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果然,还同等徐盛迈步,一旁的谢广隆走了过去,一伸手,轻轻松松地将长矛拔了出来,笑嘻嘻地说道:“这位壮士,将军帐前不能拴马,我替你牵一会儿。”
  徐盛微怔,着意打量了谢广隆一眼。他清楚自己这杆铁矛的份量,也知道要拔出这杆长矛需要多大的力气,谢广隆只是一个普通的亲卫,怎么也有这样的力气,看起来竟不在自己之下。
  “咦,铁的?”郭援也走过去,接过谢广隆手中的长矛,在手里掂了掂,又单手持矛尾耍了两下,连连摇头。“好沉,我肯定使不了这么沉的矛。谢兄,你呢?”
  谢广隆一本正经的摇摇头。“我也使不了,太沉了。我估摸着这个大营里能使这么沉的矛的人不多。”他掰着指头算了一下,又点点头。“嗯,应该不超过十个。”
  “那要算上其他营呢?我听说鲁校尉臂力过人,开得三石强弓。”
  “加上其他营,估计再多七八个吧。”
  孙策也不说话,看着谢广隆和郭援一唱一和,却留意徐盛的脸色。徐盛的脸色变了几变,脸上的傲气不知不觉已经淡了几分。行家一伸手,就知有没有,看看谢广隆和郭援将他的铁矛耍得风生水起,就知道这两人不是信口开河。尤其是郭援,单手持矛尾还能耍得那么轻松,说明他不仅腕力、臂力与他不相上下,而且矛法也不弱。
  孙策身边都是些什么人,哪来这么多高手?一个两个已经难得了,怎么会有十七八个?
  见火候差不多了,孙策咳嗽了一声,上前从郭援手中接过徐盛的铁矛,挥挥手。“都给我滚蛋,一天到晚就知道欺负新人,能不能有点出息?有本事去把关云长给我打服了。”
  “噫——”谢广隆和郭援异口同声的摇摇头,转身就走。“将军还是让许都尉、典都尉出手吧,要不你自己出手也行。关云长那种猛人可不是我们能对付的。”
  徐盛转头看看许褚。谢郭二人已经让他吃惊了,怎么还有一个能让谢郭都不敢惹的关云长,而不怎么说话的许褚却是能和那个关云长匹敌的顶尖高手?
  “徐盛?”孙策拱拱手,将长矛送了回去。“某便是江东孙策,字伯符,幸会,幸会。”
  徐盛连忙接过长矛,却没了傲气,拱手还礼。“琅琊徐盛,字文向,敢问将军起居。”
  两人客气了一番,孙策请徐盛入帐说话。徐盛将马匹、长矛交给义从,又准备解下战刀。孙策拦住了,笑道:“出门在外,还是有所戒备的好,刀就不用解了。观文向一脸正色,绝非行刺之人。”
  徐盛也没坚持,跟着孙策入帐,分宾主落座。孙策派人奉上酒食,又问起徐盛来意。徐盛也不客气,他就是来投军的,本来仗着自己一身武艺,不愿像普通士卒一样接受测试,想和孙策本人过过招,争取能得到孙策的赏识,留在身边。现在见到谢郭二人的实力,知道自己有些孟浪了,向孙策表示歉意。
  孙策哈哈一笑,让过了这个话题,问起琅琊的情况。陶谦正在琅琊作战,他需要了解那里的情况。
  徐盛叹了一口气。陶谦战事不利,现在已经退守阳都,半个琅琊都丢了,能坚持到什么时候,谁也不清楚。莒县已经看到袁熙的前锋,估计很快就会成为战场。他就是因为家乡呆不下去这才南逃,想去江东避难,途经郯县,听说孙策就在附近,便将家人留在郯县,自己赶到下邳来投军。
  “家里还有什么人?”
  “老母和妻儿,一共四人。”
  孙策明白了。徐盛是单门,没有家族支持,没有部曲,所以才没有选择北上去投袁熙,就算去了,他也是一个低级军官,冲杀在第一线,没有部曲保护,能不能有命活着升职到中级军官,谁也说不清。与其如此,不如到吴会去避难,过个安生日子。之所以来投他,自然是因为他出身也低,世家看不上,人才有限,徐盛有更多的出头机会。
  这是很现实的取舍。徐盛名列江东虎臣,但他起点太低,即使在江东将领中也是如此,初投孙权时授兵才五百人,也就是一个都尉。他后来英年早逝,很可能和早年受伤太多有关。
  郭嘉忽然说道:“琅琊人对陶牧印象如何?”
  徐盛苦笑着摇摇头。“陶牧只相信丹阳人。丹阳人抱团,排斥徐州人,所以本地人都不愿意投军。琅琊战事不利,徐牧尚在阳都,各县已经纷纷逃难,不是南下,就是北上。我听说临沂大族颜良还为袁熙领军,颇得信任。陶牧之前受挫,与颜良投袁有很大关系。”
  孙策在地图上找到临沂的位置,心中不安。临沂已经在阳都身后,临沂大族颜良投奔袁熙,临沂自然不会支持陶谦,看来陶谦守住阳都的可能性很小。一旦阳都易手,他就只能退守国都开阳了。
  “形势很严峻啊。”孙策点着地图。“如果刘和派骑兵奔袭琅琊,策应袁熙,陶牧的麻烦可就大了。”
  “无妨。”郭嘉摇摇羽扇,胸有成竹地说道:“刘和有心占徐州,在没有必胜的把握之前,他不会轻举妄动,我们还有机会。”
  第930章 身兼两职
  孙策赞同郭嘉的意见,但他更清楚,想让刘和安分守已,先得打疼他。同样道理,想让陶应放弃不切实际的想法,也要让他先吃点苦头。
  孙策和徐盛谈了半天,了解了他的情况,建议他先入白毦士。徐盛骑术上佳,矛法也出类拔萃,做个白毦士绰绰有余。等熟悉了情况再量才施用,将来可以到亲卫骑做个都尉、校尉。徐盛在江东并没有领骑兵,那是因为江东没有成建制的骑兵,他的优势发挥不出来。现在有这条件,当然还是发挥优势更好。
  徐盛非常满意。白毦士也好,亲卫骑也好,这都是孙策的嫡系,他一个外来户,能有这样的机会很难得。他随即主动去寻阎行试艺,经过阎行考核,徐盛的射艺一般,只能算中等成绩,但矛法相当不错,即使是在白毦士也算优异,名正言顺的加入白毦士。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