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没念到的人留下,现在,散开,各归各位。”
  丁春海把没念到名字的两百多人召集了过来,询问他们的来历,原来他们都是被抓壮丁抓来的,而且不只有这么多,只是留在营中的有这么多,还有更多的人被派了出去,不知道如今还活着多少人。
  抓壮丁,这是战乱时常见的事情,打仗打到兵不够了,就四处去抓壮丁,这些被抓来的壮丁根本不会被登记造册,不要说没饷银了,死了也是白死,一文钱的抚恤金也没有。
  丁春海只能让人先把这两百多人进行造册,如果他们还记得与他们一同被抓来的人叫什么名字,籍贯在哪儿,也可以先记下来,等着日后一一查清,要是活着,饷银就补给他们,要是死了,就只能期待战火平息,有老兵平安归乡,再托老兵带回一点抚恤金了。
  看到这一幕,单壮心中很是感慨,不只是他,在边上一同旁观的辅兵们,他们心中也很是感伤,因为他们想起了他们在私矿时的日子,人不像人,鬼不像鬼,不分白天黑夜,都在地下钻,死了也是白死,随便刨一个坑就是他们的归宿,要不是被太子殿下买下,他们还不知道能活多久,更不要说活的这么堂堂正正,受人尊重。
  第144章 战报
  沉沉的夜色里,远方突然疾驰奔来一匹马,马上骑手的身上绑着一支三角红旗。
  马蹄声在夜色中分外的清晰、沉重。
  骑手奔至燕京城下,守城的将士燃起火把,持箭戒备。
  “八百里战报,开城门。”骑手哑着嗓子朝上大喊。
  借着火把的光亮,守城军看到了骑手身上的三角红旗。
  红旗!军情紧急!
  城门大开,骑手换上守城军的马匹,纵马直奔大燕皇宫。
  “什么?八百里战报?”嘉和帝掀被而起,赤足踏在地上。
  总管大太监苏承恩赶紧奉上密封的筒管,嘉和帝接过掰开,取出其中的战报。
  “申奴十万,再犯庸宁道!”嘉和帝的心快速的跳动起来,十万啊,没了大小蒋的庸宁道,能守得住吗?
  “敲钟,传三品以上文武官员,以及内阁诸臣,入宫觐见。”嘉和帝边吩咐边披衣,宫女侍人们快手快脚的为嘉和帝梳发净脸、穿戴衣冠。
  远在京郊的贺琅也收到了来自宫中的禀报,他身为太子,这等军国大事,他自然是要知晓并参与的。
  贺琅急起穿衣,纵马赶往宫中。
  八百里战报,庸宁关战事危急,如今镇守庸宁关的大将齐业,是大蒋将军的大女婿,他是有一些领兵作战的才能,也能指挥得动蒋家军,但自畿北道一役,大小蒋将军战死,蒋家军也元气大伤,剩余的兵马不及原先的一半,还不足五万,仅凭如今的蒋家军,要抵挡住十万申奴,简直是不敢想。
  大臣们又开始你来我往的争吵了,派兵是一定要派的,但兵从何处调呢?
  而且如今庸宁道只有齐业一位大将,是否还要再派一名老将过去督阵?
  若是齐业与老将在战事上有异议,又该听谁的?
  是否还要再派一位督军过去?
  督军的人选又该选谁?
  是太监还是文臣呢?
  派太监,太监胡乱指挥也是有过的,派文臣,文臣阵前杀将也是有过的,不管派哪个,都容易引发军中不满,那么该不该派呢?
  文臣和武将们吵成了一团,两方都有各自的理由,坐在御座上的嘉和帝脸色越发黑沉。
  “父皇,儿臣请旨督军。”突然,一道变声期的公鸭嗓横空响起,震惊了殿上所有人。
  文臣和武将们还愣着,嘉和帝先拍起了御案:“胡闹!滚下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