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思改制度(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本王指的是帮工、匠徒、匠人、匠工的等级。”
  “哦。”王甫闻言释然,笑着说道:“让毫无经验的年轻人独立打造器具,只是徒增劣品而已。殿下您也知道,咱们这里可是不能出现丝毫差池的,否则,兵部、户部沿用了我冶造局的技术,就会出现大量的劣品。”
  『你老提兵部与户部干嘛?给人家打下手还打出习惯来了?』
  赵弘润神色怪异地瞅了一眼王甫,旋即将手中的名册放在一旁,问道:“王局丞,我冶造局内的匠工,是以铁匠为主么?”
  “是的。”局丞王甫点点头说道:“我冶造局内,大概有匠工四百余人,其中六成擅长打铁,木匠次之,石匠最少……终归,这里是冶造局,而并非是兵部营建司。”
  “唔。”
  赵弘润点了点头。
  之后,他又问了一些问题,这才让王甫等四人退下,顾自忙碌去。
  而他自己,则端着那杯茶,站在屋内的窗口,沉思不语。
  『选了一个虽然是潜力股,但目前却是下下签的司署啊……』
  望着窗外的荒地,赵弘润微微叹了口气。
  不可否认,冶造局目前的境况真的很凄惨,远远不是他早前预想的那样。
  简直可以说是一穷二白!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冶造局内的工匠们,那可都是实打实一步一步磨练自身工艺才成为“正式工”的匠工,就连陈宕、程琳、荀歆那等郎官,都是从帮工、学徒熬过来的,相信对于打铁、打造器物什么的,可谓是烂熟于心。
  就是太不自信了点,唯唯诺诺,让赵弘润看了有些不喜。
  不过这也难怪,毕竟工部向来在朝廷六部中垫底,想来工部的人习惯了过分谦卑,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就像当年吏部的官员走路时趾高气扬一样,谁叫他们是六部之首呢?
  至于工部,说得难听点,纯粹就是披着官服的工匠,相信朝廷其余五个部府的官员,有绝大多数抱持着这个偏见。
  而冶造局作为工部辖下的司署,其地位就更不必多说,简直就是被其余朝廷部府呼来喝去的存在,这让赵弘润着实不能接受。
  明明是负责大魏技术研发与改良的司署,可冶造局的地位,却与兵部的兵铸局有如天壤之别。
  『要改革!』
  这个想法,在赵弘润心中愈加明晰。
  首先,要改变冶造局原先的立身之本。
  眼下的冶造局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境况,赵弘润通过观察逐渐也明白了,纯粹就是给朝廷六部,包括工部本署打下手的附庸司署,什么屁事全往冶造局丢。
  工部辖下水部,要求改进水车,找冶造局;兵部辖下的兵铸局,觉得现今打造出来的铁剑落后了,找冶造局;户部需要新的铸造铜钱的大型模具,找冶造局。
  全******找冶造局。
  至于回报,呵呵,几乎没有。
  回想起那帮户部官员身上所穿的崭新官服,再看看方才陈宕、程琳、荀歆等人身上打了许多补丁的官服,赵弘润连骂的力气都没了。
  朝廷六部二十四司,地位有高有低、有贵有贱,这事赵弘润早有耳闻,可他怎么也想到,其中的差距竟然明显到这种程度。
  『哔哔!日后谁哔哔再敢叫冶造局打白工,哔哔一巴掌甩他脸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