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是,据可靠消自己,皇上一点也不反对,看了折子,就批了。李先生也不敢相信,所以听到消息后,连忙来找赵王。
  北齐王还有心情搞这些?赵王想到薛子玉和夏景皓是朋友,不可能不透露皇帝的意思。
  王爷,皇上的心思,处在他的角度来说没有错,要应对的是我们,我们不应当消极对待,也许异地置官,对我们来说,也是好事。李先生已经研究了一段时间,发现这个件事有它的弊端,更有它的好处。
  何以见得?赵王感兴趣的看向李先生。
  王爷,只要皇上没有明文规定削弱具体封地的权力,其他的事应当不成问题李先生捻着胡须眯着眼说道。
  会是这样?赵王一惊,这就是自己关心所在。
  是,异地置官,至少少了地方利益牵扯,更考核一个官员的能力,没有能力,根本不能在一个陌生的地方为官作宰李先生肯定的回答道。
  有几分道理
  北齐临齐县衙前,人头攒动,都是来交赎金赎人的。
  老天爷啊,一点家底子,全没了
  行了吧,没有丢官蹲大狱,你就烧高香了,还想着银子家底。
  这日子,没办法过了。
  哼,还不是照样过。
  衙门正厅里正吵闹不止,不对,这肯定不对,你多算了我二两银子。一个秀气的年轻人说道。
  那里多算了,我一条条对过了,绝不可能多收你二两银子。小吏瞪着眼睛看向他。
  就是,你看,我媳妇只是从犯,她一没有冒犯,二没有出口,三没有冲上去,就是跟风站了站了,大殷朝律法和北齐律法上都没有具体定罚银子,按现行规定也是多罚了二两。秀气的年轻人非常较真。
  两个人在那里拉扯不清,张之平午休时间到了,路过这里,看二人吵了一会儿,用手摸了摸自己的下巴,想到了刘承泽之事,他不动声色,让办罚银的小吏退后,小吏接到示意后中,往后退了退。
  你懂律法张之平问道。
  他呀,没事就在家里背律法,说是能让脑子记东西更快。边上知道他的人说道。
  他说得可是事实。张之平问向他。
  是,年轻人缩了缩肩,自己的兄弟姐妹都说自己笨,他为了证明自己不笨,看到律法一条条挺有意思,就背了,证明给他们看,结果一直被周围人笑话。
  为何要为样做?张之平不解。
  边上的人哄得一下笑了,他呀,有点傻
  是嘛,张之平并不理会众人的哄笑,随口把自己知道的律法条例拿出来问他。
  结果对面的年轻人对答如流,年轻人在对答中,没有自卑萎缩,很有朝气。
  张之平点头,报上名字
  朱进学年轻人被张之平这一提问,自信多了。
  你也姓朱张之平想起帝师也姓朱,随口问道。
  啊年轻人不明所以。
  别啊了,到掾史刘承泽刘大人身边呆三个月,三个月后,到临齐县做决曹,至于以后能升官到何种程度,就看你个人努力了。张之平严肃的对着他说道。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