孙瓒,他还建议袁绍与刘备联络,争取刘备夹击公孙瓒,至少要让刘备保持中立。并派使者去北海,礼聘大儒郑玄,请他出面劝降田楷。
  袁绍欣然接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