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节(3 / 4)
“好啊你王二凤,我说王倩怎么这么有能耐,原来是你在后面出谋划策呀!”
王二凤一时没反应过来,让王母直接揪住了头发,脸上啪啪啪挨了好几个巴掌:
“我让你多管闲事,让你多管闲事!亏你还是家富他爸的姐姐呢,我王家就家富这么一个儿子,你这是想让我王家断子绝孙啊!”
“你怎么这么恶毒!”
林家姐弟看着扭到一起的两人,根本没打算上前拉人,既然王倩已经下乡当知青了,看到有人往这边来,他们直接拿着东西转身跑路。
王二凤没想到这个表弟媳妇这么猛,牺牲了一块头皮的代价终于从王母的魔爪中挣脱出来。
“弟妹你别激动,你听我解释!”
但是被设计了的王母怎么会听她解释,追着她喊打喊杀的,吓得王二凤只能逃跑。
这次王倩不到报名时间就能下乡,用的是志愿奉献的名义,跟正儿八经的知青名额组织下乡可不一样,这个名声好听但是没有补助,她家可是白白损失了快三百块钱,这账咋算?
看着王二凤飞奔的背影,王母掐着腰破口大骂:“王二凤,mmp,你给我听着,这次我家因为你损失了三百块,你要是不把钱拿出来,我找你单位,让你领导评评理!”
王母以为送走了王倩后就万事大吉,但是等到十月份又一年知青下乡的时候,突然被街道通知自家儿子也上了名单上后,王母才感觉万念俱灰。
原来林大福当时并没有再找王家麻烦,但事后总感觉自己被王家人给耍了,所以当再次听到知青下乡报名的时候,就想替自己出口气,于是花钱请人把王家的宝贝儿子填到了名单上。
王母连个准备的时间都没有,半天的时间给宝贝儿子准备行李,然后鼻一把泪一把的把儿子送上了火车。
王家富下乡的地方不是别处,就是当初王母给王倩报名的地方,所以当挣了一个月公分渐渐平息心中憋屈的王倩,下工后看到突然出现在知青所的王家富时。
不顾周围人看她的目光,哈哈大笑,笑的一脸解气,笑着笑着眼泪都出来了,然后就是骂王母遭报应什么的,姐弟俩一见面就想动手,幸好被周围的几个知青给拉开了。
就这样,王家姐弟开始了在遥远边城相互争斗的知青生活。
而留在t市的王母,被迫送走儿子,她又没胆量没本事找林家姐弟算账,所以彻底恨透了王二凤。
所以一有功夫就到纺织厂找王二凤骂架,使得王家这对表亲在东城和西城远近闻名。王二凤在纺织厂实在待不下去了,就悄悄跟人换了个不太好的火柴厂工作,远远地躲着王母,两家亲戚算是彻底结了仇。
第33章 随军啦
不过这些远在黑省的季茗姐弟并不知道, 到了玉米收获的时候,六队已经架好了电线,每天大家最期盼的事情就是晚饭的时候端着大海碗搬个小凳子到嗮谷场看电视。
小小的电视机放在高高的架子上, 除了来得早的后面的只能听个热闹,但是依然很多人去, 乐此不疲。
农忙的时候相对就很少有人看病,季茗虽然不用下地但是她每天都会请几个孩子一起到田里给大家送水。
季柰则跟着一群孩子们在大人掰过的玉米杆子上蹦蹦翻翻, 看看能不能简陋。
简陋的玉米可以拢一堆玉米杆, 点上火埋进里面, 等到火灭了,玉米棒在里面烤的焦香焦香的,大伙一起分着吃。
一进入十月, 北大荒变得非常繁忙热闹了,玉米收完就是大米,成片成片金黄的稻田连绵不绝,看起来就像是给大地披上了一层袈裟。
成熟的稻田里更是孩子们寻觅美食的天堂,巴掌大小的稻花鱼被孩子们捉住, 清理干净直接放火上烤熟, 鱼香味浓郁,简单又美味。
当然稻田里还有泥鳅黄鳝小龙虾这些好吃的河鲜, 季茗几乎是天天给季柰换着花样做着吃。
队上有一个瞎了一只眼的老婆婆有一手腌鱼的绝活, 于是季茗亲自上门, 用五斤大米让老婆婆帮她腌一大缸的稻花鱼,打算随军的时候带走。
不过水田里的稻花鱼很多, 但是因为没有人喂养,一斤左右的并不是那么容易找的,为了满足口腹之欲, 季茗就把孩子们召集起来,以二毛钱一条鱼的价格让大家帮她抓。
整整准备了一个多星期,季茗感觉差不多了,才买好其他配料让瞎婆婆到家里帮她腌鱼,季茗则待在旁边顺便偷师。 ↑返回顶部↑
王二凤一时没反应过来,让王母直接揪住了头发,脸上啪啪啪挨了好几个巴掌:
“我让你多管闲事,让你多管闲事!亏你还是家富他爸的姐姐呢,我王家就家富这么一个儿子,你这是想让我王家断子绝孙啊!”
“你怎么这么恶毒!”
林家姐弟看着扭到一起的两人,根本没打算上前拉人,既然王倩已经下乡当知青了,看到有人往这边来,他们直接拿着东西转身跑路。
王二凤没想到这个表弟媳妇这么猛,牺牲了一块头皮的代价终于从王母的魔爪中挣脱出来。
“弟妹你别激动,你听我解释!”
但是被设计了的王母怎么会听她解释,追着她喊打喊杀的,吓得王二凤只能逃跑。
这次王倩不到报名时间就能下乡,用的是志愿奉献的名义,跟正儿八经的知青名额组织下乡可不一样,这个名声好听但是没有补助,她家可是白白损失了快三百块钱,这账咋算?
看着王二凤飞奔的背影,王母掐着腰破口大骂:“王二凤,mmp,你给我听着,这次我家因为你损失了三百块,你要是不把钱拿出来,我找你单位,让你领导评评理!”
王母以为送走了王倩后就万事大吉,但是等到十月份又一年知青下乡的时候,突然被街道通知自家儿子也上了名单上后,王母才感觉万念俱灰。
原来林大福当时并没有再找王家麻烦,但事后总感觉自己被王家人给耍了,所以当再次听到知青下乡报名的时候,就想替自己出口气,于是花钱请人把王家的宝贝儿子填到了名单上。
王母连个准备的时间都没有,半天的时间给宝贝儿子准备行李,然后鼻一把泪一把的把儿子送上了火车。
王家富下乡的地方不是别处,就是当初王母给王倩报名的地方,所以当挣了一个月公分渐渐平息心中憋屈的王倩,下工后看到突然出现在知青所的王家富时。
不顾周围人看她的目光,哈哈大笑,笑的一脸解气,笑着笑着眼泪都出来了,然后就是骂王母遭报应什么的,姐弟俩一见面就想动手,幸好被周围的几个知青给拉开了。
就这样,王家姐弟开始了在遥远边城相互争斗的知青生活。
而留在t市的王母,被迫送走儿子,她又没胆量没本事找林家姐弟算账,所以彻底恨透了王二凤。
所以一有功夫就到纺织厂找王二凤骂架,使得王家这对表亲在东城和西城远近闻名。王二凤在纺织厂实在待不下去了,就悄悄跟人换了个不太好的火柴厂工作,远远地躲着王母,两家亲戚算是彻底结了仇。
第33章 随军啦
不过这些远在黑省的季茗姐弟并不知道, 到了玉米收获的时候,六队已经架好了电线,每天大家最期盼的事情就是晚饭的时候端着大海碗搬个小凳子到嗮谷场看电视。
小小的电视机放在高高的架子上, 除了来得早的后面的只能听个热闹,但是依然很多人去, 乐此不疲。
农忙的时候相对就很少有人看病,季茗虽然不用下地但是她每天都会请几个孩子一起到田里给大家送水。
季柰则跟着一群孩子们在大人掰过的玉米杆子上蹦蹦翻翻, 看看能不能简陋。
简陋的玉米可以拢一堆玉米杆, 点上火埋进里面, 等到火灭了,玉米棒在里面烤的焦香焦香的,大伙一起分着吃。
一进入十月, 北大荒变得非常繁忙热闹了,玉米收完就是大米,成片成片金黄的稻田连绵不绝,看起来就像是给大地披上了一层袈裟。
成熟的稻田里更是孩子们寻觅美食的天堂,巴掌大小的稻花鱼被孩子们捉住, 清理干净直接放火上烤熟, 鱼香味浓郁,简单又美味。
当然稻田里还有泥鳅黄鳝小龙虾这些好吃的河鲜, 季茗几乎是天天给季柰换着花样做着吃。
队上有一个瞎了一只眼的老婆婆有一手腌鱼的绝活, 于是季茗亲自上门, 用五斤大米让老婆婆帮她腌一大缸的稻花鱼,打算随军的时候带走。
不过水田里的稻花鱼很多, 但是因为没有人喂养,一斤左右的并不是那么容易找的,为了满足口腹之欲, 季茗就把孩子们召集起来,以二毛钱一条鱼的价格让大家帮她抓。
整整准备了一个多星期,季茗感觉差不多了,才买好其他配料让瞎婆婆到家里帮她腌鱼,季茗则待在旁边顺便偷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