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身后(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望月也是叹气:“是啊,以前只说她心眼坏,可到底也还年轻,就这么没了。想来是福州荒蛮,她心里又有诸多不安。”
  那时候的福州,不是后世的福州市。
  而是大概那一片,福州沿海,便是到了清朝时候,也依旧荒蛮,只靠打鱼为生。
  在这时候,实在是个偏远的地方。
  小李氏从小长在干燥的北方,骤然去了那,熬了一冬天就已经不成了。
  既没有指望,又没有盼头,越是熬着,越是身子骨不好。
  饮食也不习惯,因为没什么钱,连常吃的药也不齐备,还能如何好。
  只是她还年轻,真真是可惜了。
  说到底,妯娌两个之间,没有什么大的仇恨,无非一些小龃龉,实在不到盼着对方去死的境地。
  李家听闻此事,虽然悲伤,可也就那样。
  其实小李氏死活都一样了,李家也早就不如以前。
  这种事,他们也插手不上,爵位也早就丢了。
  家里又没什么出色子弟。
  所以,哭一场罢了,还能如何?
  这件事最后果然连官家都没惊动,就安排给了礼部和殿中省。甚至也没走宗正寺。
  赵拓亲自吩咐,叫人接了棺椁回京。
  趁着如今天寒,不然还真不好弄。
  他也没有跟小李氏计较什么的意思,人都没了,一个不怎么待见的嫂嫂罢了,接回来就是了。
  而也是这时候,众人才知道,住在京郊的赵合那个侧妃周氏生了个孩子,至今已经六七个月了。
  时间也对的上,竟是仅仅比庄皎皎生的这一对孪生小两个月罢了。
  这事就不好瞒着官家了。
  不过,周氏被叫进宫,带着孩子,跪在官家跟前也是直接:“奴与五皇子本意没了关系,只是这孩子是五皇子血脉。可奴愿意叫他当做寻常孩子长大。”
  当然这话是带着意气,不知道也就罢了,知道了就不可能不叫孩子认祖归宗。
  官家只是看了看那虎头虎脑的孩子,叹口气:“你既然瞒着众人,就自己养着。只是换一处住着。等孩子大了就进宫念书。”
  周氏松口气,她就怕不许她养着。
  她也绝了再嫁的心思了,养大孩子就算了。
  于是就此,官家又多了一个孙子,十一哥儿有了。
  另一边去接李氏棺椁的人,也见着了简直老了十岁的赵合。
  赵合自然做梦,希望官家能叫他也回京,可官家提都没提起。
  他也不知道,官家起先都不知道这件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