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4章 孝庄之死(二更)(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下城之后,孝庄皇太后到了自己的慈宁宫,太医跪倒在床榻之前,再次为孝庄太后把脉开方。
  到了外面,吴克善和满珠习礼,截住了太医。
  “二位大人,太后不能再操劳了,也不能再动怒了。”太医说完之后摇头而去。
  吴克善和满珠习礼是孝庄太后的亲哥哥,两人相互看了一眼,一脸的苦相。
  刚才在下城的时候,议政大臣兼内阁首辅冯铨,兵部尚书刚林,以及户部尚书拜尹图,吏部尚书冷僧机等几位朝堂大员,一再怂恿他们哥俩,去找太后商议一下议和之事,因为孝庄是他们俩的亲妹妹,他们是至亲骨肉,说话当然方便。
  现在大清兵无斗志,文武百官人心惶惶。大清已经完了,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当大清的忠臣,与这座城池共存亡。要么就是认清形势,献城投降,以保得性命,因为明军现在给出的政策是“不杀降”。
  谁都知道好死不如赖活着,不是人人都有勇士引颈就戮的豪迈,就算能够重生的话,若干年以后的一条龙不如现在一条虫,英雄气短,儿女情长,是大多数人的写照,满清鞑子也不例外。
  除了孝庄之外,手下的文武百官十个有九个半都打算投降,只是不敢言表。
  内阁的高官和六部的尚书,彼此心照不宣之后,也都同意,人在屋檐下不能不低头,但是这事须得有挑头者,吴克善和满珠习礼,也是六部尚书之一,这个重大的使命就落到了他们哥俩的身上。
  听着太医的话,两个人硬着头皮走进了,慈宁宫的寝宫。
  慈宁宫的内务总监小德子领着他们俩,一直来到孝庄皇太后的近前。
  按照满勤的礼仪,这两位兄长先得跪倒给妹妹问安,然后把小德子等宫女太监,闲杂人等全都打发出去。
  孝庄皇太后,半倚在床上,看到两位胞兄眼圈一红,委屈的落下了泪水。
  吴克善和满珠习礼低垂着脑袋,好半天兄妹三人,谁都没有言语。
  孝庄皇太后,哭了一阵,觉得心里痛快多了,擦干眼泪:“大哥,四哥,何事?”
  “也没什么大事,就是来看看你的病……”这两位蒙古王官相互看了一眼,最终还是老大吴克善说明了来意,“眼前……何去何从,我们想听听妹妹的意见?”
  “你们是来劝我献城投降的吧……”孝庄太后少气无力,“那么他们的意思呢?”
  “现在全城上下人心惶惶,军将无斗志,百官之中主张献城者呼声一片,我大清大厦将倾,一柱难支……”
  “二位兄长,先出去吧,让我静一静。”孝庄太后打断了他们哥俩的话,两个人躬身应诺,然后退出来了。
  等太监宫女,在进去之后,就发现孝庄皇太后已经绝气身亡,脖子上插着长长的金簪,鲜血流到了凤床上,溅到了地上。
  听到了尖叫声和哭喊声,在外面的吴克善和满珠习礼赶紧冲了进来,然后抱尸痛哭。
  身后的宫女太监们都跪倒了一地,连大气也不敢哼哈一声。
  在孝庄皇太后身下欲封血书,只有几句话,意思是哀家去了之后,余者皆可降,要告诫我爱新觉罗子孙,百年之内不可反明。
  “太后尚且不偷生,我等岂能独活?”
  吴可善和满珠习礼,痛不欲生,拔出蒙古刀在脖子上之一拉,鲜血飞溅,死尸轰然倒地,这一下慈宁宫就更乱了。
  第二天,冯铨带着刚林,冷僧机,拜尹图等命令守城的兵将全部把手中的刀某器械扔到了城下,然后大开城门。以冯铨为首的残清高官,在城门两边跪下了,跪成了长长的两大排。
  这次朱由崧兵不血刃,就得下了盛京城。
  进城之后朱由崧传旨,让李自成和张献忠把城中的4万多大清军将,以及愿意投降归顺的文武百官先控制起来再说,不许杀戮,不许虐待,不许私自提审。
  然后出榜安民,街上的人不管是汉人,还是蒙古人,还是满族人,都在竞相剪鞭子,就像是一下子从清朝回到了民国一样,把长长的辫子剪去,打算恢复明朝汉人的发型。
  但是辫子可以剪,前面半个脑袋剃的光光的,说句话长不出头发,因此这样显得不伦不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