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还是安子有本事。”李队长拍拍宋玉安的肩膀,虽然心动,但两人的钱也花得差不多了,便没多问。
  第二天晚上,他们终于回到了夏县,三人累得倒头就睡。
  运输队的人知道他们这一趟跑海边,天没亮就拿着票据找来了。
  这也是运输队的潜规则了,跑得远的,带了货都会匀一些给队里人。
  大家心照不宣,也没人敢往外说,哪怕就是家里的媳妇老子娘,都不能透露半分,否则被开除都是小事,听说市里的运输队还出过人命。
  宋玉安也匀了些海味,糖,又拿了十五斤油出来,为了不叫人怀疑,他欠着队里不少人钱。
  东西就按着李队长他们的价钱来扣。糖和油哪家都缺,一时间大家都喜气洋洋的。见宋玉安这么大方,对他更亲近了。
  “可惜咱们往那边去的机会少。”
  队员们感叹,他们毕竟只是县里的运输队,这还是主任和市里炼钢厂有交情,有时候炼钢厂那边订单太多,厂里的运输队忙不过来,就会分些活出来给他们。
  分了东西,李队长带着宋玉安冬子,又上了车,海产还在运输队呢。
  把海产拉到了市里炼钢厂,他们就可以休息了。宋玉安则要回队里修了两辆车,后天要上梁了,他请了两天假,这才领工资和补贴准备回家。
  队里知道宋玉安还在起房子,没人催他们还钱。甚至在听说李队长要骑车陪媳妇回娘家以后,一个今天要出车的同事还把自行车推来借给他。
  宋玉安也没矫情,推着车先去领了供应粮油,又到供销社买了一堆东西。
  他们运输队是挂靠在供销社名下的,这边人熟,他一早就拜托这边的办公室主任给他留了些烟酒糖茶出来,留着上梁宴客。
  房子已经大体完工,只等上梁以后盖上瓦片,再通通风,就能住人了。
  上梁是头等大事,三婶一早就帮宋玉安和村里不少人家换了去年分到的小麦。不过也不多,也就六十来斤,宋玉安这次又拿回来三十斤面粉,全部搁在一起才够用。
  第二天,天刚亮,叶家本家的媳妇就过来帮忙,叶宝珠和几个嫂子带着大家一起和面蒸包子。
  “她二嫂,你那面可得再活软些,别到时候蒸出来的包子把宝珠头打起包,那宋知青可是要找你麻烦的。”
  “呸呸呸,老娘蒸的包子哪有不软的,倒是明天你男人要上梁,看准了扔,别像上次一样扔牛嘴里头去了。”
  女人多了,大家一边干活一边打趣,时不时的逗逗叶宝珠,宝珠也不生气,由着她们逗。落落大方的拿着沾了红曲米熬出的红水来给包子点心。
  这是这边的传统,上梁这天,要从梁上往下扔包子,包子里得包上硬币,褶皱那里还要点个红艳艳的点点。
  宋玉安过来的时候,第一笼包子已经出锅了,用的就是他昨天带回来的白糖和花生。叶宝珠见他进来连忙捡了个碗给他夹了两个。
  “快吃吧,我们都吃过了呢。”
  “宋同志,看我们宝珠多心疼你,一早上巴巴的看着呢。”隔壁的嫂子又是一声打趣,惹出一串哈哈哈的笑声来。今天来帮忙的都是本家关系好的,这些打趣也是善意的,宋玉安笑笑吃包子没说话。
  上梁这天很热闹,全村的男女老少都来看热闹,哪怕是没请到吃席,也能来抢包子,听说今天是白面包子呢!
  宋玉安和叶宝珠拉着大红色被单在正梁下面接大包子,接完以后,梁上的大叔端着一盆一盆的小包子往外扔,下面的人一起哄抢,到处都是小孩子兴奋的喊叫。
  看着旁边的叶宝珠,宋玉安一下子心头火热,这是他的家,这是他的了老婆。以后,他不再是孤零零的一人,他也有家有老婆了!
  等宋玉安的房子彻底完工,眼看快过年了。
  年二十三,三年没回家的叶维国和叶安国带着老婆孩子回来了,几年来,叶家第一次这么团员,叶卫军走路都带风。
  叶维国今年三十六,中校军衔,团级干部,和叶宝珠一样,身高腿长的。和宋玉安一见面就打了一架。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