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坐在田埂头,一坐就是一天,抽着水烟,一眼不眨的看着一大片麦地。
  ‘春雨惊春清谷天’一句俗语中包含了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而当中的谷雨有“雨生百谷”之说,是播种移苗、埯瓜点豆的最佳时节。
  吴婉娇忙碌起来,在最靠近吴庄靠近河流被打理得最好的近百亩地留作了育苗田,她带领着庄里的所有人忙着浸种,筛选,给育苗田上水,犁平,上鸡粪,覆土再犁平,把浸得有点出芽的稻种均匀的撒在上面,再用耙子耙好。
  他们做这些事时,五个村子的人都在边上看的看帮忙的帮忙,虽说有百亩倒也快。
  布谷鸟的叫声从远处传过来,听得吴婉娇为之一震,是个好兆头。
  空闲的田埂头,去年栽种的白柳也郁郁葱葱。
  河堤大道两边是各两排的高大白杨,此树生长速度快,在春雨中叶子沙沙如同动听的音乐。
  而靠近土丘附近,她全部种上了灌木类树木,最多的是枸杞,枸杞嫩芽是春季一道最好的蔬菜,而果实可以作为药才出售既经济又抗盐碱。
  其次是紫穗槐,可以用它的枝条用以编筐子,庄子里养了大量的牲口,紫穗槐又是很好的绿肥和动物饲料。
  而在自己庄子周边则全部种上了包括沙枣在内的几种果树,既抗碱又可以有果子吃。
  最北边则种上了最耐碱的胡杨。
  当初夏悄悄来临时,临集的天地,已经完全是另一番天地了。
  绿油油的麦子渐渐变成黄色,再由黄色变成金黄一片,夏风吹过,翻滚成一片金色的海洋。
  徐老爹和胡老爹这两个老头子,不停地抹着双眼,“老哥啊,我就算现在死了,也值了,这一辈子没做个什么能耐事,这件事,我徐阿大从头做到现在,我有功劳。”
  胡老头点了点头,“是啊,想不到种了一辈子地,不如一个小娃啊。”
  这边两个老头忆苦思甜,尽管这个‘甜’还站在田里。
  吴家庄里为着小麦收割蓄势待发,所有农具、铺谷子的打场地都准备的妥妥当当,就等吴婉娇一声令下。
  吴婉娇想起古代的夏祭,心想要不要也搞一下,后来想想又作罢,实在折腾不起,咱也不迷信,但是她让田壮实也就是田二郎放了开刀鞭炮。
  仲夏的阳光很辣,可是对农人来说,有什么比丰收更让人感到满足呢!
  两位私塾的先生由开头的事不关已到现在的震惊,穆老头捋着胡须若有所思。
  周先生两只脚在地上不停的走动,“不可能,不可能,这样寸草不生的地都能种粮食。”
  罗根头看着黄灿灿的一片,也顾不得脸面了,“你们都给我下地去,下地后不准要世子妃一口水,只管干活,不要吃食明白吗?”
  “爹,不吃,让我们吃什么”
  “回来,让你娘给你们做着吃。”
  罗婆子想反驳,可现实不得不让她低头受了。
  张之平把他的父亲从金府郡接到临齐,两个人穿成平民在临集已经晃悠几天了。
  张德梁看着被割掉一半的小麦,直惊叹,“果真非一般啊。”
  张之平没有吭声,他看着不远处,那个世子妃正在地里亲自收割,穿着短揭,戴着草帽,已经坚持三天了。
  “打听清楚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