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三章 庆州刺史(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史爱国忙道:“不是大朝会,是小朝会,只有几位宰相参加,还有就是刚才甘露殿来人,说让殿下你也过去。”他看了王平安一眼,道:“听说也叫了王公,派人去了你的府上。”
  这下子,王平安也紧张起来,道:“也叫了我,不知要议什么事情?”
  史爱国道:“这个就不知道了,你去了便知。”
  李治叹了口气,道:“孤去后面洗洗脸,这就去甘露殿。无病你在此等候。”他站起身去了后殿。
  太子一走,史爱国立即问道:“都妥了?”
  王平安点头道:“都妥了!”
  史爱国长叹一声,道:“咱家一生所经历之事,以这件最为凶险,最为无可奈何。真不知太子是哪根筋不对,怎么竟做出这种事来,真是让人心痛!”
  李治不在跟前,他就说起太子殿下的不是来了。没办法,真是实在忍耐不住了,这件事也太糟心了!
  王平安道:“塞翁失马,焉知祸福。现在看起来是祸事,没准过些日子,反而会变成好事呢,这世上的事情,有谁能说得准呢!”
  史爱国嘿了声,道:“好事儿?这种事情变得更坏有可能,变得好?实是无半点可能!”
  王平安只好道:“顺其自然吧,一切顺其自然!”
  说话间,李治梳洗完毕,从后殿出来,道:“无病,我们走吧!”
  两人一起出了崇贤馆,赶去甘露殿。
  甘露殿内,李世民正和宰相们说笑,现如今大唐天下太平,内无民忧,外无战事,正是难得的好时候。皇帝和大臣自然心情放松,议完了今天的朝政,便开始说起新进士们的事。新进士们是怎么跨马游街的,又是怎么在芙蓉园赛的诗,在他们看来都挺有意思的,年轻就是好,可以任意挥霍青春!
  王平安和李治进了大殿,给李世民行礼请安。
  李世民看着儿子,问道:“治儿,你眼睛红红的,精神萎靡,可是没有休息好?”
  父亲关心儿子,这句话问得很正常,可却把李治吓了一跳,他昨晚没睡,想着武媚娘的事,深怕父皇知道,虽明知父皇不可能知道,但他仍旧害怕。
  李治道:“回父皇的话,儿子昨晚确是没睡好,在崇贤馆里读书,读着读着便睡着了,一夜伏案,现在腰酸背痛,全身难受。”
  李世民哦了声,道:“忠臣,给太子拿碗参汤来。嗯,多拿起,大家都喝,补补气血。”
  史忠臣答应一声,叫小宦官去拿参汤了。
  李世民又道:“治儿,不要以为年轻,就可以不爱惜身子,等到老了,毛病便会找上身来,就象父皇一样。”
  老父慈爱,李治心中有愧,低声道:“儿臣省得,以后会注意的!”
  李世民看着儿子,心想:“真不让我省心,这么大的人了,熬夜玩乐也就算了,还说是在读书!”看了看儿子,他又看向长孙无忌,点了点头。
  长孙无忌当即道:“王平安,你对今年科考取中的士子,有何评价,说进士科的就成了。”
  王平安心想:“评价,什么意思?难不成要改名次,不会吧,都已经公布出去了!”
  他道:“臣以为,今科取中的进士,都是饱学诗书之人,都是彬彬君子。”他不肯把话说到实处,说了句废话,等于没说。
  果然,长孙无忌笑道:“你这话说了和没说一样。如不是饱学诗书之人,岂能考中进士?如不是彬彬君子,难道还是土匪强盗么?”
  君臣一起笑出声来,马周道:“无忌公是问你,你看那些新进士,能否直接就派到地方上去当官,处理民政。”
  王平安这才明白,原来是问这些新进士有没有实际的办差能力。这还用问么,没当过官的人,哪可能有这方面的经验,尤其是成天对着书本的士子,让他们直接去当地方官,那没个三年五载的,休息弄出来政绩。
  他道:“要说去当地方官,微臣以为,这些新进士给县令当副手可以,如直接主事一方,似乎不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