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三章 眼保健操现在开始(2 / 3)
王平安说了声请便,正要进去,却被许敬宗一拉袖子,小声道:“如得空闲,老夫定会登门拜访,与王侯爷叙叙家常!”说罢,这才转身走了。
王平安一皱眉头,心想:“什么意思,我和他有什么家常好说?”举走进了大堂。
马周就坐在大案之后,正对着大门,许敬宗和王平安说话,他看得一清二楚,见王平安进来,笑道:“无病,许老儿和你说了什么。让老夫猜上一猜,他是不是要和你说说家里的事儿啊?”
王平安先冲他行了一礼,尴尬地笑了笑,道:“如老师所料,许大人确是这么说的,只是学生与他初次见面,不知有何家常要谈。”
马周端坐不动,随手挥了挥,让王平安找个墩子坐下,道:“他当然要和你谈家常了。老夫听闻,你家中豪富,财产无数,且在京中也开了买卖,可谓聚财有术……”
王平安刚坐下,马上又站了起来,急道:“不不,学生家中并没有多少积蓄,只是学生花钱大手大脚,所以才被人误会家里有钱,学生以后不会再那样花钱了,老师莫要误会。”
马周嘿了声,道:“这有什么好解释的,何必着急。老夫和别人不同,朝中大员多是出身豪门,而老夫却世代贫苦,青年时为了衣食温饱,还曾想过当个小商人,所以别人瞧不起商贾之术,而老夫却并不歧视。”
顿了顿,他又道:“你家中豪富,而自己又会聚财,比如说你要设立熟药厂一事,又可利民,又可为朝廷增加收入,这就很好。许老儿就是看上了你这点,所以想把女儿嫁你为妻!”
王平安又刚坐上,听了他这话,马上又站了起来,道:“许大人要嫁女儿给我?这是为何?”
马周笑道:“为何?还不是因为你有钱!”他脸上露出鄙夷之色,摆了摆手,道:“不去说他了。对了,你来这里,可是太子派来的,是送批复后的奏章吧?”说着,看向王平安的手里。
王平安忙应了一声,将奏章递了上去,马周打开最上面那道,直接看批复,道:“下次记得,不要自己往上面写,要先写在纸上,让太子抄录才好。这些奏章是要给皇上看的,得让皇上知道,太子还是很勤勉的!”
他是李治的老师,而王平安也算是他的学生,所以说起话来,便也少了顾虑,直接便教王平安怎么做。
马周随手翻阅,微微点头,虽然都是些琐事,但王平安批复得还算中肯,并无疏漏之处,对于一个刚刚步入朝堂的人来讲,能做到这点,已然相当不易了。
当翻到最后一道,马周咦了声,抬头问道:“这道奏章问的是要不要将案子转给刑部,你怎么批复要看死者的口中是否有灰,难不成有灰无灰,可以决定是否将案子转给刑部?这个批复,可是大大不妥啊!”
王平安道:“回老师的话。只要看了死者的口腔,倒可断定死者是不是被火烧死的。如口中有灰,便无蹊跷,死于意外而已,让他入土为安便是,如果口中无灰,便是被人杀死,这案子由长安县令派人侦破即可,无须转给刑部。”
马周不解地道:“这是为何?”
王平安道:“活人遇到大火,就算是重病在身,也会呼救,就算不能呼救,呼吸总是要的,所以必会吸入烟灰,而如果事先已然被人杀死,呼吸停止,口中自然也就无灰了。死者的叔伯说此事有蹊跷,无非就是怀疑那妇人,久病床前无孝子,如是妇人想摆脱久病的丈夫,所以才做出事来,只需审讯即可得出结果,这案子好结得很,不需要过刑部大堂的!”
马周哦了声,放下奏章,道:“你说的这些,应该是仵作做的事吧,你怎么会知道?啊,你是太医,是从医术方面想的!”
王平安点了点头,道:“可以让长安县令查一查仵作,如果是仵作刻意不报,那这案子就和仵作有关了,只需一顿板子下去,必会让他说实话,而且还不用怕打错人!”
马周冲他笑了笑,道:“好个王无病,竟然会断案子。好,老夫这就让人去办这事,按你说的去办,看看是否真的如此。”
忽然,他又道:“无病,老夫有个女儿……”
王平安一激灵,什么意思?
马周顿了顿,道:“已经嫁人好多年了!”说罢,哈哈大笑。
王平安也跟着笑了几声,心想:“竟然开我的玩笑,一点老师的样子都没有!”
马周将桌上的奏章收拾好,道:“这些奏章虽然你往上面写了字,但还是要给皇上看的,第一次办事,虽不懂规矩,但皇上也不会怪罪,以后不要再这样就好!”
王平安答应一声,等着下一步的吩咐。可见马周从茶碗里,沾了点茶水,放在眼睛上揉了揉,接着闭上眼睛,养起神来。
王平安无法,只好接着等,总不能就这么走了,太没礼貌。过了好一会儿,马周才睁开眼睛,看到王平安,奇道:“你怎么还没走?”
王平安心想:“你不发话,我哪敢走呀!”他道:“学生在等老师的下一步吩咐。”
马周嗯了声,摆手道:“好生陪伴太子就可以了,下去办事吧!”
王平安冲他躬身行礼,退出了大堂。想了想,他又走了回来,道:“老师,可是因为批阅太多的文书,以至于眼睛干涩疲劳?” ↑返回顶部↑
王平安一皱眉头,心想:“什么意思,我和他有什么家常好说?”举走进了大堂。
马周就坐在大案之后,正对着大门,许敬宗和王平安说话,他看得一清二楚,见王平安进来,笑道:“无病,许老儿和你说了什么。让老夫猜上一猜,他是不是要和你说说家里的事儿啊?”
王平安先冲他行了一礼,尴尬地笑了笑,道:“如老师所料,许大人确是这么说的,只是学生与他初次见面,不知有何家常要谈。”
马周端坐不动,随手挥了挥,让王平安找个墩子坐下,道:“他当然要和你谈家常了。老夫听闻,你家中豪富,财产无数,且在京中也开了买卖,可谓聚财有术……”
王平安刚坐下,马上又站了起来,急道:“不不,学生家中并没有多少积蓄,只是学生花钱大手大脚,所以才被人误会家里有钱,学生以后不会再那样花钱了,老师莫要误会。”
马周嘿了声,道:“这有什么好解释的,何必着急。老夫和别人不同,朝中大员多是出身豪门,而老夫却世代贫苦,青年时为了衣食温饱,还曾想过当个小商人,所以别人瞧不起商贾之术,而老夫却并不歧视。”
顿了顿,他又道:“你家中豪富,而自己又会聚财,比如说你要设立熟药厂一事,又可利民,又可为朝廷增加收入,这就很好。许老儿就是看上了你这点,所以想把女儿嫁你为妻!”
王平安又刚坐上,听了他这话,马上又站了起来,道:“许大人要嫁女儿给我?这是为何?”
马周笑道:“为何?还不是因为你有钱!”他脸上露出鄙夷之色,摆了摆手,道:“不去说他了。对了,你来这里,可是太子派来的,是送批复后的奏章吧?”说着,看向王平安的手里。
王平安忙应了一声,将奏章递了上去,马周打开最上面那道,直接看批复,道:“下次记得,不要自己往上面写,要先写在纸上,让太子抄录才好。这些奏章是要给皇上看的,得让皇上知道,太子还是很勤勉的!”
他是李治的老师,而王平安也算是他的学生,所以说起话来,便也少了顾虑,直接便教王平安怎么做。
马周随手翻阅,微微点头,虽然都是些琐事,但王平安批复得还算中肯,并无疏漏之处,对于一个刚刚步入朝堂的人来讲,能做到这点,已然相当不易了。
当翻到最后一道,马周咦了声,抬头问道:“这道奏章问的是要不要将案子转给刑部,你怎么批复要看死者的口中是否有灰,难不成有灰无灰,可以决定是否将案子转给刑部?这个批复,可是大大不妥啊!”
王平安道:“回老师的话。只要看了死者的口腔,倒可断定死者是不是被火烧死的。如口中有灰,便无蹊跷,死于意外而已,让他入土为安便是,如果口中无灰,便是被人杀死,这案子由长安县令派人侦破即可,无须转给刑部。”
马周不解地道:“这是为何?”
王平安道:“活人遇到大火,就算是重病在身,也会呼救,就算不能呼救,呼吸总是要的,所以必会吸入烟灰,而如果事先已然被人杀死,呼吸停止,口中自然也就无灰了。死者的叔伯说此事有蹊跷,无非就是怀疑那妇人,久病床前无孝子,如是妇人想摆脱久病的丈夫,所以才做出事来,只需审讯即可得出结果,这案子好结得很,不需要过刑部大堂的!”
马周哦了声,放下奏章,道:“你说的这些,应该是仵作做的事吧,你怎么会知道?啊,你是太医,是从医术方面想的!”
王平安点了点头,道:“可以让长安县令查一查仵作,如果是仵作刻意不报,那这案子就和仵作有关了,只需一顿板子下去,必会让他说实话,而且还不用怕打错人!”
马周冲他笑了笑,道:“好个王无病,竟然会断案子。好,老夫这就让人去办这事,按你说的去办,看看是否真的如此。”
忽然,他又道:“无病,老夫有个女儿……”
王平安一激灵,什么意思?
马周顿了顿,道:“已经嫁人好多年了!”说罢,哈哈大笑。
王平安也跟着笑了几声,心想:“竟然开我的玩笑,一点老师的样子都没有!”
马周将桌上的奏章收拾好,道:“这些奏章虽然你往上面写了字,但还是要给皇上看的,第一次办事,虽不懂规矩,但皇上也不会怪罪,以后不要再这样就好!”
王平安答应一声,等着下一步的吩咐。可见马周从茶碗里,沾了点茶水,放在眼睛上揉了揉,接着闭上眼睛,养起神来。
王平安无法,只好接着等,总不能就这么走了,太没礼貌。过了好一会儿,马周才睁开眼睛,看到王平安,奇道:“你怎么还没走?”
王平安心想:“你不发话,我哪敢走呀!”他道:“学生在等老师的下一步吩咐。”
马周嗯了声,摆手道:“好生陪伴太子就可以了,下去办事吧!”
王平安冲他躬身行礼,退出了大堂。想了想,他又走了回来,道:“老师,可是因为批阅太多的文书,以至于眼睛干涩疲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