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曹操连连点头,再次躬身向戏志才致意。“志才,是我错了,请志才不要介怀。”
  戏志才抚着稀疏的胡须,端身正坐,坦然受了曹操一拜。
  ……
  吴懿站在庭院中,仰头看天,脸色阴沉。
  刘焉倒行逆施,不得人心,曹操一到,益州人群起而攻之,益州转眼间易主。吴懿对刘焉没什么好印象,他记忆中的刘焉不是这样子,如果早知刘焉如此愚蠢,他不会来益州投奔他。
  一步踏错,如今进退维艰。刘焉的败亡让他们失去了生活来源,一家人生活困顿,眼看着就无法维持生存了。是趁着还有一点积蓄,尽快离开益州,还是接受曹操的要求,现在成了摆在他面前的艰难选择。
  离开益州可以,但是去哪儿?孙策正与袁绍交战,陈留是兵家必争之地,无太平可言。况且吴匡死在袁术手中,孙策又是继承袁术的事业,就算他不想为吴匡报仇,依附孙策也是不太适当的选择。至于袁绍,那也指望不上,连亲生儿子都有猜忌之心的人不会是什么明君。
  看起来,似乎只有依附曹操,只是曹操的门户太差,阉竖之后,又放荡无行,居然和卢氏那样的妖妇混在一起,既无明主之相,又非佳婿之选,把妹妹嫁给他为妻都太可惜,更何况是为妾。
  要么,还是在益州世家中择一个合适人选联姻吧,至少可以先解决生存问题。
  吴懿暗自叹了一口气,打定主意,低下头,来回踱着步,在脑子里搜索着益州世家中适合联姻的青年才俊。妹妹有大贵之相,选刘瑁是迫于刘焉的威势,事实证明刘瑁承受不起这样的福份。如今选择权又回到他们兄弟手中,他自然要挑一个配得上妹妹的人。
  要想在乱世之中建一番事业,普通人怎么可能?可是吴懿想来想去,怎么也想不到一个有富贵之相的益州子弟。他来自中原腹地,出身官宦世家,往常交往的都是世家子弟,再不济也是饱学士子,眼界一向很高,在他眼里,益州和蛮夷无二,要想挑出一个有才有名的青年才俊太难了。
  这时,吴班快步走了进来。“兄长,曹使君来了。”
  吴懿一愣。“他来干什么?”
  “我来请子远出山,助我一臂之力。”曹操出现在门口,大笑着走了过来。他个子没有吴班高,但步子很大,几步就超过了吴班,来到吴懿面前,拱手施礼。“子远,天下大乱,群雄逐鹿,子远负麒麟之才,当拥众横行,怎么能安心做寓公呢?”
  吴懿心中一动,眼珠转了转,笑道:“使君说笑了,我就是一匹夫,岂敢以麒麟自称。鄙兄弟寄人篱下,衣食不能自全,即使是寓公也不可得,哪有钱养兵拥众。”
  “不然,君子待时而动。风云一至,自然化龙。”曹操拍着吴懿的手臂,笑道:“我今天就是给子远送风云来了。”
  吴懿会意,伸手相邀。“使君,请堂上坐。”
  第1145章 求其次
  两人上堂,寒喧了几句,曹操开门见山,说明来意,以益州刺史的身份表吴懿为汉中督,安排五千人马随他进驻关中,以防荆襄。除了兵力之外,曹操还将为吴懿提供两方面的帮助:一是情报。他将为吴懿提供汉中的地理、人脉;二是天师道众将配合吴懿行动,保证他能迅速夺取汉中。
  曹操没有说驱逐丁冲的事,但吴懿心里有数。在丁家与吴家之间,曹操决定选择吴家,前提是他要将妹妹嫁给曹操为妻,还要为曹操做打手,将丁冲赶走,免得曹操亲自出手。吴懿依然不看好曹操,但他非常珍惜这个机会。占据汉中,他不仅可以解决一家人的生存问题,还有机会建功立业。这不仅在于汉中的战略地位,更在于他有机会成为外来人士的代表。
  曹操是客将,他在益州没有任何根基。他要想在益州站稳脚跟,就不能不和益州世家合作,但他又不能全部依赖益州世家,否则必为益州世家左右。将外来世家集结起来,平衡益州世家,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选择。外来世家来源不一,很难凝聚在一起,又面临益州世家的挤压,必然会依赖曹操。
  如此一来,他们双方就有了合作的基础。吴家如果和曹操联姻,捷足先登,就拥有了更大的机会。现在是曹操主动来求他们,而不是他们去求曹操。他们帮了曹操,曹操自然会对他们高看一眼。
  现在的问题只有一个:曹操值得吴家做出这样的投资,成为乱世之中的明主吗?如果不是,那他很可能和刘瑁一样,承受不起妹妹的大贵之相,莫名其妙的送了性命。他死不死的没关系,影响了吴家的声誉和前途就不行了。
  吴懿没有立刻答应曹操,他要考虑一下。曹操也没催他。戏志才分析过了,吴懿没有太多选择,他既看不起益州世家,又被刘焉耽误了一回,现在有生存困境,内心又有建功立业的自我期望,几个因素综合考虑下来,他只能接受。
  送走曹操,吴懿和吴班坐在一起,把妹妹吴照也请了出来。三人商量了很久,最后还是吴照做出了决定,接受曹操的邀请,与曹操合作。至于吴懿对曹操人品和能力的担心,吴照有不同的看法。
  曹操的祖父是阉党不假,但曹腾的名声还不坏,从种暠的事可以看出,这人还是有原则的。曹嵩虽然不算名臣,也没做过什么大奸大恶的事。曹操本人入仕之初打杀蹇图,有意与阉党决裂,不能因为他的出身就永远把他当阉党对待。
  至于能力,且不说之前为官、从军的经历,就以曹操能如此迅速的拿下益州,就足以证明他有方面之才,至少可以保全一方,以待天下之变。
  对曹操的人品,吴照和吴懿一致,认为曹操好色,不是什么正人君子。可这是男人通病,算不上什么严重的缺点。如今是乱世,不能求全责备,只能取其大概。眼前便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孙策。孙策年纪轻轻就纳了三个妾,好色过于曹操,不是一样坐断东南?
  最后,既然上天注定她是大贵之相,那就一定会保佑她,至于曹操能不能承受得住,就看他的德行了。
  吴懿觉得有理,随即回访曹操,正式接受曹操的辟除,出任汉中督,带着曹操拨给他的五千人起程,赶往汉中。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