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6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也在那里。”
  闻言,柳至抿抿唇,知道袁训言而有信。他挺挺胸膛,大步走去迎接这在他脑海里转动十年,终于先来的场面。
  ……
  金丝竹帘内,椅子上放着玉垫,墙角堆的大盆冰。稍稍有一点儿风,就把冰化成水出现的寒气扬得满屋都是,让夏日的暑光却步在门外。
  但柳至一进来,就发现挡住日头的还有原因。太后满面寒霜,从他进来就冷冰冰盯着,每一瞬的目光都带着想冻死一个是一个。
  自古有话君威难测,柳至说不怕是假的。而他,却没有露出胆怯。
  袁训默默看来的目光里,不能当着太后表露太多感情,却已说明他全部的感情。
  到此,柳至克制已久的心潮澎湃像巨浪卷起千堆雪,拍打在他心中久竖的岸垒上。
  他红了眼圈,嗓音随之有了哽咽。这使得他跪下来时,含泣声明显可闻:“臣柳至参见太后。”
  “柳至,你好大的胆子!”太后见到他,气不打一处来。
  十数年前接回袁训,为掩饰太子时常带袁训进宫,太子一带就是三个。苏先,柳至和袁训,太子三近臣先由此出名,也都和太后由此亲近。
  就在柳丞相对加寿起杀心的时候,太后也没有在内心里很憎恶柳至。只在刚才,和此时,深深的讨厌起于太后心头。
  冷笑一声,太后没有雷霆大作,却阴风阴雨般口吻:“好一个精明的世家公子哥儿?你本身不是不能干,但这攀附的心思,真让我耻笑与你。”
  “太后容禀,”柳至显然扛不住这尖酸的刻薄话,叩头含泪:“请太后听臣一言。”
  太后冷笑:“说!”
  “臣与小袁定下亲事的时候,还不知道他是您的侄子。”精明的柳侍郎,第一句话把这一点突出出来。
  太后一愣,对他的怒气刹那间就要散开。不由得暗想着,是啊,那一年侄子还是袁将军,而且是个为女儿上金殿退亲,刚降了官职,在别人眼里看来圣眷减少的将军。
  眼看着,眨眼间太后就要无话可说,那她叫进柳至不是白叫了?太后板一板脸,又恢复冷冰:“哼!那年我没认下他,但加寿却定亲于皇太孙,你还是攀附与我!”
  “那一年,加寿以吉瑞养于太后膝下,那一年,我家丞相见识有差,那一年,太子妃当了加寿的婆婆,太后您是她的长辈,太子妃却是加寿的长辈。”柳至听上去,应对还很从容。
  太后让针扎似的怒了:“她是加寿的长辈,却是我的晚辈!”
  “是,但臣不安。臣知太后您眼力不同,您相中的人,只有好的。不瞒太后,皇上为太子的时候,臣到太子府上跟小袁差不多年纪。此后多次陪伴小袁入宫,臣,算在太后眼前长大,又是君臣,怎么敢有违太后?臣在家里劝,但臣又是丞相的晚辈,丞相不听臣的,要不是小袁英勇,险些让置于死地。”
  太后面容更怒起来:“那个老东西,算他死得快!”
  “臣闻讯大惊,臣不能和小袁就此成仇,但小袁在乱中打了臣的父亲。三纲五常中,父为子纲。为父亲,臣理当和小袁斩断兄弟之交。但臣做不到,小袁是臣的兄弟一般,臣没有办法,当时沈渭写信给臣,说和小袁定下亲事,”
  这话也惹怒太后,跟着柳至的话,心思在那一年里的太后怒道:“他定的是二妹!”
  “是是,”柳至吓了一跳,句句当心的他赶紧回想,确定自己没有说出沈渭在信中有定过加寿的意思,才敢接着说下去。
  “他是个榜样,臣就学他和小袁定下亲事,愿知己不变。”
  听到这里,太后面色阴晴不定,想想那一年他们下定,也确实如柳至所说,有他在乎袁训的意思。
  但因此并不能原谅他们,太后依然不悦:“所以你们就一瞒十年!瞒得好!”勃然又有了大怒。
  柳至叩头有声:“不是臣要瞒下十年,是臣命苦,本以为亲事定的早,侯夫人是个有福相的,亲事早早的能在丞相在世前挑明。哪想到沈渭定在前面,苏先定在前面,连渊尚栋也因为在军中和小袁常相见,也比臣先。到有加福的时候,臣以为这下子可以说了,又恰好是女儿,不想梁山王跳出来,臣到今天也不明白,他怎么也跑到臣前头去了?”
  借此,对袁训狠看一眼:“小袁,今儿太后在这里,你把这事说清楚。加福本应该是我家的吧?”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