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城里吃油限量, 苏梅准备节礼时,就想弄点油给大家寄去,冬天是个进补的好时节, 炸点丸子、莲夹, 跟粉条、白菜、萝卜一炖, 下个面或是就着馒头热热地一吃, 冬天的寒气都被挡回去了。
  家里的大豆都被她拿给司务长做豆豉了, 为了能买到足够的豆子, 苏梅连跑了数家, 凑足五百斤, 拉去了农垦食堂。
  司务长不但在榨油,还泡了豆子准备做豆腐。
  “司务长, ”苏梅看他泡了那多豆子, 惊讶道,“你要给大家做豆腐宴啊?”
  “做什么豆腐宴,”司务长笑道,“过段时间该收玉米、红薯, 种土豆、油菜、白菜、萝卜了。趁着现在有时间做点豆干, 农忙时也好给战士们添个菜。”
  “豆干!”苏梅好奇道, “好做吗?”
  “好做。”司务长笑道, “豆腐切片拿大料一卤,捞出来沥干水份,搁太阳下晒个三四天, 晒的干干的, 拿雨布袋一裹放个半年都没事。”
  苏梅双眸一亮, 转身向外走道:“我再去买些大豆……”
  “回来。”司务长无奈地摇了摇头, 抬脚踢了踢竹筐里苏梅刚送来的豆子, “一百斤豆子出15、6斤油,榨个三百斤,有个四五十斤送亲戚就够了,剩下的做豆腐。”
  苏梅:“会不会太少?”
  司务长瞪她:“你当自己家里有金山银山啊!”
  “嘿嘿,”苏梅摸了摸鼻子,笑道,“听您的。”
  三百斤豆子得了47斤油,自家留了5斤,苏梅给陕北老家、婆婆、大嫂、顾淼各寄了4斤,给三哥两斤,剩下的让人帮忙送去了花城。
  这么一折腾,东西寄到京市就有些晚了。
  八月十五这天,赵儒生正拿着二儿子的东西跟秦淑梅显白呢:“看看,老二还是知道跟家里亲的嘛,提前就将节礼寄了过来。你看这特产红肠,红艳艳的漂亮吧?还有一瓶麦乳精,一袋巧克力糖,一袋面包圈……”
  秦淑梅跟着翻了遍,刚要附和地赞两句。
  赵倬带着妻儿,扛了个大包推门进来了:“妈,小弟给你寄的包裹。”
  赵儒生忙拿了二儿子寄来的糖果、面包圈给孙子、孙女:“小琛、小珺,快尝尝,你们二叔从冰城寄回来的。”
  两个孩子瞟了一眼,摇了摇头,“家里就有,二叔还大老远的寄回来干嘛?”
  赵儒生噎了噎,一时间竟不知道怎么回答了。
  秦淑梅抬头看向条几上的果盘,除了两根红肠,家里可不就是样样不缺。
  喻兰放下手里的月饼、水果和给秦淑梅订做的旗袍,寻了把剪刀,带着儿女兴致勃勃地拆包道,“看看你们小婶都寄了什么?”
  豆油、茶油、鱼干、豆干、红薯粉条、红薯片、香菇酱、各式菜干菜条。
  堆满了茶几,又堆了一地。
  “这么多,”秦淑梅问大儿子道,“走邮局吗?”
  “哪能啊,”赵倬笑道,“三个大包呐,走邮局弟妹一个月的工资不剩啥了。小恪托上次那位列车员帮忙带回来的。”
  “三个大包!”赵儒生若有所思,“另一个大包给顾家?”
  “不是给顾家,”赵倬纠正道,“是给顾森的妹妹——顾淼。”
  秦淑梅悄悄地把信封放在菜干下,好奇道:“那位刚找回来不久的女孩?”
  “妈,”喻兰笑道,“不能称为女孩了,她年龄跟我大小差不多。”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